歷史淵源
桐城歌,起源應上溯至唐以前的歷史時期。到了明代,
桐城歌開始編印成書,《明代雜曲集》里採集
桐城歌25首。明代著名文學家
馮夢龍的《山歌》辟專卷“
桐城時興歌”,錄桐城歌 24首,並謂之:“鄉俚傳誦”。桐城歌,起源於“桐城派”的故鄉——安徽桐城市的一種地方
民歌,是當地勞動人民集體口頭創作的一種韻文形式的
民間文學,又是一種融詞、曲、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桐城歌是傳統民間歌謠之一種。桐城地區傳統
民間文學類有“
鞭打蘆花、
孔雀東南飛、桐城歌、六尺巷傳說、
徽州民謠、徽州楹聯匾額”等6項;民間音樂類有“五河
民歌、皖西
大別山民歌、壽州鑼鼓、金寨古碑絲弦鑼鼓、繁昌民歌、銅陵牛歌、貴池民歌、石台唱曲、九華山佛教音樂、潛山彈腔。著名
辭賦家---
錫東刀客說:“
桐城歌,是民間文化向辭賦進化的惟一特殊文化現象。”。
藝術特色
藝術形式
桐城歌由山歌、民謠、小調組成,具體類別可分為傳說、風土、時政、勞動、生活、情愛、儀式、事理、趣味、燈歌、兒歌等。桐城歌早在明代以前桐城時興歌(情歌)就流布於湖北黃梅一帶和江浙吳語地區,以其獨特的七言五句式體式、委婉凝練的語言、優美動聽的曲調等藝術特色,廣為傳唱,乃至刊布成帙(《明代雜曲集》及馮夢龍《明清民歌時調集》均收錄桐城歌)。不僅成為安徽歌謠盛行時期的主要本土民歌,而且還影響到湘、鄂、贛以及浙西地區,歷史上形成了一種範圍廣泛的“桐城歌謠文化帶”,尤其對黃梅戲的形成和發展,起到基因性孕育與塑造作用。
主要內容
桐城歌--接江趨淮,河埠陸驛自古車水馬龍,素有“七省通衢”之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不僅造就了享譽文壇300年的桐城派文學,還孕育出象
民間文學《桐城歌》、民間故事《六尺巷》和民間音樂《十番鑼鼓》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民族文化。《
桐城歌》自明代就刊布成帙,
馮夢龍的《明清民歌時調集》收錄桐城歌25首,它是載入中國文學史的獨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是
中國歌謠發展史上值得注視的文化現象,獨創的七言五句式歌體和帶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情歌更是影響廣遠。
桐城歌地理環境:桐城市位於
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處
長江北岸、
大別山東麓,東鄰
廬江、
樅陽兩縣,西連
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
懷寧縣和
安慶宜秀區。全市國土面積1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3萬畝,其中水田47萬畝,旱地5.3萬畝,
湖泊水面16.7萬畝
桐城地處亞熱帶季風型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境內礦藏豐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礬、
花崗石、大理石、銅、鐵等10餘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穿山甲、水靈貓、水獺、
江豚、白鶴、巨蜥等,珍稀植物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等,藥用植物多達200餘種。學者
張友茂先生評價道:“
桐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桐城民歌人文靈氣所在。”。
桐城歌社會條件:桐城市系對外開放城市,全國商品糧基地,國家級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縣(市)和全國鄉鎮企業百強(縣)市,市區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設有國家星火密集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桐城日益成為海內外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的熱土。
安慶作為安徽沿江城市,實質上處在“兩淮以至江南”的中心,借
長江的溝聯,其與蘇、浙、贛、鄂等省的沿江地區聯繫極密,文化面貌呈開放態勢。在明、清之際,安徽所出的歌謠可由此傳播到
外省外地,外省外地所產生的歌謠也可傳人此地,並由此發散至皖中各處。故,史載明清之際
民歌盛行,桐城歌是那個特定地區的獨有現象,以
安慶為中心、“兩淮以至江南”為範疇---“明清之際開放的民間歌謠文化帶”。
桐城歌歷史悠久:因桐城文風昌盛,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時代,即稱桐國;公元757年正式建縣,歷時1200餘年。其間人文勃興, 代有英才。特別是明末以來
桐城文化更是異峰突起,聲譽高漲,域內產生了一大批影響卓著的大家名流,有被譽為“十七世紀罕無倫比的百科全書派”大學者方以智,有以
方苞,劉大魁、
姚鼐為代表,擁有600 人之眾,稱霸文壇200多年的作家集團──
桐城派; 近代又誕生了京師大學堂總教習、清末大儒
吳汝倫,中國美學的奠基人
朱光潛,新儒家代表方東美,辛亥革命灤州起義軍總司令
施從雲,前國家文化部長
黃鎮,
圍棋大師劉棣懷,
黃梅戲藝術家
嚴鳳英等傑出人物。
桐城也因此而成為
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譽。
桐城歌:早期只是一種“手捧唱本”“邊看邊唱”,屬於一種音樂形式。當其發展到一定時期,則自然萌發了一種文學需求---
桐城辭賦。清
桐城散文派,引發桐城歌文學求取的欲望,網路時代來臨,桐城歌得到了全方位創造。作為音樂形式的“
桐城歌”則向文學形式---
辭賦嬗變。
桐城歌:據考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清
民歌時調集》[山歌]中就有大量的桐城、
安慶一帶的方言用字及辭彙,如把“他”說成“咦”、把“哪”說成“羅”、把“睡”說成“困”、把“玩”說成“耍”、把“哪裡”說成“羅里”、把“卷口”說成“轉口”,以及“家主公”(男性長輩)、“家主婆”(女性長輩)、“淚直鋪”(淚直流)、“門角落裡”(門後)等,就有“自江淮以至江南”的歌謠一體化特徵。正如
辭賦大師---潘承祥先生云:“
桐城歌,是孕育
桐城賦派最豐厚的人文土壤。”。
桐城歌文學基因延續:桐城,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發祥地,著名
黃梅戲表表演藝術家
嚴鳳英的故鄉。歷代英傑名士群星璀璨,素稱文化之鄉。
桐城境內,綿延百餘里的龍眠山,峰巒疊翠,風光旖旎。歷史勝跡,瑰麗多姿。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勝地。交通便利,合(肥)九(江)鐵路,206國道和滬蓉高速公路縱貫全境。
桐城歌:明中葉以後,“自兩淮以至江南”民間歌謠之盛行。
桐城歌匯入這股洪流的安徽本土
民歌,桐城歌在“兩淮以至江南”一帶風靡,勢必給江淮文化注入一種新的活力,造成一種“共有”格局。以使得此一地域的文化具有一種整體風範,具有最大可能的相通與兼容,較少排它性,在一定意義上,使得
黃梅(採茶)調流人安徽不僅不遭拒斥,反而能與當地文化融為一體,受到最大限度地接納,並且最終造就了
黃梅戲。同時作為民間歌謠本身,其廣泛流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
桐城歌,成為
黃梅調良好的文學礦床,打破了音樂範疇的黃梅調迅速找到文學依附,交合碰撞互補再造,桐城歌產生了屬於嚴格意義的品種——
黃梅戲。
桐城歌:桐城自古人文蔚起,號稱“文都”。由於文化底蘊濃厚、重教傳統源遠流長,即便是山村野夫、小腳老太、幼稚小兒,也能哼得幾段歌謠。搖籃曲、納涼曲、逍遙曲,粗俗中帶著幾分真實,調侃中帶著幾分勸導。“
桐城歌”風格獨特,體式結構自由活潑,方言和土語疊現,節奏揚抑疾徐,內容饒有情趣,真切地反映出
黃梅戲的“原生態”:1、《火亮蟲,夜夜飛》:火亮蟲,夜夜飛,爹爹叫我捉烏龜。烏龜沒有長毛,爹爹叫我扯毛桃;毛桃沒有開花,爹爹叫我扯黃瓜;黃瓜沒有落地,爹爹叫我唱戲;唱戲沒有搭台,爹爹叫我爬柴;爬柴不夠爹爹燒,爹爹把我頭上打一個包。2、《小麻雞,上草堆》:小麻雞,上草堆。爹爹馱棍子打,奶奶燒水泡麻雞。爹爹吃(七)肉(育),奶奶啃骨,兒子喝湯,媳婦聞香。小伢小伢你莫哼,鍋里還有一塊小雞肫,拿去和你(恩)小姑倆個人分。吃半邊,留半邊,留給奶奶床裡邊。老貓含(扛)到踏板上,老鼠含(扛)到屋檐邊,老哇叼到樹頭尖。奶奶好吃(七)哭三天,眼(俺)睛哭之燈盞大,嘴吧哭之歪半邊(踏板:床前放鞋的隔板;老哇:烏鴉)。3、《肚子痛》:肚子痛,找老盛;老盛不在家(ga),找老張;老張家(ga)里起著火,不找旁人就找我。4、《小女伢節韶撩撩》。5、《八角樹》:
八爺門。
桐城歌,入選世界民歌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07年申報國家級):安徽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桐城歌入選其中的民間音樂類。
桐城素有“
民歌之鄉”的美譽。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優美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特徵多樣豐富多彩的
桐城歌。內容豐富,有生產勞動類、日常生活類、情歌類、頌歌類等,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裁多樣,有山歌、號子、
小調、秧歌、風俗禮儀歌等;語言以三字句、
五字句、七字句為多,大多是口耳相傳,語言樸實無華,通俗易懂,有少部分唱詞典雅,比較講究音韻;繁昌
民歌雖然長短不一,但基本結構都比較完整;繁昌民歌曲調豐富,唱法獨特,無論從文學的角度或音樂的角度來審視,都極具珍貴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桐城
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物質
文化遺產,“桐城歌申遺”是千秋大計。
桐城歌,隨著“徽劇”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明末清初,徽戲形成於
安慶石牌、
樅陽及
桐城,其基礎是青陽腔、崑山腔,並由“桐城歌”產生梆子亂彈腔。康熙年間,“新奇疊出”吸引觀眾。乾隆年間產生“二黃調”。“四大徽班”,充分說明
桐城歌與江淮戲曲文化、地方劇種存在著血緣關係。明人
沈德符在《顧曲雜言》云:“嘉、隆間乃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乾荷葉》《粉紅蓮》《
桐城歌》《銀絞絲》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漸與詞曲相遠,不過寫淫媒情態,略具抑揚而已。比年以來,又有《打棗乾》《掛枝兒》二曲,其腔調約略相似,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
沁人心腑。”。
桐城歌:鄉戶田間村頭老人喲喝聲,是屬於桐城歌的範疇。桐城歌,是
桐城的歷史文化遺產。老子輩的東東,似乎經我們觸摸不到了。但,
安徽省公布首批“非遺”名錄曰,納入了
桐城歌。
桐城歌經批准,已進入
安徽省文化廳第一批省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102個項目,包括已公布的國家名錄19項。全省17個市都有項目入選,入選項目最多的市是黃山市)。
桐城歌入選省級名錄項目在同一類型中最具代表性;在某一區域內最具影響力;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都處於瀕危狀態亟需保護,有的已處於滅絕的邊緣。
桐城歌:屬於
安徽省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一批國家名錄。存在許多
桐城歌“民間藝術大師”,並且有“民間藝術之鄉”(不含國家級19項:
民間文學類有“鞭打蘆花、孔雀東南飛、桐城歌、六尺巷傳說、徽州民謠、徽州楹聯匾額”等6項)。
桐城歌,是十分珍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精神財富,是祖先們留給後人的重要國學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最能體現桐城地方特色的要數桐城歌謠。“
桐城歌”作為 一種歌種,早在明代就躋身於中國歌壇。《中國文學史》中對於“
桐城歌”的地位作了明確的肯定,還引用、評述了“
桐城歌”《素帕》卓有成就的桐城作家們的藝術實踐。桐城歌,是桐城
民間文學中的一枝奇葩。其歌體、藝術風格及其具有的鮮明地方特色,《明代雜曲集》里收錄
桐城歌25首,
馮夢龍的《山歌》里收24首,清乾隆九年刊《萬花小曲》也收有多首桐城歌。“
桐城歌”,為明清
民歌時調在更大範圍內興盛發達埋下了遙遠的伏筆,打下了堅實的人文基礎。據調查,時至今日,
安慶懷寧及潛山一帶仍將“折磨媳的婆婆喊作‘焦八叉’”即“焦母”,“將受折磨的媳婦叫作‘苦枝子’”---
流傳下來的桐城歌。
題材分布
桐城歌由山歌、民謠、小調組成,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影響廣泛而深遠。
黃梅戲史論家陸洪非先生也說:“安徽的《
桐城歌》也是很早就傳到黃梅(湖北——引者按)一帶。”因此,“起於安徽
桐城地方的”《桐城歌》非局囿於桐城一隅,是借
安慶傳遞,向“
吳語地區”“
黃梅一帶”等更大空間擴散,以及外地歌謠源源融入安慶沿江開放共融的文化品貌。明人筆記《
萬曆野獲編》中,
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又字虎臣、景伯,明浙江秀水人,萬曆四十六年(1618)中舉人。著有《清權堂集》《敝帚軒剩語》三卷、《顧曲雜言》一卷、《飛鳧語略》一卷、《秦璽始末》一卷)論述了嘉靖時流行的“
桐城歌”發展過程,提供了明代桐城歌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傳承保護
桐城歌:桐城市文化館,擔負起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性任務:《六尺巷》雖說是民間故事,但確實是清代中期發生在桐城的真人真事,並廣為流傳。“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寬容禮讓的傳統美德,幾百年來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規範,在當今構建和諧社會中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1956年中蘇關係惡化,毛澤東接見前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引用了《六尺巷》故事中“萬里長城今猶在,哪見當年秦始皇”的兩句詩。《十番鑼鼓》自明清以來就在
桐城生根生長;這種民間流傳的吹打音樂形式,長期為當地老百姓所喜聞樂見,是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20世紀90年代我們還將其搬上了舞台,曾參加中國
安慶第一、第二屆
黃梅戲藝術節開幕式文藝演出,其藝術價值和表演形式,深受廣大觀眾和專家的好評。在進行
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與保護中,
桐城歌得到了有效地搶救與保護:
一、保護桐城歌的緊迫性。桐城歌文化搶救與保護,是
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範圍。文化部在1992年頒布施行的《民眾藝術館、文化館管理辦法》中,明確了蒐集、整理、保護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是文化館的工作任務和重要職能。黨的“十六大”提出,要“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
二、拓展桐城歌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與保護---
桐城歌,由專家、傳承人和民眾文化工作者組成的工作小組,摸清桐城歌文化遺產亟待搶救的重點對象,選取本地具有代表性的
民間文學《桐城歌》作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重點,組織座談,深入邊遠鄉村,走訪民間藝人,掌握了大量珍貴歷史資料。開展以“申遺”為主題的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組織當地
民歌手舉辦“
桐城歌”演唱會。
三、建立長效機制,做好桐城歌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是
非物質文化遺產
桐城歌保護工作必須堅持的方針。選擇一批有能力、有事業心的人專門從事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蒐集整理工作;注重對傳承人的保護,深入基層同民間藝人交朋友,資料蒐集和檔案的建立,包括民間藝人、實物及相關器具等檔案的建立。
四、克服浮躁思想。利用音像、圖片等形式將其實錄並刻制光碟保存下來;成立重點文化遺產項目研究會,出版研究專著;建立展覽館,開闢文化遺產網,吸引民眾參與;培訓民間文化遺產隊伍;建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注重培養青年
民歌手;選取有積極意義的傳統民間民族文化遺產,如傳統兒歌、
民間故事、
民間文學作為鄉土教材編入鄉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