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謠

徽州民謠

徽州民謠是古徽州地區人民創作、吟誦、口傳心記的傳統民間口頭藝術,反映了古徽州人勞動、生活、習俗、時政和思想感情,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寶庫中獨具特色的珍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徽州民謠
  • 地區徽州
  • 創作:古徽州地區人民
  • 反映:古徽州人勞動、生活、習俗、時政
民謠簡介,代表作,

民謠簡介

徽州民謠從地域上來分,有歙縣民謠、績溪民謠、休寧民謠、黟縣民謠和祁門民謠等,並因方言不同有各自的特點;從內容上來分,有徽商民謠、生活民謠、勞動民謠、愛情民謠、時政民謠遊戲民謠等。它們具有鮮明的地域性、題材的多樣性和藝術的獨創性的特點。
有些民謠在徽州境內廣泛流傳,但在不同縣境有不同的流傳“版本”。如徽商民謠中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就有歙縣績溪祁門的3個“版本”。徽商民謠,曾對徽商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是徽商歷史的形象寫照,具有特別的認識價值和重要的歷史地位。
有些民謠在流傳的過程中,隨著時代社會的變遷而發展。像流傳於黟縣的《黟縣婦女實苦憐》就有了現代版《黟縣婦女生活甜》。有些類型的傳統民謠密切反映社會生活,如時政民謠中的《鴉片害人真不輕》、《抓壯丁》等。
徽州民謠是自宋代以來徽州社會民間生活的鮮活見證,從中可以真切地認識徽州人所具有的人生、婚姻、生活、教育、是非和審美觀念,是認識徽州民間社會和人生的一把鑰匙。
徽州民謠面臨著與徽州方言同樣面臨著瀕危的窘境,其辭彙與發音特徵體現在方言之中。古徽州六邑之語各有不同,但民謠背後所反映的人物故事情節卻是相通的。

代表作

作品一:《前世不修》
版本地區具體內容
版本一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前世不修今世修,蘇杭不生生徽州。
十三四歲少年時,告別親人跑碼頭。
徽州徽州夢徽州,多少牽掛在心頭;徽州徽州夢徽州,舉頭望月數星斗,句句鄉音陣陣愁。
前世不修來世修,轉世還要生徽州。
十三四歲少年時,順著前輩足跡走。
徽州徽州夢徽州,做個女人空房守;徽州徽州夢徽州;舉頭望月憐星斗,夜思夫君淚沾袖。
前世不修來世修,轉世還要生徽州;多少辛酸多少淚,悲歡榮辱也輪流。
前世不修來世修,轉世還要嫁徽州;書香門第也富貴,忠孝節義美名流。
徽州徽州夢徽州,書香門第也富貴;忠孝節義美名流。
版本二
(績溪縣)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包袱雨傘粿,背著甩泥鰍。過山又翻嶺,一腳到杭州。同鄉多顧我,答應肯收留。做了半那年,辦了新被綢。再過一兩年,身命也不愁。小倌三年滿,寄錢回徽州。爺娘高興煞,講我像舅舅。
天竹葉,天愁愁;寫封信,到杭州;問我爺娘愁不愁。
頭頂格子栗,背脊頂拳頭。一碗鍋焦飯,三個漬菜頭。
包袱雨傘粿,背著甩泥鰍。過山又翻嶺,一腳到杭州。同鄉多顧我,答應肯收留。做了半那年,辦了新被綢。再過一兩年,身命也不愁。小倌三年滿,寄錢回徽州。爺娘高興煞,講我像舅舅。
這是當地最為有名的一首民謠。在徽州的每一個地區都有一個版本,此處未能收集完全,有點遺憾。單是這歌詞便能夠讓人感受到那些稚嫩、無邪的童聲集體詠誦時的緲緲餘音,眼前隨之就會出現連綿的群山、冷峭的石橋、曲流的溪水、莊嚴的牌坊、高闊的祠堂、精巧的民居等等一些典型的徽州特徵。
正如歌中所唱:“十三四歲年少時,告別親人跑碼頭。”徽州地區多是山脈,耕田極少,過去的徽州人不得不翻山越嶺出去販賣鹽和茶葉等維持生活。由於交通不便,路途遙遠,經商的男人出門做生意很少帶家眷,一般人隻身闖天下,往往常年甚至幾年不回來,不少人甚至死在異地他鄉。“徽州徽州夢徽州,多少牽掛在心頭,舉頭望月數星斗,句句鄉音陣陣愁。”徽商們在外賺得大量銀子,衣錦還鄉,請來極好的石匠和木匠,開始雕樑畫棟,修屋建舍,不僅給家人留下了一處處華美的故園,也給徽州留下了典型的白牆黑瓦的建築群,給世界文化留下了一份寶貴遺產。“頭頂格子栗,背脊頂拳頭。一碗鍋焦飯,三個漬菜頭”為我們再現了徽州商人當學徒時的辛酸經歷。“同鄉多顧我,答應肯收留。做了半那年,辦了新被綢。再過一兩年,身命也不愁。小倌三年滿,寄錢回徽州。”講述了徽州商人們從身無分文到,到小有所獲時的情景。徽州人要么讀書、要么經商、要么學門手藝。但是成功都離不開吃苦耐勞的“徽駱駝”精神。
作品二:《家鄉特產》
版本地區具體內容
歙縣
一月扛鋤挖冬筍,萬家爭作羹與湯。二月梅花初破綻,烘烤精緻噴噴香。
三月春筍尖尖角,乾藏鮮食兩相當。四月新茶隨雨綠,櫻桃紅透且先嘗。
五月三潭枇杷熟,香菇木耳又下床。六月花紅趕緊摘,楊梅桃李要登場。
七月滿地西瓜熟,甜瓜脆來三花香。八月加工黃花菜,雪梨白嫩名遠揚。
九月蜜棗山核桃,香榧板栗獼猴桃。十月柑橘掛滿樹,紅柿鮮甜金桔香。
十一月里采貢菊,包包菊花進藥房。十二月里雪花飄,荸薺甘蔗窖中藏。
這首民謠涵蓋了徽州山區一年四季的土特名產,也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小常識。
作品三:《圖騰》
版本地區具體內容
古徽州一府六縣
黟縣蛤蟆歙縣狗,祁門猢猻翻跟斗,休寧蛇、婺源龍,一犁到塝績溪牛。
【注釋】古時徽州人講究風水,圖騰多由縣治地形、山形或縣域形狀命名。同時休寧“蛇出洞”喻休寧人經營四方,精明能幹;犬盡忠盡義,喻歙人重鄉誼,講團結;牛能吃苦耐勞,喻績溪人有實幹精神;猴子靈活,喻祁門人善於隨機應變,適應能力強;蛤蟆性靜,喻黟人長於勤儉守業;龍為靈獸,指婺源多出大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