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孃根

桃金孃根

桃金孃根為桃金孃的根部,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地。含有酚類、鞣質等化學成份,味甘、澀、性平。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本品即可外用又可內服,具有養血、祛風通絡、收斂的功能。

基本介紹

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藥材及產銷,歷史,原植物,定義,鑑別及作用,性狀鑑別,性味及功效,主要價值,

生長環境

生於荒山、山坡、陽光充足的地方,抗旱力強,土層淺箔的地方也能生長。

分布範圍

我國的南部、廣州附近各縣。

藥材及產銷

桃金孃根Radix Rhodomyrti主產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自產自銷。

歷史

桃金孃一名未見於本草。《本草求原》載有山稔:"花如桃花,六七月子熟紅黑色,葉對生。根治心氣疼"。查廣東、廣西、福建的山稔即桃金孃的別名。以後《本草綱目拾遺》和《植物名實圖考》引《花鏡》云:金絲桃一名桃金孃,與現在所用桃金孃相符。

原植物

桃金孃 別名:山稔、崗稔、當梨、稔子、豆稔、山旦仔、多蓮(廣東、廣西、福建)。 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桃金孃科Myratceae 矮小常綠灌木,高1~2m。幼枝常呈紅色,密被柔毛。葉對生,葉柄短,4~6mm,葉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6cm,寬1.5~3cm,先端鈍,基部楔形,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灰綠色,密被茸毛,全緣,基部3脈,稀5脈,側脈7~8對,與中脈近垂直。聚傘花序腋生,花1~3朵,玫瑰紅色,直徑約2cm,小苞片卵圓形,2片;萼筒鐘形,先端5裂;花瓣5,倒卵形;雄蕊多數,排成數列;子房下位,2~6室,胚珠多數。漿果球形或卵形,直徑可達1.4cm,熟時暗紫色,頂上有宿存的萼片,味甜可食。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於陽光充足的丘陵和路旁。 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 [採制] 全年可采,多在秋季挖根。鮮用或洗淨切片曬乾備用。 [化學成份] 根含酚類鞣質,根皮含鞣質20%;果含黃酮甙、酚類、胺基酸。葉含三萜類化合物羽扇豆醇(lupeol)、β-香樹脂醇(β-Amyrin)、β-香樹脂酮醇(β-Amyrenonol)、白樺脂醇(Betulin)、崗稔三萜醇(21αH-Hop-22(29)-en-3β,30-diol)崗稔三萜醛(3β-hydroxy-21αH-hop-22(29)-en-30-al)、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阿立菲妥酸(Aliphitolic acid);以及甾類化合物。莖含無羈萜(Friedelin)、羽扇豆醇、α-香樹脂醇、蒲公英賽醇(Taraxerol)、白樺酯醇-3-乙酸酯(Betuin-3-acetate)、白樺酯醇、環氧崗稔萜內酯(3β-acetoxy-112,12α-epo-xyleanan-28,13β-olide)、崗稔萜醇內酯、崗稔萜酮內酯、白樺脂酸白樺酮酸齊墩果酸。莖葉中還含甾類化合物。

定義

桃金孃為南方民間草藥。商品為桃金孃科植物桃金孃的根。
桃金孃桃金孃

鑑別及作用

性狀鑑別

根呈圓柱形,略彎曲,商品多為不規則的片或短段,直徑0.5~3cm。外皮灰棕色或黑褐色,粗糙,常脫落,脫落處顯赭紅色或棕紅色。質硬不易折斷,斷面淡棕色,老根可見同心環紋。氣微,味澀。 以質堅、色赭紅者為佳。 顯微鑑別 根(直徑4cm)橫切面:木栓層為3~5列細胞,內壁增厚。韌皮外側有較多纖維及少數石細胞散在,纖維直徑35~63μm,壁厚14~17μm,層紋明顯;韌皮薄壁細胞內含草酸鈣方晶,直徑7~10μm;射線1~2列細胞寬。木質部導管單個徑向排列,直徑17~87μm;周圍有木纖維,直徑14~21μm木射線寬,1~2列細胞,壁木化,有紋孔。薄壁細胞內含棕色鞣質類物質,並含澱粉粒
理化鑑別 取桃金孃根粗粉2g,加乙醇10ml,在水浴上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作以下實驗,檢查酚類化合物鞣質。 取濾液一定量,加1%三氯化鐵,濾液呈藍墨綠色。 取濾液點在濾紙上,稍乾燥後,噴灑香莢蘭醛-鹽酸試劑(0.5g香莢竺醛溶解於50ml鹽酸中)立即呈玫瑰色斑點。 取濾液點在濾紙上,乾後,噴灑三氯化鐵-鐵氰化鉀試劑(0.5三氯化鐵、0.5g鐵氰化鉀分別溶於50ml水中,臨用時,將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和),立即呈藍色斑點。

性味及功效

味甘、澀、性平。有養血、祛風通絡、收斂的功能。用於肝炎、風濕痹痛腰肌勞損崩漏等。外用治燙傷。用量15~30g,外用適量。

主要價值

根水煎劑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桃金孃葉、果均可供藥用。莖葉能止血止瀉,果能滋養補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