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解》是劉師培所著作品,出自於《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格物解
- 作者:劉師培
- 作品出處: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格物解》是劉師培所著作品,出自於《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格物解》是劉師培所著作品,出自於《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禮記·大學篇》:致知在格物。鄭注云: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孔疏云:格,來也。言若能學...
格物,漢語詞語,拼音是gé wù ,意思是窮究事物的道理。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後失傳。格物為儒家認識論方法論的重要問題...
格物·味象·釋器——臨夏磚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科學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牛樂 內容簡介 臨夏磚雕是明清時期從中原地區移植到西北河湟地區的民間藝術形式,是多民族共創、共享的文化成果,多元共生的文化語境賦予了臨夏...
格物、致知是《大學》8條的開頭兩條,經朱熹表彰後成為理學極重要的功夫理論。朱熹認為格物是即物而窮理,致知則是藉窮理而推廣心知。這兩條功夫做熟,即可達到物格知至的境地,就是“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
明代羅欽順的認識論命題。“格物致知”源於《禮記·大學》,宋明理學將其作為認識論的重要範疇,然而理學各派對其解釋不盡相同。王守仁心學派,從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出發,把格物說成“正心”,即去掉心中的私意惡念,恢復固有的良知。...
首總論《大學》,次辨後儒所論《國小》、《大學》,次論《國小》,次辨後儒改易《大學》原本,次《大學》原文及全篇解,次《大學》之道至致知格物解,次辨後儒格物解,次其本亂至此謂知之至也解,次申論格物,次所謂誠其意者...
以格物為宗,悠然樂天。明萬曆中與蕭繼忠等主講問津書院對國家掌故研究精博,學者稱拙聖。因與東林黨人交往密切;同蕭繼忠險遭魏忠賢害。著有《同道錄》《格物解見聞錄》等書。卒時蕭繼忠率門人作文祭之。清光緒黃州府志有傳。
三綱領八條目是指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學章句》中,《大學》提出的“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者,“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項。後人稱之為“三綱領八條目”,...
只有親身體驗才能致知。清初顏元對《大學》中“格物致知”命題的解釋。認為“格物致知”的“格”,應是“手格猛獸”之“格”;“物”就是具體事物。對《大學》中“格物致知”一詞的解釋,歷來各家各派不同。據統計,其說法有上百種...
接觸事物而窮究其理。宋明理學中的認識論觀點。源出於《禮記·大學》的“致知在格物”。從宋代程顥、程頤開始,把格物致知作為認識論的重要問題對待。二程在釋格物時說:“格,至也,如‘祖考來格,之格。”(《二程集》)“格猶窮...
顏元解格物致知,訓“格”為“手格之格,親身其事”,強調行先於知。他著《四書正誤》六卷訂正是非。其中《大學》六卷批駁程、朱、陸、王的格致觀,認為“致知”不能光靠“讀書、講問、思辨”。他釋“格”為“行”,釋“物”為...
格致,是中國古代認識論的一個命題。指窮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識。最早見於《禮記·大學》。宋以後的儒者對“格物致知”的解釋頗多分歧。程朱學派朱熹認為物心同理,欲明心中之理,不能僅靠反省,而應以格物為方法。近代亦稱基礎科學為...
《朱熹王守仁哲學研究》是現代鄧艾民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該書包括兩個部分:朱熹哲學研究和王守仁哲學研究。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論述下朱熹的。格物”說,評價了朱熹的太極說,並對朱熹的《朱子語類》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在第二...
八目,即為“八條目”,《大學》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簡稱“三綱”“八目”,是儒家提倡的個人進行道德修養和立身治世的八個步驟。它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引證解釋 儒家把認識論的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