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宋明理學家對<禮記·大學>的中心論點所作的概括。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學章句>中,把<大學>提出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者稱為“大學之綱領”,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項稱為"大學之條目"。後人稱之為“三綱領八條目”,簡稱“三綱八目”。三綱領八條目成為後世封建政治倫理哲學的重要內容。《大學》本身對“格物”、“致知”未作解釋,朱熹認為這是原文有闕佚,於是補撰<格物致知傳>一章,簡括地表述了他自己的客觀唯心主義認識論觀點,給《大學》增添了原來沒有的哲學內容。此後,在理學內部的不同派別之間,以及理學家和反理學的思想家之間,圍繞“格物致知”問題展開了爭論,在客觀上促進了理論思維的發展,豐富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哲學史。
概述
三綱領明德、親民、至善;
三綱領
明德是任何人都稟受於天,至靈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夠與天地相溝通。“明明德”是肯定人類與生具有靈明的德性,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覺。人之行善避惡,並非社會規範所外加的義務,卻有內在本然的基礎。道德實踐的價值是由內而發的,人性是向善的。
親民是在明曉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後,幫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靈的東西,使他們同樣能夠達到與自己同樣心靈純潔的境界。覺悟“明明德” 此一天生能力之後,就須 “親民”,親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無時無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進。人生的一切變化生滅,唯有在遵循內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遠做個新人。
至善是指心靈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達到自然與事物發展相統一的境界。“明明德”和“親民”的一切方向是“止於至善”。以“止於至善”為方向或目標,等於是永無止境的期許。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八條目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後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
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本來全體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逐漸擦去灰塵,使恢復光明,有了真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瞭然。物格而後知至。
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於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修養德性,知至而後意誠。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後心正。
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為人民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點。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齊家,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人民。
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君主要像保護初生的小孩那樣保護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布新,日新又新。統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後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潔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質,作為人民的榜樣。由於平天下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君主尊老興孝,敬長興悌,恤孤愛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實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坦誠至公,以德為本,舉拔賢臣,提倡忠信,開源節流,以義為利,如此則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詳解
三綱領
《大戴禮記·保傅》中說:“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白虎通·辟雍》說: “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學,學經術”。由此可以推知,古代大學的起止年齡可能是15歲或“束髮”即20歲左右,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傳統的禮義文化。《大學》主要講的就是15歲以上 即古代大學階段,教育目的及教育程式的問題。
《大學》一開篇便開宗明義,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強調大 學教育的三個目標是“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綱領” 。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發揮出來。所謂“明德”就是善性。由於《大學》是 儒家思孟學派的作品,思孟學派認為人性善,因此,他們主張大學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發揚 人固有的善性。
“親民”,就是推己及人。南宋朱熹在給《大學》做集注的時候,把“親民”寫作“新民” ,釋義為推己及人,使人“去其舊染之污”,重做新人。儒家向來主張修己是為了安人的, 因此大學教育的第二個目的就是“親民”。
“止於至善”,就是“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 人交止於信”。這是大學教育要達到的最高目標,它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在道德修養上達到至 善至美的境地,從而使整個社會道德趨於完善。
《大學》的“三綱領”是從“明明德”到“親民”到“止於至善”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 由個體到群體到社會的層層遞進的完整體系,它表達了儒家一貫倡導的以教化為手段達到德 政禮教目的的施教主張。
八條目
為達到“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的目的,《大學》提出了八個具體的步驟。即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說: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 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 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致知被認為是“為學入手”或“大學始教”,一般認為它是對事物的研究和獲得真理 的過程,在此,主要重點強調的是儒家傳統文化典籍的學習與研究。
誠意、正心,指的是在修養自身的過程中,能夠做到誠實、守信、公正、不偏不倚。
修身是指從知識到品行的全面提高,是知識修養與品德修養的和諧統一,是人良好的綜合素質的養成,它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
齊家是指善於處理好家庭或家族內部的關係,它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大學》說:“其 家 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又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大學 》把家教與國治自然地、順理成章地聯繫到一起,充分體現了儒家政治倫理化、倫理政治化 的一貫特點。
治國和平天下是齊家的合乎邏輯的擴大和延伸。儒家一貫提倡在親職教育中要做到,子孝、 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自然能夠實現國治、天下平了。因為“孝 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大學》所提出的“三綱領”和“八條目”具有強烈的倫理性和人文色彩,它著眼於個人道 德和社會 道德的完善,反映了儒家傳統文化的突出特色;另外三綱領和八條目都有極強的系統性和邏 輯性及可行性,它們對漢以後的官學和私學皆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中國古代高等教育制定 教育目的、指導學生修身、治學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