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之學

格物、致知是《大學》8條的開頭兩條,經朱熹表彰後成為理學極重要的功夫理論。朱熹認為格物是即物而窮理,致知則是藉窮理而推廣心知。這兩條功夫做熟,即可達到物格知至的境地,就是“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8條的其他6條,即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然也被包容於其中了。明代初年理學的代表人物如吳與弼、薛瑄等依然按照格物致知的學說來做功夫,注重躬行實踐,兢兢檢點言行,常常枕上思過,在夢中意識到怠惰而忽然警醒。他們是敬畏有餘而灑落不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物致知之學
  • 定義:格物、致知是《大學》8條的開頭兩條,經朱熹表彰後成為理學極重要的功夫理論
 心學代表人物提出完全不同的格物致知之學。陳獻章、王守仁認為,禮儀書冊都應學習,但是做聖人要緊的是明心,因為人人心中都有至善的天理。守仁據此重新解釋《大學》格物致知,形成自己的格致之學。對於他來說,格物是格心之物,致知是致良知。他認為物理不是指自然規律,而是指倫理學中的至善,也就是天理,也就是我心的本體、我的良知。因而格物就不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過程,而是人在自己身心上做的一種修養功夫。物實際上是事,是心中想的、身體行的事,格物即是使這些事都符合天理。所以格物不是格外物,而是格心之物、格念頭。另外致知不是致別的什麼知,而是致良知。良知人人當下具有,不假外求,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便是致知。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就是格物。因此致知與格物是同一個天賦觀念實現的過程,身心修養的過程。王守仁認為他的格致功夫具有朱子學所沒有的直截簡易,切於身心,既敬畏而又灑落。王守仁的格物致知之學也有其流弊,那就是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和灑落,而丟棄共同的行為準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