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羅欽順的認識論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物非格心
- 提出自:羅欽順
“格物致知”源於《禮記·大學》,宋明理學將其作為認識論的重要範疇,然而理學各派對其解釋不盡相同。王守仁心學派,從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出發,把格物說成“正心”,即去掉心中的私意惡念,恢復固有的良知。針對王守仁的觀點,羅欽順提出格物非格心,格物之“物”應為萬物。“人之有心,固亦是一物,然專以格物為格此心,則不可”(《困知記》附錄《答允恕弟》)。他把心與物、主體和客體做了區分,認為“格物”就是心通物理,“資於外求”,使主觀認識客觀。他認為,只有“盡通”物理,才能認識性理,明心中之理,實現“物亦我,我亦物,渾然一致”的內外合一境界。羅欽順雖然認為格物非格心,主張“通徹”物理,但卻認為事物之理與吾心之理“一而已矣”,把對外物的認識和對人性的體悟混同起來,仍有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