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防治

日本地震造成福島核電站泄漏,原因為冷卻系統失效,而中國AP1000採用非能動冷卻系統,冷卻系統失效機率低。因此國內AP1000核電技術路線推廣可能加速,AP1000核島主設備技術受讓方有望今後受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污染防治
  • 外文名: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uclear pollution
主要危害,產生來源,防治措施,

主要危害

一定量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後,既具有生物化學毒性,又能以它的輻射作用造成人體損傷,這種作用稱為內照射;體外的電離輻射照射人體也會造成損傷,這種作用稱為外照射。
輻射損傷是各種電離輻射作用於人體所引起的各種生物效應的總稱。這是由於各種電離輻射(如X或γ射線、β射線、α射線和中子束等)引起電離、激發等作用而把能量傳遞給機體,造成各組織器官的病理變化。放射性核素可以對周圍產生很強的輻射,形成核污染。放射性沉降物還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在體內達到一定劑量時就會產生有害作用。人會出現頭暈、頭疼、食欲不振等症狀,發展下去會出現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症狀。如果超劑量的放射性物質長期作用於人體,就能使人患上腫瘤、白血病及遺傳障礙

產生來源

核污染(nuclear contamination)來源主要有,核武器實驗、使用,核電站泄漏, 工業或醫療上使用的核物質遺失等。核武器爆炸、熱輻射傷害、核輻射傷害、放射性存留等。
污染分為兩種途徑,一種是產生放射性氣溶膠放射性污染物,對呼吸系統及人體體表產生危害;另一種是隨風向擴散產生的污染。但無論哪種,其污染程度都要視核泄漏嚴重程度而定。車諾比事故中,核燃料在爆炸中形成煙塵飄揚空中,危害面積非常廣泛。
核爆炸不會引起明顯的氣候變化,但會在事故發生地及一定距離範圍記憶體留放射性。
核電站受損後,設施會釋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質,其中一些“壽命短”的放射性物質相對來說危害不大,另一些半衰期長的放射性物質則要危險得多。即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有半數發生衰變時所需要的時間。
利用高溫分裂鈾的過程會產生一百多種新的化學物質。核反應堆完全熔解後,會釋放一些較低毒性的放射性氣體,包括氮-16、氚和氪。這些氣體比較輕,會快速消散,對人類的危害不大。氮-16迅速轉變為穩定的氧。氪氣很輕,進入大氣後迅速消散。氚氣能量很低,半衰期為12年。當它衰變時,會以穩定的氦氣形式存在。
衰變也是核反應,也產生輻射。據了解,核反應堆完全熔解後,會釋放出另一種危險物質銫-137。銫-137有劇毒。銫-137的半衰期為30年,人會通過食物和水將其攝入,或類似灰塵被人吸入。與其接觸,會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防治措施

1.嚴格控制能引起核污染的原料生產加工使用。
2.通過立法限制核的使用和核原料的買賣,交易。
3.使用核能源要確定其安全性,以安全最大化為原則。
4.加快核能的科技研究,更深入的了解其原理,以更好的掌握和利用核能。
5.避免核戰爭。約束有核國家關於核武器的研製和開發。
6.進行核試驗和開發核能,應儘量使之在比較偏僻的地方進行,如果有事故,使其造成損失最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