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解放街

株洲解放街

1934年12月,湘潭縣設株洲鎮,鎮內有2條街,一為中正街(後解放街)亦稱老街,長600米,寬10米,分為4段(中正西街、中 正街、中正東街、大勝街);一為建寧街,稱新街。

毛主席著名的“農村包圍城市"理論在中正街“協豐長“綢布店首次提出並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株洲解放街
  • :600米
  • :10米
  • 地點:湖南省株洲市
  • 原名:中正街
簡介,探訪,

簡介

1951年7月1日,株洲市政府掛牌成立,市委亦同時成立。市委、市政府駐境內解放街殷家祠堂(原蘆淞區政府址)。當時的解放街,長不過1公里,寬不過6公里,居住著200多戶居民,卻是株洲繁榮的所在。但由於歷史久遠,加之房屋都是木質結構,路寬不足,所以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直到2003年,株洲解放街被列入株洲舊城改造項目。因為解放街改造的投資大、難度大、規模大,它也是迄今株洲最大的商業城改造項目。

探訪

蘆淞路口的入口處,“解放街”字樣的牌坊,格外醒目。
這裡,曾是鄉公所、區公所、鎮公所、機關單位的所在。直到上世紀70年代,解放街一帶都是株洲的繁華之地,這裡貨通南北、人流如織;特別是一些老字號商鋪,像永安藥店、“協豐長”綢布店等也在此繁極一時,成為城市精華所在。隨著舊城改造項目的推進,這些記憶將不復存在。
走在解放街上,滿眼都是現代化樓房,曾經的木質結構老建築早已不見蹤影。在解放東街一條不知名的小巷子裡,很多老人背著凳子坐在小商店門口,聊天或是觀望。
記者找到72歲的老住戶羅月英。她11歲那年,跟隨做磚瓦匠的父親,從馬家河來到了解放街。“沒改造前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竹木結構。”老人說,直到上世紀90年代,兒子結婚,她便請人重新修建房子,全是紅磚的。
對於株洲解放街最大的印象,羅月英老人便會想起泥巴路和取水。“泥巴路,下雨非常不方便,後來才有麻石路;取水,要自己去水站排隊擔水,來回好些趟。”老人說,一天光擔水,就累得不行。
坐在一旁的李大姐,也是地地道道的株洲人。說起木質結構房,她就想起當年“外面小大雨,屋內下小雨”的日子,“房子不漏雨的時候,晚上,左鄰右舍就會搬出凳子,在街上拉家常。”李大姐說,當時沒有路燈,沒有空調,也沒有賊。
沿著東街繼續走,大多數門面都是以小吃店為主,偶爾也會有格調優雅的茶樓,或是大型的電器商場。記者遇到了78歲的劉光華老人時,他正吐著煙圈,看著對街。原來對街曾經是解放街的一個標誌性建築,株洲會議會址——“協豐長”綢布店。
劉老說,7歲那年,因為洞庭湖漲水,為避難,他從岳陽“投奔”到當時屬於湘潭縣的株洲鎮。為了養家餬口,他便做起了搬運工“下苦力”,每趟活都要搬幾百斤的東西,而且一做就是三十年。以至於現在的他,雖然身體很硬朗,還有“後遺症”:背部微駝、手部受挫。
說起“協豐長”綢布店,關於它的點點滴滴,都是從前輩們那聽說的。1930年9月中旬,攻打長沙失利,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書記兼總政委毛澤東率前委機關30人、警衛連130人,從長沙白田鋪出發,傍晚到達株洲。毛澤東、古柏駐紮在港口街一竹器店、朱德、彭德懷駐紮在恆和藥號和志新昌布店。毛澤東等當晚在“協豐長“綢布店召開了總前委擴大會議,做出“撤回江西、進攻吉安”的正確決策,扭轉了中國革命又一次嚴重危機。此為共產黨第一次確立放棄攻打城市,優先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方針。也是著名的“農村包圍城市"理論第一次確立實行。
在劉老看來,“協豐長”綢布店,是一處難得的、極為珍貴的革命遺址,但是卻沒有受到應有的保護。“希望能把它復原,保持原貌,教育後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