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武舉入仕
柳琳是朝鮮王朝中宗、明宗時期大臣柳辰仝的孫子,父親柳淮官至縣監。他生於萬曆九年(1581年,
朝鮮宣祖十四年)二月初六日,不到十歲就連喪父母,其後又遭遇
壬辰倭亂,兄嫂皆遇害,他被迫依靠從兄柳珩,此後立志習武,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宣祖三十六年)登武科。朝鮮武臣一般以宣傳官(侍從武官)作為發跡必經之途,但柳琳身材矮小,不合條件,故未能被選為宣傳官。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
朝鮮光海君元年),
李恆福掌管
訓練都監,任命柳琳為哨官,與他談話後,發現他有大才,於是在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光海君三年)推舉他升為六品,出任利城縣監,五年後任理山府使。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光海君十年)拜公洪道(
忠清道)水軍節度使,翌年移
黃海道兵馬節度使,以繼其已故從兄柳珩的築城事業。後又調任鹹鏡北道兵馬節度使,防範後金,他稱病不赴。
宦海沉浮
天啟三年(1623年,光海君十五年),柳琳任長興府使。同年發生
仁祖反正,光海君所用文武官員都遭貶斥,柳琳亦被彈劾“交通宮禁,多行賄賂,自擇官爵,一任其意,再經閫職,濫殺無辜,及除本職,益肆貪黷”而被罷官。天啟四年(1624年,
朝鮮仁祖二年)起用為南陽府使,同年秋,朝廷準備修築
南漢山城,柳琳因在黃海道築城之功,調任
廣州牧使,負責修築南漢山城。天啟六年(1626年,仁祖四年)任瑞山郡守,其冬升任忠清兵使。翌年稱病辭職。秋,江原道李仁居造反,柳琳被任命為中軍,隨觀察使吳䎘討伐,但還沒到叛亂就被鎮壓了。崇禎元年(1628年,仁祖六年)調任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崇禎三年(1630年,仁祖八年)春,兼任兩西都防禦使,率水師到平安道沿海,隨
李曙防備割據
皮島的明朝叛將
劉興治。隨後因清使龍骨大(
英俄爾岱)等來朝鮮,平安道兵馬節度使懦弱無能,無法應對,便以柳琳接替其職,龍骨大想給他下馬威,在他面前突然拔劍擊其座,而柳琳神色自若,龍骨大便說:“吾試公,聊戲耳!”便沒有再刁難他。
崇禎四年(1631年,仁祖九年),後金髮動第一次
皮島海戰,軍隊逼近朝鮮
清川江,柳琳被彈劾沒有妥善應對,“無意死守”,被免職流放劍川。後獲釋放,於崇禎六年(1633年,仁祖十一年)起用為
寧邊府使,翌年再任平安兵使,一年後拜都總府副總管。
丙子抗清
崇禎九年(1636,年,仁祖十四年)正月,柳琳調任慶尚左道兵馬節度使,其時
皇太極準備稱帝,派人來朝鮮勸進,朝鮮不受理,導致兩國交惡。於是柳琳還未赴任,就調任西路副元帥,不久又第三次出任平安兵使,駐紮安州(今朝鮮平安北道
安州市)。他在接受仁祖召見時,判斷皇太極大機率不會征討朝鮮,但不排除因為蒙古人的挑唆而出兵。上任後,他修繕安州城壕,新造大小火炮,在城外修土牆,牆內外挖品字坑,儲備糧餉,訓練士卒。同年十二月,
丙子之役爆發,皇太極親征朝鮮,他命撤去藩籬,聚起空石,並在城堞上灌水成冰。皇太極在清川江上望見安州城不動如山之狀,遂繞城南下,並致書勸降柳琳。
翌年正月,柳琳領兵5000餘人赴南漢山城勤王,與駐紮慈母山城的平安道觀察使洪命耉所率3000餘人會合,正月二十六日抵達江原道金化,遭遇清將
納喇·尼堪所率的
外藩蒙古兵,柳琳打算占據金化縣北山,又提議合兵迎敵,洪命耈都不同意,並自領一隊駐紮金化縣南塔谷,柳琳不得已駐紮於其左側的栢田高地,並依林木布兵設柵。二十八日,清兵來攻右陣,洪命耈果然潰敗,自己也陣亡。其後進攻左陣,柳琳成功抵擋清軍進攻,最終突圍,前往南漢山城。走到
春川,聽說仁祖已出城投降並回到漢城,於是赴漢城城東待命。當時柳琳被認為有不救洪命耈的嫌疑,但鑒於金化戰功,未被追責。金化戰鬥和
光教山戰鬥也成為丙子之役期間朝鮮與清軍僅有的兩場規模較大的遭遇戰。
隨清征明
隨後,清軍要求朝鮮配合攻打皮島的明朝
東江鎮。他在鐵山對清將說:“古語云:先入定關中者王,我雖病,當導之以先,戰若勝,則子女玉帛我當專之。”清軍貪圖財物,便讓他去養病,讓
林慶業代之出戰。傳說明朝通過諜報得知此事,授予他總兵頭銜以嘉獎。皮島陷落後,皇太極要柳琳、林慶業來盛京領賞,柳琳稱病不去,皇太極大怒,要求朝鮮懲處柳琳,仁祖遂將他杖責一百,廢為庶人,圍籬安置於義州
白馬山城。翌年(1638年)釋放,並被迫去盛京謝皇太極不殺之恩,皇太極賜他鞍馬一匹。七月,仍授平安兵使,並作為副將,隨李時英帶兵配合清軍征明。因逗留不進,貽誤軍機,九月行至
鳳凰城,被清朝遣回,回到義州就解散軍隊,事後柳琳被問罪削職。
崇德四年(1639年,仁祖十七年)三月,因朝日關係緊張,柳琳被起用為三道水軍統制使,以防備日本。翌年,受到獨步事件的牽連被免職。崇德六年(1641年,仁祖十九年),清朝又強迫朝鮮參加
松錦大戰,柳琳被命為主將,率兵5000人到盛京,皇太極留1500人,讓他帶著去
錦州前線助
濟爾哈朗軍。據說他在前線一直稱病不親臨指揮,一切委之於副將趙後亮等,並密囑士兵放向明軍空炮、空箭。八月,濟爾哈朗班師盛京,柳琳等朝鮮將領受到皇太極賜宴犒勞,並獲賞馬匹牛羊。回到朝鮮後,柳琳被拜為總戎使,兼知中樞府事。修《仁祖實錄》的史官批評他“自得清敕,揚揚有自大之色,查功之際,任意升降,有識者恥與焉”。
晚年去世
崇德七年(1642年,仁祖二十年),柳琳再次出任三道水軍統制使,九月被彈劾貪污而免職。翌年夏,獲任捕盜大將,但還未上任就去世。追贈議政府左議政。其家族屬於
南人,故他的形象遭
西人貶低,直到
朝鮮正祖時,南人有所起色,才被賜謚“忠壯”,追贈
領議政。
人際關係
祖父:柳辰仝(官至工曹判書)
父親:柳淮(官至清河縣監)
母親:朴氏(本貫陰城,司評朴恬之女)
妻子:尹氏(本貫鹹安,宣傳官尹起聘之女)、金氏(本貫安東,參奉金昕之女)
妾室:乙生(因詛咒之罪而於1643年被處死)
兒子:柳元傑(尹氏生,早卒)、柳之芳(金氏生,登文科,官至牧使)、柳之發(金氏生,登文科,官至禮曹參判)、柳之蔓、柳之蕃、柳之英(以上三人均為乙生所生庶子,柳琳死後因非法侵吞柳琳遺產而被捕,後越獄,柳之蔓有結交清人的嫌疑,抓回被仁祖處死,其餘二弟下落不明)
女兒:柳氏(尹氏生,嫁縣監姜元禧)、柳氏(金氏生,嫁吏曹判書李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