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薩奇病毒性腦膜炎(Coxsackie virus meningitis)是2020年公布的神經病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柯薩奇病毒性腦膜炎
- 外文名:Coxsackie virus meningitis
- 所屬學科:神經病學
- 公布時間:2020年
柯薩奇病毒性腦膜炎(Coxsackie virus meningitis)是2020年公布的神經病學名詞。
柯薩奇病毒性腦膜炎(Coxsackie virus meningitis)是2020年公布的神經病學名詞。定義由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感染所致的腦膜炎症。多見於兒童,急性起病,臨床表現為寒戰、高熱、頭痛、嘔...
病毒性腦膜炎是一組由各種病毒感染引起的軟腦膜(軟膜和蛛網膜)瀰漫性炎症綜合徵,主要表現發熱、頭痛、嘔吐和腦膜刺激征,是臨床最常見的無菌性腦膜炎。大多數為腸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其次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皰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皰疹性病毒包括單純皰疹病毒及水痘...
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一種腸病毒(enterovirus),分為A和B兩類,是一類常見的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體的病毒,感染後人會出現發熱、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症狀。柯薩奇病毒為1948年Gillbert Dalldorf博士和他的同事在尋找治癒脊髓灰質炎疾病的過程中在糞便樣品中首次獲得,因在紐約柯薩奇小鎮發現而得名。同其他...
腸道病毒包括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等。自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廣泛套用後,脊髓灰質炎的發病率明顯下降,而其他兩種腸道病毒感染相對地增多而引起注意。該兩種病毒感染流行臨床可引起腦膜腦炎、腦脊髓炎、心肌-心包炎、呼吸道感染、肌炎、腹瀉等全身各系統、各臟器的損害。病因 腸道病毒均屬微小核糖核酸...
依據對臟器的損害特點,柯薩奇病毒分為A與B兩組,A組主要引起神經、肌肉及全身感染表現,發生無菌性腦膜炎、麻痹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皰疹性咽峽炎等。B組主要侵犯心、腦、肝及其他臟器,引起心肌炎、心包炎、病毒性腦炎等。柯薩奇病毒B組用中和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測定抗原可分為6型(CVB1~6),據近年報導...
柯薩奇A組病毒疹是一個病症名稱。概述 柯薩奇A組病毒疹包括兩種病毒:1、柯薩奇A9 :是一種常見致病病原體,常在夏季流行,常伴發腦膜炎及肺部損害,皮疹常見,但無特異性,可為散在性紅斑、斑丘疹,初起於面頸部,後逐漸蔓延到軀幹及上肢及掌跖。2、柯薩奇A4 :可發生鼻塞、咽炎、流涎等前驅症狀,且常有...
1.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及癱瘓性疾病 (1)無菌性腦膜炎 柯薩奇病毒中以A7A9及B2~5所引起者為常見。埃可病毒中4、6、9、30型及腸道病毒71型常引起無菌性腦膜炎暴發流行,而埃可2、3、5型則多引起散發病例。約有90%系由柯薩奇B和埃可病毒引起。無菌性腦膜炎暴發流行時,地區散布廣,傳染性強,多發生在夏...
柯薩奇病毒A型感染對新生兒的影響不大,主要表現為胃腸炎。柯薩奇病毒B型感染新生兒後症狀可輕可重,輕者僅為輕度發熱,重者可出現心肌炎、腦膜腦炎、癲癇等。埃可病毒感染症狀可因感染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異。輕者可無明顯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甚至因肝壞死而導致死亡。
感染柯薩奇B組病毒。病理簡介 柯薩奇B組病毒疹包括柯薩奇B1,柯薩奇B2 , 柯薩奇B3,柯薩奇B5 幾種病毒。症狀體徵 1.柯薩奇B1 有發熱、頭痛、無菌性腦膜炎等的前驅症狀。可發生風疹樣、幼兒急疹樣斑疹、斑丘疹,偶可出現手、足、口病樣症狀及皰疹性咽峽炎,多見於兒童。2.柯薩奇B2 在發熱時可發生斑丘疹、...
近年來,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趨勢。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提高療效,減少死亡率。3.病毒性腦膜炎 系多種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能引起腦膜炎的病毒有蟲媒病毒、腸道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粘病毒和副粘病毒、皰疹病毒、砂粒病毒等,其次為流行性腮腺炎...
另一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包括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蟲媒病毒、正黏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黏病毒(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沙粒病毒(淋巴細胞脈絡叢腦膜炎病毒)、彈狀病毒(狂犬病病毒)。病毒性腦炎按起病緩急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腦炎。按病毒種類和感染...
3.病毒分離 取早期患者的咽漱液、血液、大便或腦脊液接種進行組織培養,可分離出病毒。4.血清學試驗 取患者的早期及恢復期血清(或腦脊液)分別作脊髓灰質炎、淋巴細胞脈絡叢腦膜炎、腮腺炎病毒及單純皰疹、柯薩奇病毒、埃柯病毒和腺病毒等補體結合試驗或中和試驗,以作鑑別。 診斷 無菌性腦膜炎的病因診斷,主...
(2)柯薩奇病毒A4 可引起鼻塞、咽炎、流涎及發熱等前驅症狀,常有皰疹性咽炎性發疹。發熱時或熱退後面部及軀幹(臀部除外)出現2~5毫米大小的斑疹或丘疹,1~4天內消退;也有5~10毫米直徑的淡黃色不透明水皰,1~2周內消退。2.柯薩奇病毒B組病毒疹 (1)柯薩奇病毒B1 可引起發熱、頭痛、無菌性腦膜炎等...
扁桃體及咽部。多同時在手足皮膚出現斑丘疹,偶見於軀幹、大腿及臀部。斑丘疹很快轉為小皰疹,較水痘皮疹為小,2~3日內吸收,不留痂。預後良好,但可復發。有時可伴發無菌性腦膜炎、心肌炎等。(五)腦膜炎、腦炎及癱瘓性疾病 柯薩奇病毒A群、B群和埃可病毒的許多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可引起此類疾病。
艾柯病毒性腦膜炎(Echo virus meningitis)是2020年公布的神經病學名詞,出自《神經病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由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艾柯病毒感染所致的腦膜炎症。臨床表現與柯薩奇病毒感染類似,除頭痛、頸部僵硬、嗜睡和興奮外,部分血清型病毒(主要是6型和9型)可引起肢體癱瘓,但多較輕。出處 《神經病學...
柯薩奇病毒 本病毒因最初於美國的柯薩奇地區被分離到而得名。可引起無菌性腦膜炎、皰疹性咽峽炎、胸壁痛、手口足病、心肌病等。A7型尚可引起麻痹型脊髓灰質炎。埃柯病毒 ECHO(埃柯)系Enteric cytopathic hu-man orphan的縮寫,意為腸道內致細胞病變的人類孤兒病毒。在剛分離出病毒時,尚不知所引起的疾病,所以...
其次是腮腺炎病毒。少數為其他病毒引起,如單純皰疹病毒、淋巴脈絡叢腦膜炎病毒、蟲媒病毒、腺病毒、EB病毒,此外還有鉤端螺旋體、急性細菌感染等。上海市用病毒分離和雙份血清檢查,在明確病原的79例小兒無菌性腦膜炎中,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者占67例(上海醫科大學兒科醫院,1974)。1960年Meyer等對430例無菌性...
病毒性腦膜炎80%以上由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柯薩奇、埃可及新型腸道病毒71型)引起。其次為腮腺炎病毒、淋巴細胞脈絡叢腦膜炎病毒、Ⅱ型單純疤疹病毒等亦較常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EB病毒及巨細胞病毒亦可引起,但較少見。不同的病毒引起的腦膜炎臨床表現無大區別,總的來說病情多不嚴重,預後較好。病毒性...
coxsackie B 柯薩奇B Coxsackie B3virus 型病毒 Coxsackie disease 柯薩基病 Coxsackie viruses 柯薩奇病毒 ; 奇病毒 ; 柯克士圖 coxsackie myocarditis 柯賽基病毒性心肌炎 ; 柯薩奇病毒性心肌炎 ; 柯薩奇簿性心肌炎 coxsackie meningitis 柯薩奇病毒性腦膜炎 Coxsackie B3 柯薩奇B west coxsackie 西科克斯薩基 雙...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導。1957年紐西蘭首次報導該病。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發現的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此後EV71感染與Cox A16感染交替出現,成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20世紀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亞、...
該病流行時很容易診斷,但散發病例或流行早期有時會誤診為自發性氣胸,急性闌尾炎,胰腺炎,肋軟骨炎,內臟穿孔,流感樣呼吸道感染或心肌梗死.實驗室診斷包括從咽部或糞便中分離到病毒及血清特異性中和抗體效價升高. 雖然有少數死亡病例的報導,但若無併發症,本症預後良好.有可能發生B組其他型柯薩奇病毒的重複感染.治療為...
腸道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組4~7、9、10、16型和B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為常見,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近年...
多數患兒病前1-7天常有病毒感染的表現,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也曾從Reye綜合徵病人身上分離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皰疹病毒、EB病毒、水痘病毒等。除此之外部分細菌感染後也可出現Reye綜合徵如化膿性腦膜炎,細菌性痢疾等。但是目前尚無證據證明本病是由於直接感染所致。2.藥物 大量臨床報導發現...
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一般在1周內痊癒,無後遺症。少數重症患兒發病後迅速累及神經系統,表現為腦幹腦炎、腦脊髓炎、腦脊髓膜炎等,發展為循環衰竭、神經源性肺水腫的患兒死亡率高。併發症 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病情較輕,大部分患兒不需要特殊治療便可康復,通常在7~10天內痊癒,併發症不常見。病毒性腦膜炎 該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