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菌性腦膜炎

無菌性腦膜炎又稱漿液性腦膜炎、淋巴細胞性腦膜炎或病毒性腦膜炎,是由除細菌或真菌以外的致病因子所致的腦膜炎症,主要表現為頭痛、發熱及腦膜刺激症狀。

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引起無菌性腦膜炎的病毒中,腮腺炎病毒、腸道病毒最常見,HSV-2次之,其他如腺病毒、風疹病毒、麻疹病毒、輪狀病毒等也均有報導。
引起無菌性腦膜炎的其他因素包括:①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原體;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幼年類風濕病、川崎病等;③全身性用藥,如硫唑嘌呤、非甾體抗炎藥和卡馬西平;④鞘內注射藥物,如脊髓造影劑、化療藥物及某些抗菌藥物;⑤腦腫瘤與白血病;⑥重金屬中毒等。

臨床表現

本病特點是起病急、病程短。一般為突然發病,有發熱、頭痛、噁心、嘔吐以後出現腦膜刺激症狀,體溫波動較大,多數病例為低熱,亦可高達40°C以上,病程中往往有雙峰熱型。其他症狀如咽痛、肌肉酸痛、皮疹、怕光、腹瀉、淋巴結腫大等,少數病例可出現輕度癱瘓。無菌性腦膜炎與原發疾病病因種類有密切關係,腮腺炎病毒腦膜炎常伴發唾液腺腫痛;腸道病毒感染可伴有皮疹;如病情較重,伴淋巴結腫大或輕度肝區觸痛及皮疹,應注意EB病毒感染;年長兒伴生殖器炎症則提示HSV-2感染。

檢查

1.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正常或輕度增加,或淋巴細胞增多。
2.腦脊液檢查
透明,細胞數增多,初為中性粒細胞增多,以後為單核細胞或淋巴細胞增多,蛋白質增加,糖及氯化物正常,塗片及細菌培養陰性。
3.病毒分離
取早期患者的咽漱液、血液、大便或腦脊液接種進行組織培養,可分離出病毒。
4.血清學試驗
取患者的早期及恢復期血清(或腦脊液)分別作脊髓灰質炎、淋巴細胞脈絡叢腦膜炎、腮腺炎病毒及單純皰疹、柯薩奇病毒、埃柯病毒和腺病毒等補體結合試驗或中和試驗,以作鑑別。

診斷

無菌性腦膜炎的病因診斷,主要依靠血清學試驗和病毒分離,單以臨床症狀很難加以區別。診斷應根據下列數點:
1.流行病學資料
腸道病毒的感染,多見於夏秋季節。腮腺炎腦膜炎、淋巴細胞腦膜炎多見於冬春發病。以兒童為多見,青少年次之,成人亦可發病,無性別差異。
2.臨床表現
多數病例突然發病,有發熱、頭痛、噁心、嘔吐及頸強直等症狀,少數病例伴有皮疹、腹瀉、腹痛、淋巴結腫大及心肌炎、肝炎等症狀。

鑑別診斷

1.結核性腦膜炎
起病緩慢,有結核病史,或結核接觸史,腦脊液透明,細胞數增多,常數百個,以淋巴細胞為主,糖及氯化物減少,薄膜塗片、腦脊液培養或動物接種可檢獲結核桿菌。
2.隱球菌性腦膜炎
發病緩慢往往伴有肺及皮膚病變,患者有劇烈的頭痛,顱內壓明顯增高,腦脊液透明或輕度渾濁,細胞數百個,以淋巴細胞為主,糖減少,氯化物正常,腦脊液用印度墨汁染色可見典型的隱球菌。
3.流行性乙型腦炎
突然發病,高熱,頭痛,嘔吐抽搐,迅速進入昏迷狀態,特異性免疫球蛋白M抗體、血凝抑制抗體及補體結合試驗陽性。
4.布氏桿菌病腦膜炎
有牛羊接觸史及不規則的波浪熱、關節痛、多汗等症狀,腦脊液中糖及氯化物減少,並能分離出布氏桿菌,血清凝集試驗陽性。

治療

無菌性腦膜炎的治療應視病因而定,如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採用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治療,劑量可按單純皰疹性腦炎的治療方法進行。

預後

本病病程長短不一,多數病例在數天或數周內恢復健康,一般無後遺症。部分患者恢復較慢或退熱後仍有較長時間虛弱,易疲勞,甚至復發。由柯薩奇或埃柯病毒引起的腦膜炎預後良好,多在發病後5~14天主要症狀消失,僅遺有輕度倦怠無力等。腮腺炎並發腦膜炎輕者一般預後良好,但近年有人報導兒童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腦膜炎和腦炎可遺有腦積水。

預防

無菌性腦膜炎病因繁多,在腸道病毒組中,因型別甚多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國內已可進行預防接種,其他如淋巴細胞腦膜炎、單純皰疹性腦膜炎等,尚缺乏有效的預防措施。一般在預防方面應注意:
1.早期隔離患者,其排泄物要注意消毒,防止污染;
2.注意飲食及個人衛生;
3.搞好環境衛生,防止水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