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舉之戰

柏舉之戰

柏舉之戰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吳王闔閭率領的3萬吳國軍隊深入楚國,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一說湖北漢川北)擊敗楚軍20萬主力、繼而占領楚都的遠程進攻戰。

在戰爭中,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迴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而取勝。

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快速取勝的成功戰例。

概述內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名稱:柏舉之戰
  • 地點:柏舉(今湖北省麻城,一說湖北漢川)
  • 時間:公元前506年
  • 參戰方吳國楚國
  • 結果:吳國勝利
  • 參戰方兵力:吳國 30,000人
    楚國 200,000人
  • 主要指揮官:闔閭,孫武沈尹戌
戰爭背景,戰爭起因,戰爭過程,吳軍奇襲,楚軍夾擊,楚軍中計,吳國獲勝,戰爭結果,戰爭影響,戰爭評價,史書記載,

戰爭背景

吳國是春秋時期長江流域下游的的一個國家,吳君壽夢繼位後開始崛起。晉國為與楚國爭霸,採取聯吳制楚之策,派楚國亡臣屈巫帶一隊戰車來到吳國,教吳人乘車、御射、列陣,吳軍由此學會車戰。吳國與晉國交好後,經濟、文化得到發展,國力逐漸強大起來。壽夢便自號吳王,與楚國爭奪江淮地區的霸權。公元前584年(周簡王二年),吳軍新編水陸大軍齊出,一舉攻下楚國淮河重鎮州來(今安徽省鳳台縣)。此後近60年間,雙方先後發生過十次大規模的戰爭。在這十次戰爭中,吳軍全勝六次,楚軍全勝一次,互有勝負三次。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吳國公子光奪得吳國王位,稱吳王闔閭。闔閭繼位後,任用楚國亡臣伍子胥伯嚭為謀士、齊人孫武為將軍,教授兵法,操練隊伍,使吳國出現國富兵強的勢頭。
楚國是南方大國,春秋以來吞併的諸侯國最多,但自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楚昭王即位後,不僅內政腐朽,而且又與周邊國家如唐、蔡等國不和。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吳王闔閭在先後滅掉歸附楚國的小國徐國鍾吾國後,想趁機大舉伐楚,但孫武認為楚國實力仍很強,便進言道:“楚國是天下強國,非徐國和鍾吾國可比。我軍已經連滅二國,人疲馬乏,軍資消耗,不如暫且收兵,蓄精養銳,再等良機。”伍子胥也勸吳王道:“人馬疲勞,不宜遠征。”並獻策說:“現今楚國內部不和,我軍如用一部人馬出擊,楚軍必定全軍出動,等楚軍出動後,我軍再退回,這樣經過幾年後,楚軍必然疲憊不堪。那個時侯,便可考慮大舉伐楚。”
伍子胥伍子胥
吳王採納了伍子胥的建議,將吳軍分為三支,輪番騷擾楚軍。當吳軍的第一支部隊襲擊楚境的時候,楚國即派大軍迎擊。待楚軍出動,吳軍便往回撤。而楚軍返回時,吳軍的第二支部隊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輪番襲擾楚國達6年之久,吳軍先後襲擊楚國的夷(今安徽省渦陽縣附近)、潛(今安徽省霍山縣東北)、六(今安徽省六安市北)等地,致使楚國連年應付吳軍,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費,國內十分空虛,楚軍將士疲於奔命,鬥志沮喪。

戰爭起因

參見詞條:召陵之盟
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蔡國國君蔡昭侯唐國國君唐成公,為報楚令尹子常(囊瓦)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背叛楚國,與晉、吳結盟,使楚北側失去屏障。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春,應蔡國之請,晉、齊、魯 、宋、蔡、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18國諸侯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縣東)會盟,共謀伐楚。同年農曆四月,晉國又指使蔡國出兵攻滅楚之附庸沈國。楚國於同年秋發兵圍攻蔡國。吳國君臣認為傾全力攻楚的良機已至,決定以救蔡為名,經淮道秘密繞過大別山脈,從楚守備薄弱的東北部突入楚境,對楚國實施打擊。

戰爭過程

吳軍奇襲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冬,吳王闔閭親自掛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傾全國3萬水陸之師,乘坐戰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趨蔡境。子常(囊瓦)見吳軍來勢兇猛,不得不放棄對蔡國的圍攻,回師防禦本土。當吳軍與蔡軍會合後,另一小國唐國也主動加入吳蔡兩軍行列。於是,吳、蔡、唐三國組成聯軍,浩浩蕩蕩,溯淮水繼續西進。進抵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說今安徽鳳台)後,孫武突然決定舍舟登入,由向西改為向南。伍子胥不解其意,問孫武:“吳軍善於水戰,為何改從陸路進軍呢?”孫武答道:“用兵作戰,最貴神速。應當走敵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個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遲緩,吳軍優勢難以發揮,而楚軍必然乘機加強防備,那就很難破敵了。”說得伍子胥點頭稱是。就這樣,孫武挑選3千5百名精銳士卒為前鋒,迅速地穿過楚北部的大隧直轅冥阨三關險隘(均在今河南省信陽市以南,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直趨漢水,深入楚腹地,不出數日,挺進到漢水東岸,達成對楚的戰略奇襲。
孫武孫武

楚軍夾擊

當吳軍突然出現在漢水東岸時,楚昭王慌了手腳,急派令尹子常、左司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傾全國兵力,趕至漢水西岸,與吳軍對峙。
左司馬沈尹戍鑒於分散在楚國各地的兵力尚未集結,易被吳軍各個擊破,難以阻止吳軍突破漢水的防禦;又針對吳軍孤軍深入,不占地利的弱點,主張充分發揮楚國兵員眾多的優勢,變被動為主動:向令尹子常建議:由子常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正面設防。而他本人則率部分兵力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迂迴吳軍的側背,毀其戰船,斷其歸路。爾後與子常主力實施前後夾擊,一舉消滅吳軍。
子常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議。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後,楚將武城黑卻對子常說:“如果等待沈尹戍部夾擊,則戰功將為沈尹戍所獨得,不如以主力先發動進攻,擊破東岸吳軍,這樣令尹之功自然居於沈尹戍之上。”大夫史皇也說:“楚人討厭你而讚揚沈尹戍。如果沈尹戍先戰勝吳軍,功在你之上,你的令尹之位也就難保了。最好趕快向吳軍進攻。”子常一聽,覺得有理,於是改變與沈尹戌商定的夾擊吳軍計畫,不待沈尹戌軍到達,擅自率軍渡過漢水攻擊吳軍。

楚軍中計

吳國君臣見楚軍主動出擊,遂採取後退疲敵、尋機決戰的方針,主動由漢水東岸後撤。子常中計,揮軍直追。吳軍以逸待勞,在小別(山名,今湖北省境內)至大別(山名,今湖北省境內)間迎戰楚軍,三戰三捷。子常連敗三陣,便想棄軍而逃。史皇對他說“國家太平時,你爭著執政,現在作戰不利,你就想逃跑,這是犯了死罪。現在你只有與吳軍拚死一戰,才可以解脫自己的罪過。”子常無奈,只得重整部隊,在柏舉(今湖北麻城,一說湖北漢川)列陣,準備再戰。

吳國獲勝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農曆11月18日,吳軍停止後退,在柏舉與楚軍對陣。吳軍先鋒夫概認為應先發制人,他對吳王闔閭說:“子常這個人不仁不義,楚軍沒有幾個願為他賣命。我們主動出擊,楚軍必然潰逃,我軍主力隨後追擊,必獲全勝。”闔閭不同意夫概意見。
夫概回營後,對部將說:“既然事有可為,為臣子的就應見機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現在我要發動進攻,拚死也要打敗楚軍,攻入郢都。”於是率領自己的5千前鋒部隊,直闖楚營。果然楚軍一觸即潰,陣勢大亂。闔閭見夫概部突擊得手,乘機以主力投入戰鬥,楚軍很快便土崩瓦解。史皇戰死,子常棄軍逃往鄭國
喪失主帥的楚軍殘部紛紛向西潰逃,吳軍乘勝追擊,到柏舉西南的清發水(今湖北省安陸市境內溳水)追上楚軍,闔閭欲立即展開攻擊,夫概認為乘其半渡而擊,必獲大勝。楚軍見吳軍追至而未進攻,急於求生,爭相渡河。待其半渡之時,闔閭揮軍攻擊,俘虜楚軍一半。
渡過河的楚軍逃到雍澨(今湖北京山縣境),正埋鍋造飯,吳軍先鋒夫概部追至,楚軍倉惶逃走。吳軍吃了楚軍做的飯,繼續追擊。楚左司馬沈尹戍得知子常(囊瓦)主力潰敗,急率本部兵馬由息(今河南息縣境)趕來救援。吳軍先鋒夫概部在沈尹戍部突然的凌厲反擊下,猝不及防,一下被打敗。吳軍主力趕到後,孫武指揮部隊迅速將沈尹戍部包圍。儘管沈尹戍左衝右突,奮勇衝殺,受傷三處仍無法衝出包圍。最後沈尹戍見大勢已去,遂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級回報楚王。
楚軍失去主帥,慘敗潰逃。此後,吳軍又連續五戰擊敗楚軍,一路向郢都撲去。楚昭王得知前線兵敗,不顧大臣子期子西的反對,帶領親信逃走。昭王西逃的訊息傳到軍前,楚軍立即渙散,子期率部分精兵趕去保護楚王,子西則率殘兵西逃,吳軍於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農曆11月29日攻入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城北)。柏舉之戰遂以吳軍的勝利而告結束。

戰爭結果

吳軍攻占郢都後,進行了屠城,到處燒殺搶掠,引起了楚人的仇恨。
楚昭王出逃後,先逃到雲夢,再逃到鄖國,鄖公之弟企圖謀殺楚昭王,結果楚昭王流亡到隨國,方才安定下來。
伍子胥進入郢都後,尋得楚平王之墓,開棺並鞭屍三百,又尋找楚昭王。隨國收留楚昭王,闔閭命隨國交出,但隨國因為占卜結果不利而拒絕。
申包胥得知伍子胥鞭屍,派人指責伍子胥,並於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春到秦國求救。秦哀公命大將子蒲、子虎率五百乘戰車聯同殘餘楚軍南下幫助楚復國,敗吳軍於,楚將子西也率兵于軍祥擊敗吳軍,秦楚聯軍也滅亡了吳的屬國唐國。此時,越國乘吳國內空虛發兵進襲吳都,夫概又企圖奪取王位,吳王闔閭被迫於同年九月撤離楚地,引兵東歸。楚國雖然復國,但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柏舉之戰柏舉之戰

戰爭影響

柏舉之戰是春秋末期一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大戰。吳國在經過6年的“疲楚”戰略後,一舉戰勝多年的強敵楚國,給長期稱雄的楚國以空前的創傷,從而使吳國聲威大振,為吳國進一步爭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戰爭評價

  • 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尉繚子:“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
  • 明代史學家王世貞:柏舉之戰雖能乘勝入郢,而班處其宮,使秦師得用其救,再合再敗而後歸,又不能預防夫概之為內孽。
  • 魏昌楚國史》:柏舉之戰,吳幾乎滅楚。
  • 范文瀾東周時期第一個大戰爭。
  • 呂思勉: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對比最懸殊的戰役。

史書記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