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梯寺》是宋朝著名文學家司馬光的代表作品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柏梯寺
- 作者:司馬光
- 創作年代:宋朝
- 文學體裁:詩詞
《柏梯寺》是宋朝著名文學家司馬光的代表作品之一。
《柏梯寺》是宋朝著名文學家司馬光的代表作品之一。詩詞正文鑒石開蹊峻,登崖置閣危。笑談空谷應,步武白雲隨。眾壑如翻浪,鄰州若布棋。何當隨棲隱,身世兩相遣。...
柏梯,讀音為bǎi tī,漢語詞語,意思是古寺名;松柏蔭下的上山磴道。解釋 (1).古寺名。(2).指松柏蔭下的上山磴道。 出處 唐·薛能 《送同儒大德歸柏梯寺》詩:“ 柏梯 還擬謝微官,遙擬千峯送法蘭。”五代·齊己 《行次宜春寄湘西諸友》詩:“幸無名利路相迷,雙履尋山上 柏梯 。”宋·王禹偁 ...
唐柏是正覺寺的一道亮麗風景,也是正覺寺周圍環境的一大特色。寺內寺外,山樑溝坡,無處沒有柏樹、人們統計有名號的就有100餘株,無名號的難以計數,可能是天工神力所為,或許按天上星斗所造,在這風水寶地的里里外外前前後後,有那么多名目繁多的柏樹點綴,讓正覺寺更加錦上添花,別具一格了。
湧泉寺在2011年因受土石流將寺院部分建築沖毀,在周至相關部門協助下,在住持道嚴法師帶領下,僅用一年時間再度莊嚴佛寺,使千年古剎重現昔日輝煌。布局結構 新修建的山門天王殿,坐南朝北,殿前青石階墀,梯間綠色蔥蘢,大殿莊嚴而威武。天王殿階下向西迂迴一條大路,可直通湧泉寺後門。天王殿二側東西對稱各開偏門一個...
柏山寺塔,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富縣直羅鎮西北1.5公里的柏山之上,又名“直羅塔”,建於宋代,原寺已毀。柏山寺塔為十一級八邊八角形樓閣式磚塔,通離43.2米。每邊長3.7米,直徑9.1米,每層檐下部有磚雕繁密的斗拱。各層外壁從下至上逐層收斂,並在各層外壁敲窗龕,塔龕內均置雕工精細,造型優美的...
龍興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屹立在彭州市區龍興寺內天王殿前的中軸線上,展示了我國早期佛教的宏偉氣勢和勞動人民的高超技巧。是一座高41.5米的密檐式四方形磚塔,它與舊日高大的城郭、挺拔的蒼柏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絕妙的風景畫。詩人、畫家的筆下,經常有它的形象出現,給人們帶來了藝術享受,外地遊人莫不來...
黛螺頂的後殿大雄寶殿前,今有一松一柏,松在北,柏在南,圍粗一丈,俏拔挺立,直入藍天,這就是乾隆皇帝詩中的“階下千年不老松”,即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處,寺內的古松見證了黛螺頂的歷史。文化傳承 明釋鎮澄所作《清涼山志》是研究五台山佛教的歷史史籍,它全面記述了五台山的自然地理、景物特點、寺廟...
兩層殿之間有木梯。佛龕內的銅佛後多被日本人拿走。古松:據七家村的老人們說,正殿前有棵松樹,人稱“龍帽松”,傳說乾隆帝駐蹕該寺時,翌日早晨在院中洗臉,順手將帽搭在該松樹上,此後松樹不再長高,形狀奇特。但是據曾在該寺上國小的幾個人回憶,正殿前面確有一株古松,人稱“龍頭松”,因松枝頂端全部...
觀音寺前建有佛塔一座,廟後古黃林樹三株,排成“一”字形,俗稱“治排坊”,“觀音三姊妹”。廟旁石梯108級,曲折直上高寺老街。道旁樹木茂盛,風景優雅。觀音寺歷經明清、民國至今,屢有興衰。現建有觀音殿、大雄寶殿、七佛殿、天王殿、老殿等5殿,建築面積1013平方米。主塑如來、大勢至、觀音、文殊、普賢...
工匠們不解其意,問長老。長老說:“你等不知,此乃我佛第一佛祖,毗盧遮那佛化身也。”毛驢去了,段阿妹卻仍在古柏樹下舉著手,望著天空不動了。那棵古柏樹上還留著毛驢的蹄印。重大意義 清光緒年恩科舉人劉景松一首《蒙段祠古柏歌》,詠贊這株漢柏:“柏乎!柏乎!大廈防傾須棟粱,萬牛將爾貢玉堂。
餘霞散彩滿城中,返照奎樓色愈紅。暮雨晴開梅嶺外,斜陽艷映汴河東。窗開八面迎殘靄,檐出重霄響晚風。喜得丹梯堪直上,凌霄早步廣寒宮。奎樓全稱奎星樓,在鄭州舊城東南角,始建未詳,司星聚生活在晚清時代,他將奎樓列為鄭州八景之一併詠之以詩,可見奎樓是當時著名建築廣為人們喜愛。詩題既為“奎樓夕照”,...
見崖梯百級,攀援而上。望見層巒疊嶂,群山蜿蜒,危峰矗立,高插霄漢,依山臨水有一觀宇隱現於密林之中。古柏環繞,松翠欲滴,嵐光薄霧,輕煙縹緲。君友十分驚訝,不知是到了哪座天上仙宮。道長的黑狗向前奔跑,道長進宮直至堂上落座。君友隨行進去,把藥囊放在桌上,柱杖倚立座旁,侍立於道長之側。道長說:...
文佛山位於點軍區聯棚鄉楠木溪村與大柏村交界之地,因山頂建有文佛寺而得名,因與宜昌、宜都、長陽三地交界,故有“一腳踏三縣”(宜昌、宜都、長陽)之說,平均海拔670米。該山狀似一倒扣籮筐和雞籠,因此又別稱為筐覆山、雞罩山。簡介 文佛山風景區遠離市郊,依山傍水,環境幽雅,方圓30平方公里。景區由岩洞...
八十年代初,場鎮居民,機關學校,在登仙寺植樹三萬餘株,連同倖存的六十餘株古柏,早已籠蔭蓋地,風景宜人。1988年,金仙場鎮智士能人,共16人組成“登仙寺恢復文物古蹟籌備組”,收拾廢墟瓦礫。砌築花台,栽花養草,設定石桌石凳,清理水池,添置圍欄,拓沙石曲徑為百級石梯,繼而修建山門,涼亭廟宇。建公路繞 ...
強巴佛殿,是扎什倫布寺里比較宏大的殿宇建築,因殿內有一尊高近30米的強巴大銅佛而著稱。強巴佛殿上下分為蓮花殿、胸部殿、面部殿和冠部殿五層,從大殿攀登到頂層,共有木梯105階。整個建築牆體以條石壘砌而成,條石之間搭配協調縫隙緊密,底部面積862米,隨著層數而逐漸收攏。底下兩層樓面內有迴廊環繞,每層...
隋代舍利塔在法王寺山坡上,高十五層,約45米,周長28米,壁厚兩米多。塔為空心建築,從地層仰望,可直視塔頂,四周遺有磚洞痕跡,可知原來在每層的犄角處,還裝設有檐角木樑,這不但可以平衡塔身的重心,而且還可以作為上塔的梯階,以攀緣上下。塔身外部的密檐層層迭迭,迭出塔身最寬者達90厘米,使整個塔身...
21、唐塔、唐碑、唐柏 唐塔有兩座,一座是乘廣禪師塔,位於普通寺的右側,高2.35米,呈八角形,由花崗岩石壘成,塔身浮雕古樸雄渾,具有古代建築風格。甄叔禪師塔在楊岐寺左側,高1.78米,寬0.88米,形似方亭,又稱油鹽塔,西塔已列入“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碑 楊岐寺正六牆壁上用下玻璃框著兩塊...
東南兩稜線有凹道,形如梯,可登石頂,身置其上,豪氣頓生。此處巨石自然壘砌,龐大壯觀,遠看則如雄獅咆嘯,所以又稱"獅子頭"。其後面的小山圓潤緩平,恰似獅之腹尾,石山連為一體,自然和諧,實為一副生動的"雄獅睡醒"圖。相傳北宋時期楊門女將楊臘紅曾與當時在黃柏山上占山為王的黃花天子大戰於黃柏山。楊...
雁洋生死柏 一絕:生死柏位於梅州靈光寺寺大門前的草坪上。一榮一枯,相傳為潘了拳手植,已逾千年。右側的一棵高30米,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傲然聳立;左邊那棵高27米,雖已死了近四百年,無片葉,但卻鐵骨錚錚,直指長空,枯而不朽。這就是被稱為“廣東寶樹”的“生死樹”,相映成趣,給佛寺更添神秘感。...
塔基甚高,沿階數級而達第一層,四面各有龕室三間,內有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層。二層每面只有龕室一間,亦各有塑像。第三層為覆缽形的塔身,上置相輪寶剎,剎身很長。相輪分為三級,每一級自方形托盤上置相輪九環,中間一段為第二級,有相輪七環,第三級有相輪五環。傘蓋上承寶瓶和寶珠。塔身為...
雲崖寺眾山環拱、一峰突起、其峰三疊,高達150米。石窟雕像分布於三層懸崖之上,共有雲崖6龕,石造像55尊,壁畫16平方米。題記三處,明碑2塊,其第一層為"白雲洞",相傳為山憎法印所辟,有"朝夕多雲、而雲多白、洞中出雲、洞上盤雲、洞前駐雲、洞底擎"的奇觀。過去有梯可攀,而今梯秀路絕,無法進洞。
東西寺塔看點:東西寺塔都是南詔國時期的古塔。東寺塔全高40.57米,西寺塔高36米,兩塔均為十三級密檐方形磚塔。三清閣:位於昆明的西山遊覽區的最北端,是通向龍門風景點的門戶。這裡山崖險峭,石峰高聳,蒼松翠柏之間一條人工開鑿的石道蹬的石道蹬梯沿石壁陡岩縫隙間蜿蜒。這裡是觀望山下五百里浩瀚滇池風光...
另外,相傳該寺藏一古碗,上畫一龍,每於下雨,廟院積水時,碗上的龍沒了,卻見雨中一龍游泳,“文革”時此碗已丟失。壽佛寺歷代僧眾潛心問道,嚴持律儀,代有高僧出名,如溥參、真如、法本、海林、理義、通柏等名僧。近代有“頂門開”(靈性可隨時由頂門出入)的心喜;生而知之(知前生事,生而神靈,...
草堂寺廟宇的建設完全遵循佛教建築規制。寺門面朝南,主要建築沿中軸線展布,依次是山門、天王殿、鐘樓和鼓樓、碑廊、碑亭、大雄寶殿、大悲殿、地藏殿和三聖殿、廂房、法堂(方丈室)。中軸線西有鳩摩羅什紀念堂、八寶玉石塔、二柏一眼井、宗派圖碑及煙霧井;東有臥佛殿、蓮花池及觀音閣;廚房和齋堂設在東側,僧房...
五泉寺占地20餘畝,隨山就勢,整個建築高低錯落有致,成梯狀建在山腳開闊地,依山 面海,視野開闊,群山環抱叢林半掩。尤其是在深秋季節,樹葉“色參丹赭 ,與蒼松翠柏掩映,望如錦繡、艷於春花”。迷人的五泉秋色有詩為贊:“五泉秋景畫難工,點綴丹青造化功。滿寺黃花人對酒,一林烏桕雁橫空。松排翡翠山光碧...
高二十幾米,是寺內最高大的建築。底層即大雄寶殿,殿旁有木梯伸向二層中樓,名三聖殿,再登梯上三樓,是五方佛殿,供阿閦佛、寶生佛、毗盧那佛、無量壽佛、不空成就佛像。保全寺雖在十年文革動亂中遭毀壞,但自撥亂反正以來,在人民政府資助和四眾教友支持下,修復了殿堂、佛像和文物古蹟。該寺屢毀屢建。...
二層以上每面作仿木結構三間,隱出倚柱、闌額、普柏枋等;二至五層交錯辟券龕,龕兩側或飾臥欞假窗。倚柱、闌額、假窗均塗有朱紅色。層間雙排椽頭出檐,施五鋪作雙抄斗棋,補間鋪作一朵。九層以上殘毀。塔內原有木梯可登臨,現已不存。文物遺存 重要文物 神德寺塔塔身二層南面嵌《皇明科第提名》碣1方...
底層中間位置是三面半密封牆,西面有塔梯入口,三面半密封牆上,各有一尊立雕佛像:南面為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東面為南無東方琉璃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北面為中天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面為本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塔內十層均按《華嚴經》中十地菩薩而名:第一“歡喜層”,第二“離垢層”(暗層),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