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暢寺
- 地理位置:河北省承德平泉市
- 占地面積:50多畝
- 俗稱:喇嘛廟
歷史背景,建築,地圖信息,
歷史背景
京劇《蘇三起解》中有一段道白:“去南京的都走了,就剩熱河八溝喇嘛廟拉駱駝的了。”熱河八溝喇嘛廟即今承德平泉市的宗暢寺。八溝即如今的平泉市。清朝康熙三十一年(1703年),朝廷在熱河(今承德)建避暑山莊,建設了熱河到盛京(今瀋陽)的道路。平泉是從承德向東過五烈嶺的第八條大溝,故名“八溝”。雍正七年,設八溝直隸廳,廳治位於如今的平泉市。
宗暢寺位於平泉市區以北的瀑河右岸七家村後道,是平泉市城寺廟中規模最大者。該寺創建於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承德府志·寺廟》記載:“喇嘛廟在州北五里,蒙古名沙金泥巴達拉固魯克齊索木。內奉三皇,旁列羅漢,殿後為御膳房,乾隆曾駐蹕於此。”其中的州指平泉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八溝直隸廳降為平泉州,隸屬承德府。
《清實錄》記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八月十六日,乾隆帝自避暑山莊東巡,到盛京謁祖陵,此為乾隆帝第四次東巡。八月十七日駐蹕金家莊大營(今七溝鎮東六溝村),翌日繼續東行,途經宗暢寺,作《宗暢寺》詩一首:“停蹕值村寺,錫名宗暢崇。欲因闡黃教,兼以獎丹衷。內外一家信,覲瞻萬姓同。致予心喜者,滿谷稼登豐。”可見乾隆帝在八月十八日駐蹕宗暢寺。乾隆帝在此詩中自註:“寺在八溝東北七家村,康熙年間喀喇沁蒙古部眾所建也。乾隆癸卯秋,喀喇沁王拉特納錫第略為整飭,以備巡幸初頓。因賜名宗暢寺,以志宣揚黃教中外一家之盛雲。”
宗暢寺喇嘛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集中念經。早晨打開寺門後,兩名小喇嘛站在寺門兩側吹號,標誌著念經等活動開始。舊時,七家村及周邊凡是經濟狀況尚可的家庭,逢家人死亡,必請宗暢寺的喇嘛到場念經超度。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宗暢寺舉辦廟會,燃放煙花,但不舉辦商業活動。
文革爆發後,宗暢寺被迫停止宗教活動,1967年宗暢寺建築和古樹被毀,在舊址建起七家國小。到21世紀初,七家國小己經被改建成台商王永慶捐建的希望國小“明德國小”。2006年春,宗暢寺西院的古槐樹被該校砍掉。但是學校院內仍保存有一株古松,高數丈。院外尚存十多米甬道。國小操場等處分布有大塊石條,東西配殿的兩塊上馬石以及寺碑碑額仍在,碑額上隱見祥雲紋。寺碑早已被七家村村辦磚廠挪用去壓機器。
建築
宗暢寺建在七家村西坡地的平台上面,占地面積50多畝,坐北朝南。東部為生活區,中部為宮殿區,西部為園林區,周圍有高牆。
園林區內以及大殿兩側種有松、柏、文光果樹、紅黃玫瑰。文革開始後,宗暢寺內尚存六、七株古松,羅漢堂前的文光果樹仍在,西院有一株古槐。
生活區即配殿,俗稱“東西廊房”,位於該寺兩側,長60多米、寬6米多,有牆同宮殿區相分隔,兩側的配殿都有便門,但沒有門樓。西配殿供喇嘛、雜役居住,東配殿或許是倉房。
宮殿區有四層大殿。前三層大殿內部雕樑畫棟,塗繪彩壁。
- 甬道:院外有一條長約60米、寬3米的坡狀甬道,用來自猴山溝的礫岩石條鋪成。
- 月台:走上甬道是十多米見方的月台。
- 影壁:位於月台後面。影壁後面是大殿。
- 古松:據七家村的老人們說,正殿前有棵松樹,人稱“龍帽松”,傳說乾隆帝駐蹕該寺時,翌日早晨在院中洗臉,順手將帽搭在該松樹上,此後松樹不再長高,形狀奇特。但是據曾在該寺上國小的幾個人回憶,正殿前面確有一株古松,人稱“龍頭松”,因松枝頂端全部向上揚起而得名,直徑2米多,遮蔭2至3畝,每根樹枝前後用兩三根檁條支撐,每根樹枝下都有一條粗壯樹根。每年喇嘛都為該樹剪枝。文革爆發,宗暢寺改為國小教室後,古松被砍伐做成學生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