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泉寺(陝西周至縣湧泉寺)

湧泉寺(陝西周至縣湧泉寺)

陝西周至縣湧泉寺寺以泉名曰湧泉。其下水流涓涓滋養一方蒼生,越古今來春秋綿綿不絕矣,湧泉寺之佛業亦如一弘清泉。不隨物遷不以代移,雖有時興暫衰之現象,然而稍毀又重建,此乃民族文化根深之固也。本寺現在明代舊碑,周至學者王三聘撰文有記,原佛殿建於至正三年,是否始創未考證,自仙遊寺誕生長恨歌,及後傳楊貴妃生逃東瀛之說,故今日本國亦隨泉涌寺與仙遊寺為推想,若楊氏慌亂中自馬嵬坡潛行途經湧泉仙遊也未必不可能,故推斷本寺於唐天寶前已創建,後歷宋元至明景泰弘治(1488-1505)、嘉靖(1522-1566)之際,寺院均有不同程度之修葺。而延至清到明國抗日戰爭初,張景文聯絡進步人士在此創建知行國小,隨之也萌生了周至地下組織,由此佛門淨地走出了一批於國於民的頗有作為的仁人志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湧泉寺
  • 地理位置:陝西周至縣
歷史略考,寺碑記述,始建年代,寺名由來,紅色根據地,風雨歷程,寺現內狀,住持法師,廟會禮佛,

歷史略考

寺碑記述

湧泉寺公元2005年10月6日碑記:由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中國散文學常務副會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周明撰文、陝西省文史館研究員劉李祖書丹:重修湧泉寺碑記。
重修湧泉寺碑記重修湧泉寺碑記
湧泉寺現有明代舊書碑壹座,這座由玻璃鋼將其封塑起來的石碑,已是滿目蒼夷,可謂年代久遠了。碑的龍頭,底座是蓋大殿時從地下挖掘出來,碑體在村民家中找到的,有明顯的鑿痕,碑文已斑駁不清,勉強能看出碑文刻有周至學者王三聘撰文的《重修湧泉禪寺記》。
這座署有公元2005年10月6日的重修湧泉寺碑記,由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中國散文學常務副會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周明撰文,由陝西省文史館研究員劉李祖書丹的重修湧泉寺佛殿記。由碑文內容追溯起源,再銜接,湧泉寺1400多年的歷史軌跡一點點的清晰起來。

始建年代

碑文曰:學者王三撰文有記,原佛殿建於元至正三年,是否始創未考證,自仙遊寺誕生長恨歌,及後傳楊貴妃生逃東瀛之說,故今日本國亦隨泉涌寺與仙遊寺為推想,若楊氏慌亂中自馬嵬坡潛行途經湧泉仙遊也未必不可能,故推斷本寺於唐天寶前已創建,後宋元,明景泰元 弘治(1488-1505)、嘉靖(1522-1566)之紀,寺院修殘補舊,均有不同程度之修葺。
據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矗立於寺內,由周至大儒、嘉靖十四年(1535)進士王三聘撰文的《重修湧泉禪寺記》碑載:原佛殿建於元至正三年(1343),那么,是始建,還是再建? 在現代學者抽絲撥繭、層層推進中,將近700年懸而未決的歷史疑問逐漸明朗。
1、早在上世紀初,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俞平伯先生根據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周至仙遊寺吟成的千古絕唱《長恨歌》中閃爍其詞、似有所隱的詩句為主要論據,推斷出如下史學新說:唐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陷、京師危急,玄宗倉惶西逃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馬嵬坡),六軍不發,兵諫發生,唐玄宗在無奈間賜楊貴妃以自縊之刑。但楊貴妃並未香消玉殞,而是死裡逃生,渡過渭河自秦嶺山穿儻駱道潛行江南,最後經海上漂泊東瀛。
2、70年後,西安市文聯副主席、滿族女作家葉廣芩醉心於歷史文化的研究。掛職中共周至縣委副書記期間,循楊貴妃當年的足跡,再走儻駱道、飛日本國,在山口縣津具半島一個叫油谷町的小漁村,找到了楊貴妃當年乘寶艫抵達日本的渡口。據說,這個被大起大落的命運所殘酷折磨、在海上飽受風雨飄搖之苦的女人,抵達不久即客死異邦。為了紀念她,油谷町村民於公元782年左右(大致相當於中國唐德宗建中三年),在她的墓地處建起了一座叫“二尊院”的佛寺。葉廣芩又來到京都香火極其旺盛的泉涌寺,在這座與中國西安馬召湧泉寺僅是二字互為顛倒的寺院裡,供奉的貴妃菩薩酷似當年的楊貴妃。至今,當地還有一個傳說:楊貴妃當年從馬召湧泉寺歇腳後攀山南行時,該寺還有一位比丘尼作為她的貼身侍女護送她一起到日本。
3、在周至亦有不見於史冊的傳說盛行於坊間。據云,湧泉寺在隋代曾鑿有一口水井,以水質清涼純美、甘甜異常而聞名遠近,吸引得隋文帝每次去仙遊寺進香禮佛總要在此打住聖駕,汲水細品一番。因而,該井亦被稱為“御井”。
此傳說和日本泉涌寺發生的歷史傳奇兩相交融、相互佐證,足以證明湧泉寺的始建年代在公元七世紀初的大隋王朝仁壽(601-604)年間,在民間俗稱小寺。據馬召鄉耆耄耋傳聞:當年湧泉寺初建時,寺院規模至為宏大,與東南方那院內法王塔高聳的仙遊寺難分仲伯。其整體布局一分為二,雄踞於南邊山坡之上部分,稱“大寺”(今仙遊寺);坐落於北邊山坡之下的,則為“小寺(現今湧泉寺)。兩寺上下遙遙相望,锺鼓之聲相聞。在歷經多年磨難以後,大寺在漫長的歲月中廢毀,小寺則在艱難竭蹶中有幸留存。延至今日,在當地村民之中,還將湧泉寺以小寺,或是佛爺廟相稱。

寺名由來

碑文曰: 寺以泉,名曰湧泉。其下水流涓涓滋養一方蒼生,越古今春秋綿綿不絕矣,湧泉寺之佛業亦如一弘清泉不隨物遷不以代移,雖有時興暫衰之現象,然而稍毀又重建,此乃民族文化之根深之固也。
由此可見,湧泉寺是由泉而得名,而湧泉村是由寺而得名,而周至馬召,也因擁有了這泉,這寺,這一方民眾的質樸純厚,從而萬物豐潤而貴為金周至之名。
湧泉寺之湧泉湧泉寺之湧泉
又據《周至地名志》雲,因翠微山下有清泉自地中湧出之故。民間相傳,唐時玄奘法師自長安出發,取經天竺,途徑該寺。因見旱魃肆虐、河水乾涸,面對莊稼枯焦於野、百姓哀哀於道,遂嘆民生之艱辛,慈悲之心頓生,舉手中錫杖杵地。手起杖落,即有數眼泉水汩汩湧出、清淨無染,農人引水灌溉,旱情得解。鄉民雀躍,感念法師恩德,易原寺名為湧泉寺。
湧泉之旺盛,也是寺院以及方園百里之民眾所目睹,2004年,湧泉寺建築大雄寶殿時,就在佛座下面,挖出泉眼,當時泉水四溢,非常之壯美,在建築大殿施工時,須得用泵抽空水源,然後再填沙打夯,用扒縫處理地基才得以堅固。現移至山門之外的井眼仍然豐溢,甘甜清澈無比。
修建寺院時將井台移至山門前的階梯上,並將泉水沿階梯而下分散為二股,分別流向馬召鎮和湧泉寺村,在西安城區早已飲用黑河水的清冽甘甜時,周至縣人還飲用著當地源源不斷的地下清泉,一方水土滋養了一方人士,也正因此湧出無數文人墨客而流傳百芳。

紅色根據地

碑文曰:延至清到明國抗日戰爭初張景文聯絡進步人士在此創建知行國小,隨之也萌生了周至地下組織,由此佛門淨地走出了一批於國於民的頗有作為的仁人志士。
1930年代初期,兵馬慌亂之時,湧泉寺是馬召的中心國小,後被馬召進步人士在這斷壁殘垣之上將其創辦的知行國小,當年的張景文等共和國進步人士,將其設為隱密的聯絡站,湧泉寺成為中共周至地下黨的活動據點,為延安輸送了大批優秀學員,為發展共和國事業,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是中國早期的紅色根據地之一。

風雨歷程

碑文曰:自元至正三年(1343)重起佛殿之後,歷經明景泰(1450-1456)、弘治(1488-1505)、嘉靖(1522-1566)之紀,寺院修殘補舊,均有不同程度之修葺。由此可得,元以前,它的盛衰沉浮今已不可詳知。
公元以後的一千四百多年來,湧泉寺在歲月的風塵中,在春秋風雲的變幻中,同樣沒有逃脫歷史的劫難,幾經起落,每況愈下,屋漏牆頹、破敗不堪,至民國時,一度曾淪為流浪難民遮風避雨之地。在周至縣流傳著這樣的民諺:“寺北有一土地堂,八步有棵爬爬樹。兩柏夾一井,三石壘成一合碾,三石支起一口鍋。”不難想見蕭索荒涼、滿目瘡痍的景象,不禁令人嘆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佛殿因泥士流坍塌遭毀,大殿成為一片刻廢墟,二十一世紀初,土石流又一次來襲,將大殿部分建築沖毀。大殿門前這二棵繁盛的柏樹也因大殿的重建時,移植後沒有成活下來。
繼而2000年栽種下的二顆小松樹,當年的小樹苗僅十年時間,就已長成參天大樹,而且松枝頸長挺撥,枝葉片片向上,甚引遊人香客隨喜讚嘆,疊加與更替,生命的存在就有存在的意義。
院內有二棵在北方罕見的觀音柳,樹高五米有餘,枝葉隨風婆娑,曼妙起舞,和旭如春,如寺院比丘尼的隨性,不怨尤,不躁進,順其自然。

寺現內狀

在古都西安,素有“金周至,銀戶縣”之說。距古城西安70餘公里的周至縣,位於終南山北麓翠微山下,風光秀美,民風純樸,人文景觀星羅密布。周至縣的馬召鎮,東臨滔滔不絕的黑河水,有個因泉水而得名的寺,名日湧泉寺,寺院所居的村,因寺而得名湧泉寺村。
翠微山下的湧泉寺是比丘尼道場,主修淨土,占地二十餘畝,現常住比丘尼四人。隋唐時期,湧泉寺是仙遊寺的下院,屬皇家寺院規格,因歷史淵源而蜚聲中國佛教界,並遠揚於日本乃至世界。湧泉寺在2011年因受土石流將寺院部分建築沖毀,在周至相關部門協助下,在住持道嚴法師帶領下,僅用一年時間再度莊嚴佛寺,使千年古剎重現昔日輝煌。
新修建的山門天王殿,坐南朝北,殿前青石階墀,梯間綠色蔥籠,大殿莊嚴而威武。
天王殿階下向西迂迴一條大路,可直通湧泉寺後門。天王殿二側東西對稱各開偏門一個。
位居翠微山際的寺院日光充足,白壁熒燈下的彌勒菩薩、韋馱護法造像熠熠生輝。
進入山門的大雄寶殿不日前竣工,大殿建築為磚混木頂結構,斗拱飛檐,雕樑畫棟,美輪美奐。新漆的廊柱在陽光下泛出的光澤明淨可鑑,在勁松的掩映更顯佛殿的莊嚴肅穆。
進入山門一眼可見的湧泉寺,院落中栽植了松,柏,棕,柳以及琳琅滿目的花草,二座主殿坐南朝北平行而建,東西兩側二排二層的寮房對立而居,整個建築簡約明了,在視覺上令人瞭然一新。
大雄寶殿供奉的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兩側有觀音地藏二菩薩。凝望端坐蓮花的釋迦佛,頓升起崇敬之心。
尚未完善的大殿闊而空曠,陽光透過窗欞,暖暖的鋪進殿堂,大殿充滿詳和與寧靜,繼而輕聞鐘磬之聲,人與宇宙共鳴,心在這一刻得到清明。
從大殿走向翠微南山,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土石流,這是寺院的師父和工人,正在砌築的圍欄。大雄寶殿的二層為藏經閣,沿未完善的殿堂不時的散發出一股股油漆味。
藏經閣門前可望的山門,以及由湧泉寺而得名的湧泉寺村,居高而望,心曠神怡。
藏經閣門前可見二側被綠樹蔥籠的僧寮房。 房檐瓦礫,張開的風尾頻有禪意。
翠微山下暫新的大雄寶殿,建築巍峨,雄偉壯觀。寶殿廊柱下任萬里晴空,風輕雲靄;觀春去秋來,時空萬轉。

住持法師

湧泉寺住持道嚴法師,1969年生人,陝西周至馬召人,俗姓雷,1990年在灃德寺出家,後就讀於江西佛學院。畢業於佛學院的道嚴法師,於1997年回周至馬召任湧泉寺住持一直至今。
上世紀70年代初,背依翠微山的湧泉寺佛殿被山洪土石流夷為平地,道嚴法師面對著一片廢墟,誓願重修佛寺,光復佛業,遂奔走四方,千方百計募化資金,於2000年起陸續的蓋起大殿,寮房以及山門;
201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土石流再次將大殿部分建築沖毀,道嚴法師在大自然帶來的災害面前不畏慎,帶領眾尼師僅有一年時間將大殿重建,並將寺院山門完善,如今,依山而建的湧泉寺巍峨壯觀,紅牆綠檐,躍然挺立在翠微山下,劫後而復的湧泉寺重現輝煌。
做為土生土長的馬召人道嚴法師,敏秀而聰慧,熱愛本土文化,崇敬佛祖,在湧泉寺任住持的十五年間,與眾尼師一心修行從未間斷,法師說佛的最高境界就是達到智慧,情感,理性的完美人格,並將所領悟到的佛理融入到言行之中。
2008年黑河引水時,從山下湧泉寺村中開渠遭村民所拒,當時黑河引水工程人員找到寺內,道嚴法師以慈悲為懷,從寺內引開渠道,讓出寺院面積寬為5米之多,法師輕淡的說,出家人所持有的理念就是有空即明。對於修行,道嚴法師更注重於內心所具有的精神上的信仰,只有清楚的理解到事物的本質,拋開外相,才能真正的解脫出來,但是事物的變化也不是恆定的,例如吃素,就是出家人慈悲的一種表現方式。
道嚴法師及寺院尼師慈悲為懷的言行,深受遠近居士所厚愛,不僅擁有一批虔誠信眾,還有一些從小就在寺院附近長大的孩子,這些孩子已就讀各大省城一流的院校,進入各個城市以及去海外求學發展,以至以遠走他鄉後還牽掛著寺院的一切,師付的慈悲,仁愛與智慧,影響並教會他們做人所需要的頑強與執著。
每年的正月二十三日,是湧泉寺的廟會。這個將佛事活動與鄉村文化結合起來的民俗節日,遠近村民,居士不約而同的從四面八方趕來,熱鬧非凡。

廟會禮佛

追溯廟會的淵源歷史,馬召廟會也擁有一段非常美麗的說:
唐朝一位皇帝,於事所困而日夜憂愁,一日來到翠微山,途中聽得湧泉寺佛菩薩頗為靈驗,便信步進得殿來,在大雄寶殿頂禮膜拜,希冀神力排除萬難,幫他渡過難關。回宮後,每日虔誠誦經、供奉三寶,蒙佛菩薩神靈相助。最後,這位皇帝之事終得如願以償,為感謝佛菩薩之恩德,便於來年正月二十三日來湧泉寺進香還願。
為了記住這個日子,周至馬召的十里八鄉便在每年正月二十三自發地來湧泉寺進香禮佛,並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廟會。
如今的湧泉寺,歷經了一千四百年的風雨歷程,飽經滄桑的湧泉寺,經過數次修整,擴建,如今面貌煥然一新。寺院住持道嚴法師與眾尼師仍舊與往日一樣,晨鐘暮鼓,每日不間斷的修行,歌唄誦經之梵音終日不絕。這個依山臨水的物產豐饒的周至馬召,有個湧泉寺村,湧泉寺村有個湧泉寺,湧泉寺里有著源源不盡的泉,這泉如甘露滋潤了千百年來繚繞不斷的香火,延續了終南山這片佛教聖地之靈氣。
乘車線路:水司汽車站乘西安--周至的車,或在大雁塔北廣場乘環1旅遊專線,在周至轉乘106至馬召湧泉什字,下車後南行50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