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德寺塔

神德寺塔

神德寺塔建於宋代,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城北步壽原下的半坡上,為磚塔仿木樓閣式結構,通高35米,底圍25.04米,內徑2.9米,八面八棱九級,斗拱挑角,密檐環圍,凋刻精美,建築風格雄渾莊嚴,觀賞價值極高。

2004年9月24日維修塔身時發現很多手抄佛經,最早的可追溯到唐代

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德寺塔
  • 別稱:耀縣塔、宋塔
  • 類型:古建築
  • 年代:宋
建築概況,建築歷史,塔名由來,塔藏經卷,發現經卷,經卷內容,經卷修復,

建築概況

【名稱】:神德寺塔
神德寺塔
【別稱】:耀縣塔、宋塔
【類別】:古建築
【年代】:宋(北宋?)
【原屬】:神德寺安放舍利塔
【現狀】:坐落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城北0.5公里的步壽原下
神德寺塔位於耀州城北步壽原下的半坡上,為磚塔仿木樓閣式結構,通高35米,底圍25.04米,內徑2.9米,八面八棱九級,斗拱挑角,密檐環圍,凋刻精美,建築風格雄渾莊嚴,觀賞價值極高。
神德寺塔
1956年8月6日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正門面東,高兩米、寬1.26米,青石門楣上線刻一佛二菩薩,門框南北兩面分別線刻持弓箭和寶劍天王,由於線條漫漶,辨認十分困難。塔底層正西有一假門,寬1.26米,進深0.69米。塔體每面三開間,用磚砌出隱柱,柱間有闌額,塔體隱柱、闌額、假窗均塗土紅色。塔體的第二層設計最複雜,布局很巧妙,是預想中人們活動的主要場所,其正東、正西各有一面方形假門,正南正北各有一卷門洞,四門兩側分別建有方形五橫格假窗。第四層正南、正北,第三、五層正東、正西各設有一面券門洞。塔檐為兩齣挑,每面有九朵斗栱、檐上用磚疊澀收分。每個檐角垂掛鈴鐺,總共72個,有風吹來,叮咚作響,塔內空筒狀,無樓梯。
神德寺塔(宋塔)是耀州城內最古老的建築實物,北靠文王、武王山,西擁爺台山,東臨寶鑑山,處於漆、沮二河的交界處。遠觀耀州城猶如一條巨船,宋塔就是巨船上的桅桿。此塔是佛教寺院的標誌性建築。同時又起到“鎮水”的作用。如此風水寶地,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建塔時的深思熟慮。

建築歷史

據《耀縣誌》載, “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鳳凰集祋祤北原(今塔坡原),因建步壽宮於此。後其地亦因此名步壽原。仁壽四年(604)在步壽原龍華寺建大像閣,在照金山東峰建神聰寺,又名神德寺。大業三年(607)四月,大德法師沙門僧暉奉敕於神德寺安放舍利,建造靈塔。”
神德寺塔
據明喬世寧《耀州志》地理篇載,“大像閣在步壽原南岩下,北魏時龍華寺也,隋仁壽中(601-604)建閣,覆彌勒像,高二十餘仞,故名焉。唐改神德寺。宋時人遊覽最盛,有富鄭公登閣詩石刻,宣和(1119-1125)時兵火閣廢,金承安中(1196-1200)再建閣,更寺額曰明德,今閣與像久廢,寺改書院,獨故塔存。”
據南宋陳思《寶刻叢編》卷十記載:“唐神德寺碑,八分書,不著書、撰人名氏。神德寺,故後魏之會同寺也。唐垂拱三年(687)有司奏自華原之石門山徙於祋栩城北魏龍華寺故基而立之。碑以開元八年(720)立。”
宋塔沒有明確建築年代,根據陝西省文物部門鑑定為宋代建築風格。為密檐式結構,八角九層,高30米,塔身逐漸收縮呈弧形,塔身中空,原有木梯可盤旋而上,由於年代久遠現木質構件已毀,僅有外檐檐角可辨。塔身各層檐角均有木質角梁,每個檐角都吊有一個角鈴。微風習習,鈴聲悠悠,把人帶進飄渺的夢境。東、南、西、北四面均有小形拱卷窗,塔底有兩個拱卷門,門楣上刻有一佛二菩薩。整個塔身為磚構、斗拱、飛椽,雕刻精美,建築風格雄渾莊嚴,結構奇巧,對研究古塔建築藝術有重要的借鑑作用。
神德寺塔

塔名由來

耀州的歷史典籍關於此塔有關的記載不少,唯獨沒有關於此塔建造時間的記載,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只能用類比的方法約略的推定它的建造時間,比較典型的說法是“宋代”說,因為它的建築風格與宋代建築有相像的地方,故後人漸漸稱其為宋塔,把塔所在的這個地方叫塔坡。從明朝至今,人們一直沿襲著這種說法,沒有人考證其準確的建築年代。
神德寺塔
上世紀五十年代,陝西省在評審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由於“宋塔”一名不夠確切,又該塔位於耀縣,故命名為“耀縣塔”。
文史工作者通過查閱資料,印證了神德寺塔基址上,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時期就建有一座寺院,名為龍華寺,隋代改建大像閣。唐玄宗開元八年,寺院更名為“神德寺”。宋代在神德寺內建起此塔,宣和時金兵南侵,寺院建築毀於戰火,明代嘉靖二年耀州知州趙時為紀念范仲淹治耀功績,改寺院為文正書院。據此,區文物部門報省文物局批准,將“宋塔”正式命名為“神德寺塔”。

塔藏經卷

神德寺塔藏手抄佛教經卷

發現經卷

2004年9月24日維修塔身時在南面第四層的拱券窗洞中發現了金元時期放置的佛教經卷。有寫經、印刷經、紙本印刷和絹本粉彩佛傳畫,達30餘種。這些經卷基本屬於露天存放,沒有保護措施,致使大部分經卷腐爛粘結,損壞嚴重。經捲髮現後,省文物局、西安文保中心派專家和技術人員來館對經卷進行了檢查,從打開的幾種來看,都屬於捲軸。保存最好的是手寫紙本《金光明經》,高26厘米,殘長283厘米,小楷書法,字型端莊,結構嚴謹,與唐宋寫經體有相近之處。但可惜無落款、無書寫者姓名。另有幾種寫經殘卷,保存較差。印刷體經卷無法打開,僅能從殘片辨認。紙本和絹本佛傳畫都已嚴重殘損,但可初步看出其時代特徵。
這些經卷和佛傳版畫數量之多、時代之早,堪稱珍貴。它的發現,對研究耀州神德寺的歷史沿革和寺院佛教活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

經卷內容

神德寺塔共清理出各類佛經30餘卷,有些是僧人抄寫,有的是民間藝人抄寫,最長的一卷達到8米多。在清理經卷的過程中,博物館專家還發現了“開寶九年”和“雍熙二年”這兩個北宋年號,再結合字型,專家首先將時代上限定到了北宋。隨後又發現,經卷中保存最完整的《金光明經》裡面,“民”字均缺了一筆。專家推測故意寫錯字,應該是出於避李世民諱的目的。於是這些經書的時代,被提前到了唐代

經卷修復

存放於宋代神德寺塔內的紙質經卷,由於被厚厚的鳥糞覆蓋著,形成了天然的保護膜,從而得以保存千年。2010年,這批經書被送到了陝西師範大學進行修復,經過五名修復師歷時四年的復原,這批經卷已於2014年修復完畢,被鳥糞污染過的部分變得乾淨而清晰,可以很快和公眾見面
據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修復師陳彥龍介紹,送來修復的經卷,大小不一,多是碎片,最小的還沒有指甲蓋大。五名修復師花了兩年時間,才將它們基本復原,不過仍有一些碎屑難以辨認,需要慢慢完善。修復經書的“手術”過程全部在水中進行。“經卷送過來的時候沾有鳥糞和泥土,都粘在一起了,要用小刀輕輕地將外層的污垢刮掉,再用藥水泡,讓捲起來的經卷一點點鬆散”。接下來,還要對經卷進行脫酸處理,防止膠化和老化。將經卷從原來的裱紙一點點揭下來,再將經卷一點點粘在新的裱紙上。最後用糨糊貼在牆上陰乾,修復才最後完成。修復後的經卷不再是過去的烏黑色澤,被鳥糞污染過的部分,也在修復師的巧手中,變得乾淨而清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