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科底鄉

架科底鄉

架科底鄉位於怒江大峽谷深處的福貢中部,距縣城17公里。北靠上帕鎮,南接子里甲鄉,東臨蘭坪縣,西與緬甸毗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架科底鄉
  • 外文名稱:Jiakedi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下轄地區:6個村委會
  • 電話區號:0886
  • 郵政區碼:673403
  • 面積:257.15平方千米 
  • 人口:17930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雲Q
簡介,基本概況,教育狀況,經濟概貌,特色產業,基礎建設,民族人口,資源條件,新農村建設,農村產業化,扶貧特色,

簡介

架科底鄉位於怒江峽谷中段,距縣城17公里,東靠碧羅雪山,西與緬甸接壤,北連上帕鎮,南接子里甲鄉,國土面積257.15平方千米,邊境線長8.25公里。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差,整個區域屬“V”字型峽谷地貌,境內最低海拔1160米,最高海拔3219米,山高坡陡,坡谷相間,平均坡度在30度以上。氣候為橫斷山區的立體型氣候,江邊河谷為亞熱帶氣候,半山為溫帶,高山為寒帶。年平均日照1383小時,日照率為32%,年平均氣溫17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水能資源豐富。全鄉有6個村委會,50個自然村,86個村民小組,有17930人(2017)。

基本概況

架科底鄉概貌
架科底鄉總面積257.15平方千米,邊境線長8.25公里。全鄉有6個村委會48個自然村86個村民小組。由於受自然條件限制,自身綜合能力差,同全州其他鄉鎮相比,架科底鄉自然環境惡劣,基礎設施滯後,宗教工作任務重,資金極為困難,民眾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一個典型的高山峽谷、邊疆貧困、民族宗教為一體的特困鄉。

教育狀況

架科底鄉設九年制學校一所,下設一所國中部、兩所食宿完小;村級國小26所;全鄉教師111名,國中部教師有35名、國小部教師有76名;學校占地面積18037.8平方米;全鄉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05人,其中小學生1343人,國中學生462人。

經濟概貌

架科底鄉養殖業(山羊)
架科底鄉2006年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年內實現農村經濟收入928.2萬元,比上年增25.2萬元,增幅為2.79%,其中現金收入787.2萬元,占總收入的84.8%,出售農產品收入萬元,占總收入的15.2%,農民人均純收入803元,比上年增30元,增幅為3.7%.從農村經濟收入比例情況年,第一產業總收入782.4萬元,占總收入的84.3%,比上年增22.4萬元,增幅為2.95%,其中農業收入385.4萬元,比上年增9.4萬元,增幅為2.5%.畜牧業收入375.5萬元,比上年增2.5萬元,增幅為0.6%.林業收入20.5萬元,比上年減2.5萬元,減幅為11.3%.第二產業收入72.8萬元,占總收入的7.8%,比上年增11.8萬元,增幅為19.3%.第三產業收入萬元,占總收入的7.9%,與上年持平.外出勞務收入萬元,增20萬元,增幅為19.8%.。

特色產業

架科底鄉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主要銷往縣內。2006年畜牧主產業全鎮銷售總收入56.3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架科底鄉正大力發展雲黃連、草果等特色產業。
架科底鄉架科底鄉

基礎建設

架科底鄉通電設施
架科底鄉鄉黨委政府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改善全鄉辦公及生產生活條件。鄉級農貿市場項目初步立項,建設完成鄉燈光球場、鄉宣傳文化站和鄉衛生院門診樓,建設完成達大科、維獨2個村天保所,建設完成里吾底、南安建、阿打、維獨4個村基層組織活動室,啟動建設鄉政府辦公樓、鄉級機關飲水工程、遠福中學教學樓、遠福國小學生宿舍樓。全年固定資產總投資共達370.4萬元。

民族人口

架科底鄉總人口17930人(2017)。

資源條件

架科底鄉一角
架科底鄉耕地總面積12419畝(其中:水田2030畝,旱地10389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擁有林地318661.9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6畝,主要種植漆樹核桃、柿子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489.3畝;草地6017.19畝;荒山荒地33750畝,其他面積1144.48畝。有大理石、山林等資源。
架科底鄉架科底鄉

新農村建設

架科底鄉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結合實際,全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從農村最薄弱、農民最近切的問題入手。2006年9月份完成了試點規劃,上報的2個試點規劃,經縣社會主義新農村辦公室審核同意後啟動建設。試點建設取得成效和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在全鄉啟動和推開了4個自然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

農村產業化

我鄉在穩糧增收的前提下,按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四個百萬”基地建設的總體方略,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配置,沿江一線以發展綠色產業和生豬快速育肥為重點,增加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最佳化第一產業,半山一帶以養殖山羊、種植經濟林為主,高山一帶以種植中草藥材和養殖大額牛為主。積極圍繞“你發財,我發展”的原則,利用特有氣候條件和荒山荒坡資源,依靠科技,積極推進種植草果中草藥材,大力發展養殖專業戶和科技示範戶,切實抓好各種免疫病防治工作,狠抓畜種改良工程,畜牧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扶貧特色

年內,黨委政府認真實施整村推進和重點示範村項目,完成250畝低產田改造;完成改廁改廄70戶,修建人飲水3.6千米、三面光水溝483米;完成消除茅草房工程634戶。大力發展產業扶貧,發放種植各類苗木11萬株,積極開展農民技能培訓,組織民眾615人次參加勞動技能、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培訓12期。組織輸出勞務人員70人,引導民眾自發組織外出打工635人、季節性打工635人,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