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產力(forestry productivity)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林學名詞。人們採取一定的技術進行林業生產活動可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成果的能力。即取得培育出來的森林資源、採伐的木材、加工的林產品等物質產品的能力或潛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業生產力
- 外文名:forestry productivity
- 所屬學科:林學
- 公布時間:2016年
林業生產力(forestry productivity)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林學名詞。人們採取一定的技術進行林業生產活動可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成果的能力。即取得培育出來的森林資源、採伐的木材、加工的林產品等物質產品的能力或潛力。
林業生產力(forestry productivity)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林學名詞。人們採取一定的技術進行林業生產活動可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成果的能力。即取得培育出來的森林資源、採伐的木材、加工的林...
福建省林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於2001年5月30日掛牌成立,下設綜合部、山海協作部、生態部、產業部和資產評估部。中心工作人員中具有 高級工程師4名,中級技術職稱3人,在讀博士生1名、在讀碩士2名。他們分別來自營林、森工、林工、經濟、計算機等專業,是一支高水平、高素質、富有獻身精神、敢闖市場的複合型隊伍。本...
第一階段是1949年—1978年,在此期間我國的經濟運行完全依賴於中央集權的計畫體制,進行林業經濟理論研究的理論基礎當然是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它的觀點、立場和方法觀察分析,研究林業經濟生產中出現的大量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也就是研究林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有關規律和發展的必然性。如果說林業...
林業生產結構是一個複雜的、多因素、多層次的結構系統,又是經濟的、技術的、生態的結構統一體,是林業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有下述4種結構類別。森林資源結構 又可按經營森林的不同目的分為兩類。一類按取得的林產品分為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竹林等;另一類按取得的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分為防護林、特種...
高效林業的概念 所謂高效林業, 是指森林物種個體和群體乃至整個生態系統協調、平衡, 長期保持高生產力、再生能力和高生物量, 並能持續提供優質、高產、多樣的產品, 和森林生態功能充分發揮的高度有效性。內涵 高效林業是在20世紀80 年代中期從高效農業延伸而來的。高效林業作為林業生產經營目標, 中心要求是高經濟效益...
林業主管部門以這樣的氣量和胸襟搞林改,廣大農民一定會很舒心,幹群關係一定會很融洽,森林資源的培育和經營一定會更有效。林改後的結果表明,踐行“還權於民”的理念,改善了林業治理結構,調動了農民培育森林的積極性,提高了林地的生產力,提高了森林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因森林對農民增收貢獻率極低而影響集體林業...
林地生產力 中文名稱,林地生產力。定 義,林業用地或有林地總的生產能力。中文名稱 林地生產力 定 義 林業用地或有林地總的生產能力。套用學科 資源科技(一級學科),森林資源學(二級學科)
現代林業是科學發展的林業,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林業,是體現現代社會主要特徵,具有較高生產力發展水平,能夠最大限度拓展林業多種功能,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的林業。主要特徵 1.現代林業是高效的林業 就是林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林地利用率、林地生產力明顯提高,森林結構和質量得到充分改善,功能和效益得到...
支持在人工林領域創建自治區實驗室,強化松杉桉竹等人工林、油茶等木本油料、香料香精、林業碳匯等領域科技攻關。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強林業科研成果推廣套用,加速林業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支持林業企業創建國家級、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打造林業產業人才高地。支持高等院校開設林業信息技術套用、林業智慧型裝備...
2022年11月10日,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制定了《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樹木補種標準(試行)》。本標準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試行期兩年。全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八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制定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樹木補種標準的指導意見》(林辦發〔2020〕94號)基礎上,...
在林業生產中廣泛採用先進技術,改變林業生產的傳統經營方式。在木材使用上,通過多種途徑開展節約利用。上述兩個階段統稱為人類自覺恢復森林時期:它反映了人們對森林認識上的逐步深化和林業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三階段論劃分為:森林主宰人類階段。在人類的史前原始社會,人類在森林中生活,依靠森林生存和繁衍,衣、食、...
本書是作者長期深入系統研究的成果綜合,資料豐富翔實,對人工林長期生產力保持在理論與實踐上有指導價值。《杉木人工林長期生產力保持機制研究》適於林業科研和教學工作者閱讀,也可供林業行政部門的技術幹部和從事林業第一線工作的技術人員參考。前言 第一部分 總論 第1章 人工林長期生產力研究進展 1.1背景 1.2國內...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建設比較完備的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產業體系為目標,以發展森林資源和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為重點,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財政收入為主線,加快改革開放,實施分類經營,強化科技創新,堅持依法治林,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進而實現林業生產力的新跨越,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
以工程方式推進林業建設,是我國林業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重點工程是跨越式發展的載體。經系統整合後確立的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在建設內容上涵蓋了森林資源保育、防沙治沙、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林業建設的主要方面,在地域分布上覆蓋了全國97%以上的縣,從而使新世紀中國林業生產力發展的總體結構更加完善,區域布局...
由於上述特點,林業經濟的發展有其特有的發展規律。在林業生產關係的調整、改革與林業生產力的 合理組織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特殊的經濟問題。林業經濟與林業技術是林業生產建設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技術不能脫離經濟,林業技術的發展總是在一定的林業經濟條件下實現的,而任何一項林業新技術只有能獲得一定的經濟...
林業標準化是林業科技與生產、經濟結合的紐帶, 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的重要途徑, 也是促進林業行業發展的有力手段。林業標準化是農業標準化的組成部分, 林業標準化是實現林業現代化的技術基礎, 是組織現代林業生產的有效管理手段, 是林業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橋樑。內涵 借鑑“標準化”的 ISO/IEC定義,林業標準化...
立體林業就是以生態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在造林經營中,合理配量上、中、下植物成層結構,充分利用環境資源,使生態生產力水平具穩定性、持久性;並考慮時間上形成長經營、短利用,長短結合,以短養長,使經濟生產力水平力求最大。主要特徵 1.多層次:立體林業的主體是林木,林木上層為喬木、中層是灌木、下層是草本...
發展智慧林業,可促使林業系統中的森林、濕地沙地、野生動植物等資源通過各種感測設備和智慧型終端被相互感知,隨時提供能夠被獲取的數據和信息,改變以往“人為主體、林業資源為客體”的局面,實現林業客體主體化。可以說,智慧林業是“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子系統,它將林業資源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使林業生產力...
人人可以砍、人人都不管的集體林木亂砍濫伐的弊端,是促進林業生產要素流動最佳化組台,提高林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經營模式。林業股份制它是與林業生產經營企業相聯繫的概念。從產權關係來說,它是在產權多元化條件下,企業資產按股組台、並依持有股份的數量對企業行使相應權利的一種資產所有權形式。從經營方式來說,它是...
(一)加強集體林權流轉管理,是最佳化資源配置,促進林業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集體林地明晰產權、承包到戶後,集體林權流轉是實現森林資源資產變現,促進林地向經營能力強、生產效率高的經營者流動,實現規模經營,最佳化配置資源,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的必然要求。加強集體林權流轉管理,對於維護農民及相關林權權...
二是嚴守林業生態紅線面臨的壓力巨大。5年間,各類建設違法違規占用林地面積年均超過200萬畝,其中約一半是有林地。局部地區毀林開墾問題依然突出。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生態建設的空間將被進一步擠壓,嚴守林業生態紅線,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底線的壓力日益加大。三是加強森林經營的要求非常迫切。中國林地生產力低,...
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指出 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不斷創新集體林業經營的體制機制,依法明晰產權、放活經營、規範流轉、減輕稅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促進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概要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分為主體改革和配套改革(也作深化...
森林資源得數量多寡,直接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林業生產的條件、森林擁有量情況及森林生產力等。反映森林資源數量的指標主要有:林地、有林地面積,森林覆蓋率,木材蓄積量,森林生長量等。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森林覆蓋率約為40億公頃,占世界陸地面積的30%左右,世界森林資源蓄積推算約為4 300億m3。雖然森林退化...
《湘潭市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已經湘潭市人民政府同意,湘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21年12月17日印發,請認真組 織實施。全文 為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一步解放林業生產力,發展現代林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生態文明,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的意見》(國辦發〔2016〕83號)和《湖南省...
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和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逐漸顯現出來,主要是:森林產權不明晰,管理體制不順,運行機制不活,資源流轉不規範,利益分配不合理,已成為制約林業生產力發展的主要因素。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為推進林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進一步解放林業生產力的迫切要求,成為...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集體林業建設取得了較大成效,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集體林權制度雖經數次變革,但產權不明晰、經營主體不落實、經營機制不靈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問題仍普遍存在,制約了林業的發展。為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發展現代林業,增加農民收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