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東營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東政發〔2011〕9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為進一步提高我市農業機械化水平,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魯政發〔2011〕13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內容
一、充分認識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意義
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內涵、基礎支撐和重要標誌。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有利於加快農業科技進步,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利於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有利於促進土地流轉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當前,黃藍兩大國家戰略在東營融合交匯,為東營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也為我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全市各級各部門、單位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意義,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切實解決農機裝備總體水平不高、經濟作物機械缺乏、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後、農機管理體制不理順、運行機制不完善等現實問題,努力實現我市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二、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按照“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服務新農村”的戰略要求,以轉方式、調結構、抓創新、促發展為重點,有效整合各種資源要素,強化政策、項目、資金扶持力度,建設裝備先進、支撐有力、體系完善、機藝融合、運轉高效的農機新機制,加快推進農村各業機械化的全面發展。
(二)發展目標。到2015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280萬千瓦,每公頃耕地擁有農機動力15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農機固定資產原值達到24億元,年農機經營服務總產值50億元。
到2020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360萬千瓦,每公頃耕地擁有農機動力20千瓦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以上。農機固定資產原值達到30億元,年農機經營服務總產值60億元。農機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三)發展重點。
1.繼續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進一步最佳化農機裝備結構,重點發展大馬力、高性能農機,提高大型農機配套比和使用效率。鞏固小麥、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成果,進一步提升糧食生產機械化質量與水平。大力推廣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和土地深松,集成套用精量播種、化肥深施、節水灌溉等新技術,提高機械作業規模與效益。在水稻產區重點普及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加快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2.加快推進經濟作物、設施農業機械化。以種植、收穫等關鍵環節為突破口,著力發展棉花、大蒜、大豆等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加快聯合收穫、播種移栽等相關裝備的推廣套用步伐。圍繞蔬菜、苗木、花卉、食用菌等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在大力推廣田園管理、電動捲簾、保溫被等機械設施的基礎上,加快發展工廠育秧、生態植保和病蟲監控、溫度濕度控制、物理增肥、食用菌培養料混合、自動衝壓裝袋等高科技技術和機械設備,推動設施農業向建設標準化、控制精準化、生產機械化、管理現代化、服務產業化邁進。圍繞林果產業化水平提升,加快育苗嫁接、林木栽植、施肥植保、病蟲害防治、貯藏加工等先進適用機械設備的推廣套用,拉長服務鏈條,提高其附加值。
3.全力推進畜牧業、漁業機械化。以牧草種植收穫、秸稈青貯、飼料加工、機械餵養、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生鮮乳收集和畜產品加工等為重點,搞好相關機械設備的研發和推廣套用,提升畜牧養殖機械化程度,增強畜牧業發展後勁。適應現代水產養殖業發展需要,圍繞“低碳”和“綠色”健康養殖、海水資源循環利用,大力發展餌料加工、水面增氧、網箱養殖、保鮮貯藏加工等相關機械設備,提升現代漁業科技和裝備水平。
4.著力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協調發展。適應農業科技化發展需要,整合農機產、學、研、推等各方面力量,提升農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水平。適應農業標準化發展需要,建立農機農藝協作機制,加快制定科學合理、相互適應的機械作業規範和農藝標準,推廣適合機械化作業的品種和種植模式,為規模化生產、機械化作業創造條件。充分發揮農村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的作用,為農機與農藝融合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5.努力推進新興農機服務業建設。把農機服務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統籌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全市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農村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按照農機服務產業化的要求,努力培育發展農機銷售、運輸、維修、信息和田間作業等農機服務新模式,不斷拓展農機服務領域,拉長服務鏈條,提高服務效益。積極發展壯大農機服務的市場主體,大力培育發展以農機合作社、農機專業大戶等為代表的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充分發揮他們在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把農機服務業發展成為農村富有活力和發展後勁的服務產業。6.高標準推進農業機械化示範區建設。圍繞高效生態農業區建設和發展,著力引進推廣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節能環保、帶動能力強的機械設備,集成套用先進的農機化節支增效新技術,實現示範區內生產的全程機械化,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在建設現代農業中的引領和主導作用。積極申報實施農業機械化創新示範項目,爭取國家、省的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持。
三、主要任務
(一)落實農機補貼政策,大力實施農機裝備結構最佳化工程。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一步擴大農機補貼資金規模和補貼範圍,加大對科技含量高、技術領先、節能環保農機裝備的補貼力度。對農業生產急需、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和替代勞動力作用明顯的農機進行重點補貼,對糧食主產區、現代農業園區、現代畜牧業園區、現代漁業園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機大戶、種糧大戶、養殖大戶進行重點扶持。嚴格執行農機產品推廣目錄管理制度,對重點推廣的農機產品依法進行質量跟蹤調查並公布調查結果。積極開展農民滿意農機產品調查評選活動。嚴格農機產品“三包”規定,加大對私自改裝農機行為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等坑農害農行為。認真執行農機報廢更新制度,加快淘汰老舊及高耗能農機。
(二)完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大力實施農機創新示範工程。加強縣鄉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充實人員,改善條件,增強手段,建立健全服務公益、支撐有力、運行高效、充滿活力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創新推廣機制,提高行政能力,以高效生態農業、現代畜牧業、現代漁業、設施農業機械化為重點,積極推進機具和技術創新,著力解決制約農業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發展的“短板”問題。到2015年,建立市、縣級農機化生產創新示範基地30個。依託示範基地,加強示範指導,搞好相關機具產品的試驗選型定型,總結提煉適合機械化生產的技術路線和生產模式,示範帶動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在農村各業中的推廣套用,滿足“三農”需求。
(三)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實施新型農機服務組織推進工程。按照農機專業合作社“五有”(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良好的運行機制、有健全的財務制度、有較大的服務規模、有顯著的綜合效益)的要求,加快發展一批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管理科學、效益顯著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鼓勵發展農機專業大戶和聯戶合作,促進農機服務主體多元化,培育農機作業、維修、租賃、供應等市場。加強抗旱排澇、農林病蟲害防治等農機專業服務隊伍建設。加強機耕道規劃和建設,改善農機作業、通行條件。“十二五”期間每個鄉鎮建立農機合作社不少於3家,全市達到120家以上,重點建設40家市級示範農機專業合作社,10家省級明星農機專業合作社。依託各類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大力組織開展跨區作業、契約作業、訂單作業等農機服務,提高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鼓勵農機專業合作社等各類農機服務組織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依法取得農民流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並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四)完善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體系,大力實施農機實用人才培養工程。建立完善以縣區級農業機械化學校為骨幹,農機技術推廣機構為依託,社會培訓機構為補充的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體系,多層次、多渠道培養農業機械化專業人才。到2015年,各縣區都有一所通過認證的社會農業機械化培訓機構。將農機培訓作為陽光工程、勞動力轉移等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的重要內容,提高農民的就業技能。整合培訓資源,以農機技術、農藝種植和經營管理為重點,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發揮其在發展糧食生產、建設現代農業中的帶頭作用。
(五)完善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體系,大力實施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積極支持農機技術推廣、質量監督、教育培訓、安全監理、維修網路和信息服務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能力。加強農機作業質量監管,建立健全農機作業質量標準體系。規範農機維修服務,實行農機維修行業準入制度。加強農機市場監管,完善農機質量投訴網路。加強農機安全監理、技術推廣裝備能力建設,創建國家級農機安全監理裝備示範縣。“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5個現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推廣基地。開展“星級文明農機維修網點”創建活動,“十二五”期間創建四星、五星級文明農機維修網點30個,搭建農機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提高技術指導和服務水平。
(六)完善農機安全監管體系,大力實施“平安農機”創建工程。
按照有關農機安全法規和制度,強化農機安全監督管理,建立農機安全應急管理體系,深入開展“平安農機”示範創建活動,形成農機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加強農機安全監理隊伍正規化建設,建立農機、公安、交通運輸、安監等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機制,集中開展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機的安全監督檢查整治活動,努力提高農機掛牌率、年檢率和駕駛員持證率水平,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發生,穩定農機安全生產形勢。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各縣區政府要加強對農機購置補貼的監督管理,嚴格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注重安排農機購置補貼實施工作經費。積極籌措資金,逐年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投入,促進現代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重點支持農機合作社建設、農機裝備結構最佳化、農機具創新示範和農機規模化作業等,鼓勵支持建立現代農業機械化示範園區。逐步加大農業機械化重大技術推廣支持力度。認真實施保護性耕作、土地深松、秸稈還田、高效植保等農機作業補貼試點。保障農機安全的財政投入,積極開展農機牌證發放、檢審財政補貼試點工作。開展農機安全保險業務。
(二)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和農機服務組織的信貸扶持力度,擴大購機信貸規模,滿足合理信貸資金需求。積極推動農機抵押貸款業務,加快研究制定對農民和農機服務組織購買大型拖拉機、聯合收穫機等大中型農業機械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政策,為農民和農機服務組織多元化融資提供便利。
(三)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認真落實免徵農機機耕和排灌服務營業稅、農機作業和維修服務項目的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對批發和零售的農機免徵增值稅;繼續對跨區作業農機、運輸跨區作業機械的車輛和技術服務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建立農機跨區作業“綠色通道”。
(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國家保護性耕作工程建設規劃要求,搞好保護性耕作示範區建設。按照國家關於新增農資綜合補貼資金集中用於糧食基礎能力建設的規定,優先支持農機土地深松作業。組織實施好農業部農業機械化推進工程,加大對農機科研、技術推廣、安全監理、教育培訓、農機維修等公益性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提升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能力。根據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於完善設施農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155號)規定,落實好農機專業合作社場(庫、棚)建設用地政策。將農機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作為有關科技項目的重要內容予以安排。將農機流通納入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規劃,支持農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五、加強對農業機械化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工作,把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時協調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把農業機械化發展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指標,納入縣域經濟考核體系。要加強農業機械化隊伍建設,理順市、縣農機管理體制,進一步提高執法、監管和服務能力,保障全市農村各業機械化的全面發展。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規劃指導、監督管理、協調服務職能,做好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安全監理等工作;水利部門要做好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普及工作;畜牧、林業、海洋與漁業部門要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機械設備,積極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發展改革部門要落實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基本建設投資;財政部門要落實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資金,加強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農業機械化項目實施的監管;科技部門要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科研開發支持力度;質監部門要加強農機產品質量監管;工商部門要加強農機市場管理;商務部門要加強農機對外合作交流和商務貿易的指導;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管部門要督促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積極開展農機信貸、保險業務;其他各有關部門、單位也要根據職責積極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有關行業協會要當好政府與企業、農戶的橋樑,充分發揮協調、服務、維權、自律的作用。
東營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