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東溪鎮以農業、輕工業為主,餐飲業等第三產業十分活躍。柴壩花生、三鎮早熟黃瓜、福林大米、劉氏黑鴨等特產在縣境內小有名氣。鄉鎮企業穩步發展,重啤三廠深化ISO國際管理標準和技改工程,年產啤酒上萬噸,上交稅金140萬元。轉制後的汽車齒輪廠產品出口,實現年收入3000萬元。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
210國道和正在修建的
渝黔高速公路縱貫全境,有高速公路出入口一個。村村通公路,水電、通訊網路全面普及,城鎮綜合配套服務功能較好。
2002年,渝府發(2002)80號檔案批准東溪鎮為全市100個商業小城鎮之一。同年,渝府發(2002)26號檔案把東溪鎮列為重慶市首批亟待搶救的傳統風貌鎮之一。2005年,渝府發(2005)205號檔案批准東溪鎮為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2007年,國家建設部、
國家文物局(建規(2007)137號)批准東溪鎮為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12月,東溪鎮上榜重慶十大名鎮。
歷史沿革
東溪鎮歷史源遠流長,於公元前202年建場,名萬壽場。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在此設丹溪縣,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4年)撤丹溪縣為鎮,宋、元、明、清為安里統治中心,屬縣
行政公署所在地。東溪建鎮1300多年,建場2200多年,古鎮街道依岩靠水,因地就勢而建,聚散錯落有致,山回谷轉,移步換形。其歷史之悠久、環境之獨特、民風之古樸、文化之豐富、技藝之精妙、布局之別致,凸顯古鎮風貌。素有“渝南第一山水古鎮”的美譽。
東溪榮譽
1982年,東溪鎮榮獲重慶市文明鎮稱號。
2002年,渝府發〔2002〕26號檔案,東溪鎮被列為重慶市首批亟待搶救的傳統風貌鎮之一。同年,渝府發〔2002〕80號檔案,東溪鎮被批准為重慶市100個商業小城鎮之一。
2005年,渝府發〔2005〕205號檔案,東溪鎮被批准為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
2007年,東溪鎮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建規〔2007〕137號)批准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08年,東溪鎮被批准為重慶市統籌城鄉發展的中心鎮、國家科技富民強縣示範鎮。
2008年12月,東溪鎮被列為重慶市十大旅遊名鎮。
2009年,東溪鎮分別被列為重慶小城鎮建設
中心鎮、重慶統籌城鄉發展示範鎮。
古鎮特色
渝黔古道水碼頭商客雲集。古鎮東面的
綦河直達長江,上溯黔境,陸路交通四通八達,是渝、川、雲、桂、黔的重要通道之一,太平橋即是解放前綦河上游渝川黔貨物集散的最大碼頭。古鎮山水自然清幽意遠。古鎮所處地域為槽谷地帶,兩面是山,中間是河,山水相間,山環水抱,彰顯“小橋、流水、人家”的清幽意境。明清街區風貌錯落有致。古鎮書院街、朝陽街、背街所構成的民俗風情街區,其建築和街巷與環境吻合,靈活布局,不拘一格,形成富於變化而整體協調的空間格局。祠廟會館各具特色。古鎮有“三宮八廟”,祠廟會館的鏤空木刻浮雕群,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傳統民居傳承了巴渝特色。古鎮傳統民居房屋的牆身廣泛採用“穿斗夾壁牆”的竹木構造體系,屋頂則採用小青瓦鋪蓋,將傳統建築與自然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歷史人物事件影響深遠,
太平天國領袖翼王
石達開,曾在東溪丁家灣大本營內和太平軍其他將領商議制定進軍成都的軍事計畫,史稱“東溪決策”。
民國二十七年,國民黨中央軍事參議院遷至東溪“雙桂園”,歷時九年。重慶川東邊防軍第五縱隊司令曹天泉1923年與借道東溪的
賀龍徹夜長談後,立下了“撫我孑遺”的自省碑。東溪古鎮人傑地靈,亦湧現了諸如與
周恩來旅歐並參加一、二次東征的羅振聲、實業救國的夏江秋,光明磊落的吳舉宜等優秀的近代人物。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一日,東溪鎮暴發了一場饑民搶米暴動,但遭到了豪紳、軍閥的殘酷鎮壓,史稱“東溪米案”,震動渝川。
歷史文化
歷史名人
羅振聲(1900~1939年),原名羅共榮,字繼溥,又名向乾,男,漢族,生於1900年農曆8月25日,重慶市綦江區東溪鎮人。少懷壯志,博覽群書,1919年與
鄧小平一道在重慶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學習。1922年經周恩來介紹加入旅歐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3年經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12月創作《
國民革命歌》,被定為國民革命軍軍歌。1925年1月14日,國民黨
黃埔軍校特別黨部改選,羅振聲當選為第二屆執行委員會組織委員,1925年2月參加第一次東征,任東征軍總指揮部偵察隊長。同年參加參第二次東征,任國民黨黃埔軍校特別黨部赴東江黨務特派員。1926年1月,服從周恩來安排回重慶工作,當選為中共重慶地委委員、共青團重慶地委委員、中共重慶地委教育委會委員。羅振聲卒於1939年10月18日,年僅39歲。
文化
歷史文化。東溪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漢墓群、西南最古老的郵局——麻鄉約民信局、“旌表節孝”牌坊等古蹟,彰顯古鎮文化源遠流長。
傣族文化。東溪是傣族的發源地,傣族的故鄉。太平橋50米處聳立著四塊“南平遼”碑,高2.4米,寬1.2米,就是歷史的佐證。三國時,
諸葛亮派
馬忠、
關平南征,征服蠻夷,即傣族。現太平橋碼頭留有“關索橋”遺址。
夜郎文化。東溪
春秋戰國時就屬“
夜郎古國”。“夜郎古國”臣民多系峒丁、侗蠻、峒僚。有山峒、水峒之分。山峒居屋除少數居洞穴外,大多居吊腳木樓,飛檐走閣,雕龍刻鳳,頗具特色。東溪保存的傳統吊腳木樓,七孔子崖漢墓群就是“夜郎古國”的見證和縮影。東溪現仍有山民能傳唱夜郎山歌等。
宗教文化。南華宮、萬天宮、龍華寺、觀音閣、王爺廟等是佛教在東溪盛行的歷史見證。
社區文化。傳統的渝派
川劇座唱、
腰鼓隊、
秧歌隊、
舞龍舞獅等活動常年開展。在市、縣文藝調演中,東溪鎮參演的舞蹈多次獲得一等獎。
抗戰文化。抗戰期間,國民黨曾將中央軍事參議院遷至東溪雙桂園,現舊址保存完好,是對民眾和廣大遊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紅色文化。東溪人傑地靈,解放前,東溪陳羅夏三大家族中,羅家的羅振聲曾與周恩來、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一起出國深造,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羅振聲生平業績載入了《黃浦將帥錄》。夏家的夏江秋,曾參加
廣州起義。夏奇峰在1939年夏天,在東溪後樂園舉辦縣委黨員培訓班,傳播先進思想,組織革命力量,繼又北上延安,奔走於推動歷史前進的事業。東溪中學是地下黨活動的重要場所,所以後樂園、東溪中學曾經是東溪乃至綦江的紅色革命發源地、根據地。
版畫文化。東溪鎮農民版畫淵源於民間古老的木刻板印年畫“
財神”等,始於宋,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綦江是農民版畫之鄉,東溪是綦江農民版畫的發源地。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作為一種畫類發展以來,創作作品1000多件,有的在北京或市縣展出獲獎,有的被各級美術博物館收藏,有的還走出國門參展,頻頻獲得金、銀、銅獎。東溪鎮於2006年成立了版畫創作室,培訓了版畫作者50多人,為東溪版畫的長足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民耕民俗文化。東溪自古以來是綦江境內第一大鎮,民耕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充分展示了東溪不同歷史時代的民耕民俗文化。
故事傳說
明朝武宗皇帝降旨整治綦江河
明朝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
明武宗皇帝微服私訪,週遊全國,來到了綦江區安穩里麻城(今東溪鎮鎮紫街,下同)。他看見
綦江河由南向北,由貴州夜郎壩、松坎,流入綦江區石門坎、趕水,經東溪太平橋、麻城、蓋石、三江,經綦江區城,流入
江津縣境,在順江口注入
長江。綦江河,古名夜郎溪、僰溪、南江,全長231.3公里,流域面積大,流量大,水力資源豐富,而且“水作蒼帛色”。但是,由於年久無人治理,兩岸雜草叢生,河道泥石阻塞,致使一江河水白白向北流去。武宗皇帝構想:當時綦江地勢偏僻,交通不便,百姓生活困苦,如果把綦江河整治開發出來能行船,豈不是為人民造福。
於是,武宗皇帝回到京城後,庚即降下聖旨,飭令
重慶府知府孫公豹(具體名字不詳)清理整治開發綦江河。重慶府知府孫公豹奉旨立即招募石匠、民工,並親自多次到現場督辦,指揮民工們砍伐綦江河兩岸的樹木、雜草,清掏河道的泥石,石匠們用大錘打掉河床的巨石和淺灘的岩石,疏通河道。綦江河經過清理整治後,載重幾噸的木船,可由綦江區城經三江,到達東溪太平橋,洪水期間,竹筏或木筏可順水北下,漂到綦江。從此,形成了綦江河道的雛形。
“武宗皇帝降旨,孫公豹打灘”的傳說,還流傳在東溪、鎮紫街、蓋石洞一帶的民間,人們對武宗皇帝降旨整治綦河的皇恩充滿了感激和欽敬之情。
東溪民韻
《東溪賦》
瞻彼渝南,古鎮東溪,風雨滄桑,璀然燦然,中華輝煌五千年,古鎮文明二千載。
巍巍牛心山,一峰劍指;琵琶險峻,四寨虎視。霞蔚雲蒸,氣薄九天。流光溢彩,紅凝紫染。威武磅礴,揮戈揚鞭。翼王三攻而不下,兵家並爭嘆其堅。三河環抱,山清水秀。風梳楊柳,波泛漣漪;朝暉夕照,晴柔雨媚。鷗宿鷺集,鶴翔雁比。小橋流水,古樹人家;清泉亂石,古藤艷花;瓦寺臨岸,木屋懸崖;抒寫天趣,瀑飛壁懸。幽潭素月,峻岭彩霞。春波盪,村姑浣布;夏風爽,官紳避暑;秋月白,騷人作賦;冬雪瑩,漁翁扳罟。五千棵黃葛樹,蔽日以蓊翳,西南之最,嘆為觀止;近萬級古鹽道,入雲而迤邐,漢晉以遠,溯其肇始。世外桃源,心中詩翼。行人遊客,不禁於斯駐足抒懷;才子畫家,專程到此揮毫寫意。於是遠唐謫仙李太白遺詩:“丹溪一拱氣霏霏,黃桷森森綠相圍。接地渝黔通百貨,泊船漁火敞千扉。杏花雨潤太平渡,楊柳風披客子衣。遙指夕陽人影散,誰家官舫又來歸。”
古鎮經商,百業俱興。集其商貿竟占綦邑之首市。平晝千人手拱,入夜萬燈輝溢。三宮並八廟,四街連九市。香會戲園,人喧鼎沸;店鋪行棧,櫛比鱗次;酒肆茶樓,仁隱智匿;歌妓歌舞,百態千姿;洋貨土產,桂薪珠米;水陸碼頭,舟車郵驛;貲通渝黔之寶,客匯華夷之仕。時值逢年過節,民眾歡天喜地;燃爆竹,澆鐵水,舞龍燈,逗獅子,走高蹺,猜謎語,劃龍船,搶旗幟,比角力,耍把式,拉洋片,剪花紙,糖關刀,戲拇指,秧歌舞,皮影戲,鬼臉殼,麻鬍髭……窮形盡相,百藝千技。浸浸然盡染淳樸之風俗,陶陶然早忘榮辱之身世。於是近代勛戎張翼鵬題聯:“乃安斯寢,莫之與京。”
古鎮歷史悠久,人文迢遞,西漢開埠,萬壽場名,既往二千二百年;初唐建制,丹溪縣置,迄今一千三百載。明清風貌餘緒,原汁原味;古今人事留績,可歌可泣。撫南平遼碑,傣族源流可考;摩七孔子崖,漢墓龕刻猶記。天國翼王,設帳丁家灣,攻成都籌諸決策;賀龍元帥,借道曹天泉,立碣石撫我孑遺。中共黨支部地下活動,國府軍高官院中參議。米案風波,巴渝震驚;農民版畫,中外享譽。書院國小校,歷百載滄桑且喜健在;麻鄉老郵局,存方丈門楣追憶同治。吊腳樓前,盡賞民居之格調;石板街上,重蹈時空之軌跡。喜今盛世風和,僻壤恩被。百姓安居樂業,三司有識敢為。創經濟之偉業,揚文化之宏旨。幸其一村、二石、三瀑、四街、五橋、六院、七巷、八廟、九市、十景,舊貌煥然一新,游眾紛沓而至。美哉,看古鎮文化之深厚;壯哉,看東溪旅遊之崛起。
旅遊資源
東溪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樸實。西漢時就開闢的川黔鹽茶古道穿場而過;5000餘棵
黃葛樹枝繁葉茂;明清穿斗結構吊腳樓別具一格;
小橋流水人家,美院師生常來寫生;曾是電視劇《
傻兒師長》、《
紅色追擊令》、《
記憶之城》、《無言的山脈》《失孤》等的外景地,為120集大型情景電視劇《
鄉里人家》拍攝基地。一村、二碑、二石、三宮、三瀑、四街、五橋、六院、七巷、八廟、九市、十景,讓人流連忘返;太平渡口、琵琶古寨、貞節牌坊、摩岩石刻、木刻浮雕令人嘆為觀止;川劇評書、龍燈舞獅、嗩吶字畫、秧歌腰鼓使你拍手叫絕。
一石三碑
位於綦江區東溪鎮上書村漁沱,此石刻在一大岩石上,該岩石高約8米,寬約10米,岩石上有三塊碑,第一塊上刻:“聖旨”和“大清光緒十九年癸已歲五月初九穀旦”,第二塊上刻:“魚幫罰貼曉眾”和“光緒十年冬月二十上立”,第三塊上刻:“邑桐”、“養生塘”和“光緒元年四月十三日實貼魚沱曉論”。文革時被損壞,三塊碑上的碑文均較模糊。該岩腳有一小水溝,溝里水流向大河,在此水溝上用三塊石頭搭成一座石橋,同時又在該岩石下端刻有一塊碑,一刻“川貴兩省綦桐二縣交界補修”和“道光庚寅年正月中浣日吉旦立”。從此,此地就流傳著“一石三塊碑、三石一座橋、一腳踏兩省”。外觀保存較好,
文化大革命時,部分碑文被鑿毀。
王爺廟
位於綦江區東溪鎮太平橋左側,保存完好。始建於清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年間和鹹豐三年(1853年)維修,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系土木結構,面臨綦江河和東丁河,廟內有大小菩薩40多尊。廟門正對滔滔遠去的綦江河,兩側各有一棵樹齡達300多年的黃桷樹。
王爺廟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0月
重慶電視台在此拍攝了120集的大型情景電視劇《
鄉里人家》。
萬天宮
始建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乾隆二十六年(1736年)維修,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系磚木結構,廟內供奉渝祖神像等,宮門前和正殿前房頂均塑用重達數噸的龍鳳,有達60多平方米的古戲台,兩側有觀戲樓,有技藝精妙的雕梁畫柱和木刻浮雕等,有菩薩40多尊,鐘、鼓等。古戲樓天花板藻井在古時是為起擴大音效的作用而建。萬天宮位於綦江區東溪鎮朝陽街28號,保存較完好。
南華宮
位於朝陽街,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維修,系廣東會館。坐東朝西,四合院木結構,占地800平方米,建築面積380平方米。現存前殿、正殿、廂房。
其他景點
牛王廟、禹王廟、大雄殿廟、觀音廟、陳氏新村、明善書院、賈家院、侯家院、塗家院、伍家院、夏家院、上太平橋、下太平橋。
行政區劃
4個社區,20個行政村。
一社區、二社區、三社區、四社區;
竹園村、長堰村、白雲村、鞏固村、永樂村、上書村、盆石村、農建村、上榜村、大安村、大榜村、草坪村、唐家村、三台村、福林村、龍井村、三鎮村、楊柳村、新石村、結龍村。
政府機構
領導班子
曹長科(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葉智勇(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財政、稅收、金融。
孫安華(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協助書記做好黨務工作,分管黨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教育、工會。
鄭懷勇(黨委副書記):協助鎮長工作,分管國有資產管理、清理,兩宮修復工作。
黃昭啟(黨委委員、人武部長):分管武裝、民兵、狂犬病防治、公路建設與管理;聯繫鞏固村、上書村、三台村。
文嚴華(黨委委員、統戰委員):分管統戰、民族宗教、僑台、計畫生育;聯繫竹園村、永樂村、上榜村。
周 均(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民政、社會保障、村務公開、殯葬改革、殘聯、老齡、愛國衛生、醫療衛生、城鄉合作醫療、萬梨公路、兩橋建設;聯繫唐家村、龍井村、福林村。
汪 傑(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管紀檢監察、機關效能建設、基金會債權管理、農村經營管理、農村財務、審計、企業、統計、商貿、打假、項目儲備,負責重點項目推進及各項工作督查;聯繫盆石村、農建村。
陳 科(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國土、規劃、建設、拆遷、環保、城鄉住房建設工作、鐵路建設;聯繫草坪村、大榜村、三正村。
金奇彬(黨委委員、政法書記):分管安全、綜合治理、信訪穩定、招商引資、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市政園林建設管理、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場鎮消防工作;聯繫一居社區、二居社區、三居社區、四居社區。
李 靜(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農業,包括(農技、科技、農業產業化、扶貧開發)、農電、林業、水利、新農村建設;聯繫長堰村、大安村。
田維春(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分管宣傳、青年、婦聯、精神文明建設、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旅遊;聯繫楊柳村、新石村、結農村。
張 智(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分管組織、人事、人才、目標管理、檔案、史志、保密、機關後勤、文秘工作、關心下一代;聯繫白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