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江蘇黃海中的一片沙洲)

東沙(江蘇黃海中的一片沙洲)

東沙位於北緯32°55′-33°18′,東經121°00′-121°20′之間,總面積81790公頃(相當於122萬畝)。因其地處江蘇東台海域近百個沙洲東端而得此名。潮落成灘,潮漲成海的東沙,成陸之快,堪稱世界之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沙
  • 外文名:Taungtha
  • 位置:江蘇省東台市
  • 緯度:北緯32°55′-33°18′
  • 經度:東經121°00′-121°20′
  • 面積:81790公頃(122萬畝)
漁產豐富,風景秀麗,科研價值,人工島研究規劃,圍海工程,

漁產豐富

東沙域毗鄰苦水洋,潮波上行距離很近,每日排倒海般的強潮波形成了震天動地、節奏明快的驚濤聲。與大海結下不解之緣的趕人對這無眠無休的浪濤聲情有獨鐘,說是大海恩賜給海洋生物的“催產曲”。由於東沙道密布,浮游生物豐富,且水溫適中,每年3月開港汛之後至金秋10月,上百種、貝等近海底棲動物都相約來此在沙洲的濤聲浪窩裡產卵育肥。在平浪靜的小潮期間,你若乘舟遊覽一番東沙海面,那一層層、一片片、一群群新生的小生靈爭相依偎在“媽媽”、“媽媽”、“媽媽”身旁撒歡的情景定會讓你雀躍歡呼。這一海域的3月紅蝦汛;4月梅頭、鳳尾汛;5月鰳魚、馬鮫汛;6月鯧魚、黃菇汛;7月美魚、梭子蟹汛;8月蜇汛;9月梭子魚汛;10月秋板汛,多少年來,曾讓一艘艘漁船滿載而歸,曾使一戶戶漁民錢袋鼓鼓。特別是這一沙洲海域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水中軟黃金——中華鰻”主產區和“水中大熊貓——中華鱘”的保護區。

風景秀麗

穿行東沙,令人興奮的是能夠親耳聆聽海濤海鳥相融動聽的歡唱聲,親眼目睹海鳥與海濤相擁興舞的美動作。以灘為“”,與濤為伴的現存的200多種鳥類,成千上萬隻海鳥親密無間、和睦友好地生活在該島上。當濤聲響起之時,它們便紛紛展翅高翔;當濤聲停息之後,它們又結伴進灘覓食。生活得是那樣充實,又是那樣悠閒。海島大家族中的黑嘴鷗是世界珍稀海,受到們的特別關愛和保護。然而,黑嘴鷗從不自傲,從不撒嬌,從不軟弱,她們喜歡與驚濤駭浪親吻;她們喜歡與大風暴雨拼搏,她們喜歡與彩雲帆影同行。尤其在險浪濤谷間的俯衝、獵物和躍升等高難度的連貫動作,更是其它海鳥所望塵莫及的。“黑嘴鷗還是我們打漁人的信息使者。從它發出的不同鳴叫聲中,我們能夠知曉天氣的變化、潮汛的大小以及來潮的急緩、強弱。”漁民們坐在船頭甲板上爭相誇讚起朝夕相處的黑嘴鷗。年少時,曾在東沙勞作過的台胞王益寶,去年回?港探親時,曾動情地講到,在台灣島海邊,每當看到那來來往往的鷗時,思鄉之情越發濃烈。台海的驚濤擋不住海鳥的往返,更擋不住骨肉思統的心愿。

科研價值

濤聲滔滔,濤聲悠悠。東沙的濤聲似歌又似夢。有情有意的濤聲曾帶給一代又一代趕海人網網魚蝦多、汛汛收成好的豐收喜訊;無情無意的濤聲又曾捎給趕海人家中妻兒老小悽慘滴血的噩耗。據統計,從1925年至1980年的55年間,在東沙以及毗鄰的周邊海域,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共發生海難事故45起,魂歸大海人員219人。
激揚的濤聲呼喚著科學利用、善待保護的渴求。早在1979年,為了研究東沙成島的原因以及該地區地質、地貌、潮汐、氣象、生物和環境等學科,就建成了東沙平台觀測站,開展了不間斷科研工作,為建設“上蘇東”積累了豐富的科研資料。
遠古的東沙,年輕的東沙,她因濤聲而激情;她因濤聲而震撼;她因濤聲而壯美。她奉獻給人們一支讀不完、唱不完、聽不完的鬧之歌。

人工島研究規劃

中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江蘇沿海特有的輻射沙脊群,開發建設總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的2個超大型人工島,並以此為依託開發周邊的優良港口資源,該項目總經費1645萬元。
記者從此間舉行的“南黃海輻射沙脊群空間開發利用及環境生態評價技術”啟動會上獲悉,受特定的潮流環境影響,江蘇沿海中部形成了約2.5萬平方公里的呈輻射狀的海底沙丘群,造就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輻射沙脊群——南黃海輻射沙脊群。
項目負責人、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院長高抒介紹說,對南黃海輻射沙脊群的綜合利用,不僅將大大增加土地面積,而且將“一勞永逸”地解決江蘇缺乏大型優良海港的發展瓶頸。
江蘇省沿海地區綜合開發戰略研究》提出,江蘇海岸中部的輻射沙脊群是寶貴的土地資源,沙脊群間的深水潮流通道是重要的天然海港港址資源。南黃海輻射沙脊群海區水動力及地質地貌複雜多變,如何以人工島方式科學地開發利用,是江蘇沿海地區開發戰略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問題之一。
據介紹,這個海洋公益性項目承擔單位為南京大學,協作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河海大學等8家單位,實施時間為2010年至2014年。項目以“東沙”和“高泥”兩個人工島為示範基地,研究強潮環境下以潮流脊為依託建設人工島的技術,提出交通、防災和環境生態保護的措施。
“目前,很多國家都在加強海洋科技的研究,加拿大、韓國等已經成功進行人工島的建設。”高抒表示,作為江蘇沿海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東沙”和“高泥”兩個超大型人工島將於2020年左右建成。

圍海工程

2009至 2020年,江蘇沿海將圍墾灘涂270萬畝,其中東台就占100萬畝,堪稱“江蘇第一圍”。目前在東台,包括東沙、高泥、條子泥在內的大型圍墾計畫已經進 入實施階段。為確保在2012年前完成條子泥40萬畝匡圍,2020年前完成省級100萬畝灘涂匡圍,已先期啟動的條子泥I期匡圍工程,匡圍面積為 10.55萬畝。 據東台市沿海辦介紹,根據“2009—2020年條子泥、高泥、東沙100萬畝圍墾規劃”,條子泥沙洲一帶的圍墾面積 是40萬畝,高泥是28萬畝,東沙是32萬畝,總共為100萬畝,大約是667平方公里。所謂圍墾,則是在沿江、濱湖和海邊的灘地上圈築圍堤進行墾殖的工 程技術。對海灘地的圍墾又叫海塗圍墾;對經常淹在水下的海灣淺灘的圍墾又叫圍海造田;對濱湖灘地的圍墾也叫圍湖造田。因此,人們議論中,“兩大人工島”東 沙、高泥的前期工程,實際上是圍海造田工程。只不過,這個“田”的用途尚未確定,是建設工廠還是農業開墾?目前尚無定論。
東沙(江蘇黃海中的一片沙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