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陵

東京陵

清東京陵位於遼寧省遼陽市文聖區東京陵街道東京陵村,東京城東北四里的陽魯山,為繼清朝關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以外的第四座清朝皇家陵寢。曾埋葬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妻子及伯父、兄弟、兒子等人,為清朝(後金)建國後第一座皇家陵寢。

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遼陽後,於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將其祖父、弟、子等十餘人的陵墓由赫圖阿拉遷至東京城東北4華里的陽魯山上,成為後金祖陵,故稱"東京陵"。順治八年(1651年)六月乙亥,順治帝下詔以東京陵為積慶山,從祀方澤

1988年,東京陵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京陵
  • 地理位置:遼陽市文聖區東京陵街道東京陵村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8:00—18:00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10元
  • 著名景點:舒爾哈齊墓 褚英墓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遼寧省遼陽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沿革,陵寢結構,遺存建築,舒爾哈齊墓,褚英墓,穆爾哈齊父子墓,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明天啟元年),努爾哈赤攻占瀋陽、遼陽等遼東70餘城,把都城遷至遼陽(今遼陽市太子河東新城)。天命九年(1624年)農曆四月初一日,努爾哈赤命族弟鐸弼等從祖宣赫圖阿拉(今新賓)把自己的祖父覺昌安夫婦、父親塔克世夫婦、妻子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妻子大妃富察氏袞代、長子褚英、伯父禮敦、弟弟舒爾哈齊、弟弟穆爾哈齊和兒子大爾差、叔父塔察篇古的兒子祜爾哈齊等人的墳墓從赫圖阿拉遷移到這裡,選擇都城東京(遼陽新城)以東“陽魯山”修建陵園,命名為“東京陵”,為後金第一皇陵。
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年),努爾哈赤去世三年後,他的陵寢在瀋陽城東郊外天柱山修建完畢,於是從東京陵內將被追封為孝慈高皇后、皇太極的生母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及另一位大福晉富察氏袞代遷葬瀋陽,與努爾哈赤合葬“福陵”。
順治八年(1651年)六月,改山名為“積慶山”。順治十一年(1654年),復將努爾哈赤祖父輩的陵墓遷回故土赫圖阿拉永陵。順治十五年(1658年),順治帝決定將東京陵內的兩位皇帝,當然都是追尊的,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夫婦、父親塔克世夫婦遷葬回赫圖阿拉永陵,與更老的祖先,即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福滿、及六世祖猛哥帖木兒的衣冠冢一併合葬到“永陵”。而在這個過程中,原來遷葬在東京陵的努爾哈赤的大伯父禮敦,也被遷回了永陵陪葬。
上世紀東京陵圖片上世紀東京陵圖片
至此存在了34年的大清第一皇陵東京陵,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沒有了皇帝皇后,不得不在歷史的長河中被冷落下來了,只有墓園中親王貝勒的本支後世子孫的祭祀。東京陵現存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庶母弟穆爾哈齊及其子大爾差等人的三座陵園。東京陵規模不大,由於當時忙於徵戰,陵墓簡陋,後經順治、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多次重修,始成現在規模。
穆爾哈齊及其子大爾差的陵園,位於舒爾哈齊陵園東南約200米處,園寢呈長方形,共二進院落,前院有墓碑三甬,其中穆爾哈齊墓碑一甬,達爾差墓碑一甬,均為康熙十年(1671年)敕建,另一甬石碑為偽滿洲國康德三年穆爾哈齊的十世孫寶熙熙洽所立。石碑均是龜趺螭首。東京陵曾在清朝先祖建業遼瀋期間一度為王室的祖陵,在清朝政權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96到1997年重修陵道。此陵有繚牆、山門、碑亭等建築。碑亭保存完好,建於舒爾哈齊墓前,是四券單檐歇山頂式建築,內有彩繪藻井,亭中立有大理石《莊達爾漢把兔魯親王碑》,用漢、滿兩種文字刊刻,字跡清晰,雕刻精美。
2013年國務院公布東京陵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陵寢結構

東京陵設有四周繚牆、山門、碑亭等建築。碑亭保存完好,建於舒爾哈齊墓前,是四券單檐歇山頂式建築,內有彩繪藻井,亭中立有大理石《莊達爾漢把兔魯親王碑》,用漢、滿兩種文字刊刻,字跡清晰,雕刻精美。
穆爾哈齊及其子達爾差的陵園,位於舒爾哈齊陵園東南約200米處,園寢呈長方形,共二進院落,前院有墓碑三甬,其中穆爾哈齊墓碑一甬,達爾差墓碑一甬,均為康熙十年敕建,另一甬石碑為偽滿洲國康德三年穆爾哈齊的十世孫寶熙熙洽所立。石碑均是龜趺螭首
清代早期的墓葬都是沒有棺材的,因為保持了滿族傳統的火葬習俗,後康熙皇帝接受漢文化薰陶,廢除了火化。所以東京陵關外三陵(永、福、昭)都是一樣的,墳墓地宮中只有骨灰罈,當然也沒有宏大的地宮。
史書記載,被遷出後的東京陵,仍埋有舒爾哈齊穆爾哈齊巴雅喇、雅爾哈齊、褚英大爾差等六人墓,為滿清關外三大陵寢外的的第四陵。
東京陵400餘年歷史,期間被盜墓者光顧無數,更在建國後經歷文化大革命險被全面拆除,現僅剩3座陵園。

遺存建築

舒爾哈齊墓

為清代早期的王爺墓,但規制很低。舒爾哈齊努爾哈赤的三弟,兩個人一起起兵創業,後金政權的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努爾哈赤。但也是由於權力之爭而產生分歧,最後失敗了,被太祖幽禁兩年後,死於1611年。本來這位失敗者,應該被淹沒在典籍中,但他生了九個兒子。雖然二兒子、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也失敗了,但另一個兒子老六濟爾哈朗,卻與多爾袞一起被封為“輔政王”,並在多爾袞死後,幫助順治帝親政及掌握大權,得封“叔和碩鄭親王”,至五十七歲善終去世。而舒爾哈齊也得益於六子濟爾哈朗而被順治帝追封為“莊親王”,此時他去世已經40年了。
舒爾哈齊的墓很簡單,後院是墳塋,前院是一座碑亭,據介紹石碑立於順治年間、而碑亭修繕於光緒年間。舒爾哈齊的墓旁,一個更小的院落,是努爾哈赤長子褚英的墓,沒有石碑,只是一個墳包而已。

褚英墓

作為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一度被立為繼承人,然而也是權力的爭奪,父親兄弟的反目成仇都是常見的。褚英最終失敗了,被囚禁起來,兩年後(1615)死亡,享年36歲,死因不明。大清歷代統治者都沒有給褚英立碑,但他的兒子尼堪因功仍被封為親王。

穆爾哈齊父子墓

這座墓距離舒爾哈齊褚英墓有一百多米,但淹沒在了村莊民居中,比另外2座陵園更加樸素。墓門緊鎖,院牆外都是玉米地,能夠看到幾塊石碑越過牆頭高聳在院中。
穆爾哈齊是太祖努爾哈赤的異母弟。塔克世共有五個兒子,長子清太祖努爾哈赤穆爾哈齊是第二子,另外還有第三子舒爾哈齊,第四子雅爾哈齊,第五子巴雅拉,當時都被稱作貝勒。穆爾哈齊死於1620年,終年60歲。穆爾哈齊的二兒子達爾察(也叫大爾差)死後與父親葬在了一處。所以這座墓園中有兩座墳頭,西為穆爾哈齊墓,東為達爾察墓。
墓園中有三通石碑,有兩座是康熙十年敕建的:多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碑、剛毅輔國公大爾差碑。另一座是穆爾哈齊十世孫寶熙熙洽於1936年樹立的。

交通信息

地址:遼寧省遼陽市文聖區東京陵街道東京陵村
13、23路公車可到。也可由遼陽市客運中心乘坐遼陽市至燈塔市的長途客車,中途在東京陵村下車。
東京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