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園寢
園寢,陵墓名。其園寢內安葬著清太祖妃博爾濟吉特氏。其園寢在福陵右,有享殿三間。東西有茶膳房、果房,前有正門,有繚垣四十七丈。...
- 崇陵妃園寢
崇陵妃園寢是光緒皇帝妃子的園寢,埋葬著瑾妃和珍妃,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梁格莊鎮,在泰陵的東南面約4公里的金龍峪,崇陵東500米。瑾妃墓在東側,珍妃墓在西側。....
- 裕陵妃園寢
裕陵妃園寢是乾隆皇帝的妃園寢,位於裕陵西部,始建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續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完工。...
- 昌陵皇貴妃園寢
昌陵妃園寢,陵寢名。在昌陵西南,前有一洞石橋一座。圍牆周長一百四十五丈四尺、高一丈二尺...
- 清代皇家園寢
清代皇家園寢位於天津市薊縣。在中國古代陵寢制度中,皇帝的墳墓稱為“陵”,而王公大臣的墳墓則稱為“寢”。...
- 端親王園寢
端親王園寢 屬性 陵墓名 墓主 弘暉 地址 直隸易縣張家莊村 清世宗長子弘暉塋墓。弘暉死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時年八歲,雍正十三年(1735) 追封親王。置琉璃...
- 定陵皇貴妃園寢
定陵皇貴妃園寢,陵寢名。位於定陵以東順水峪,同治四年(1865) 建成。...... 定陵皇貴妃園寢,陵寢名。位於定陵以東順水峪,同治四年(1865) 建成。...
- 泰陵妃園寢
泰陵妃園寢最南端為單孔石拱橋一座。單孔石拱橋北東西廂房,布瓦硬山頂,面闊三間,前出廊。東西廂房北為東西班房,面闊僅兩間。東西班房北為宮門。...
- 慧愍固倫公主園寢
陵墓名。清仁宗第九女墳墓。位於直隸(今河北) 易縣梁各莊。慧愍公主於嘉慶十六年(1811) 生,嘉慶二十五年死。園寢正中有享殿一座, 南有大門, 門外設守護班...
- 泰陵皇貴妃園寢
陵墓名。清世宗妃嬪等的墓園。位於泰東陵之南,其中共埋有十九人。泰陵皇貴妃園寢有琉璃花門一座,前正中享殿一座,東有燎爐一座,南有大門三。門外設左右班房,...
- 惠陵妃園寢
惠陵妃園寢坐落在惠陵西側的西雙山峪,是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的妃園寢。 惠陵妃園寢仿定陵妃園寢而建。主要建築由南而北依次為:一孔拱橋、東側...
- 端慧皇太子園寢
陵墓名。位於清東陵風水牆的西峰口外,葬有清高宗乾隆帝的兩個皇子、五個阿哥、一位公主,均未成年,最大的十一歲,最小的兩歲。端慧皇太子園寢內有琉璃花門一座...
- 懿靖大貴妃園寢
懿靖大貴妃園寢 釋義 陵墓名 人物 清太宗之妃博爾濟吉特氏之墓 繚垣 四十九丈 陵墓名。為清太宗之妃博爾濟吉特氏之墓。該妃在皇太極崇德改元稱帝時,封為...
- 景陵皇貴妃園寢
該園寢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建築布局從南至北依次為:一孔拱橋及平橋、東西廂房、東西值班房,大門、燎爐、東西配殿、享殿、園寢門,後院內東、西並建兩座方城...
- 壽康太妃園寢
壽康太妃園寢,陵墓名。其園寢內安葬著清太祖妃博爾濟吉特氏。她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孔果爾的女兒,天命建元前歸太祖,初封為仁壽宮妃,清聖祖即位時封為壽康太妃,又...
- 景陵妃園寢
景陵妃園寢是康熙皇帝諸妃的園寢,位於景陵迤東里許,始建於康熙二十年,初稱慧妃寢(因為慧妃首個葬入)、妃衙門,雍正五年尊為妃園寢。園內安葬了貴妃一位、妃...
- 清代園寢制度研究
《清代園寢制度研究(上下)》在吸收馮其利先生調查成果的基礎上,對清代宗室墓葬的埋葬方式進行了進一步的考察,認為:清初曾經有一段時間在葬式上仍然沿襲本民族的風俗...
- 清代園寢志
《清代園寢志》是201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大川、夏連保。...... 宋大川、夏連保主編的《清代園寢志(上下)》儘量考慮清代宗法制度的特點,結合文獻資料...
- 薊縣皇家園寢
薊縣皇家園寢是清東陵的陪葬墓,薊縣皇家園寢埋葬的知名人物最集中,入關後營建園寢最早,數量最多,這些都對研究清代陵寢歷史、規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 克勤郡王墓(馮村克勤郡王園寢)
克勤郡王在有清一代,所立園寢地域可算最廣闊的。自木樨地始,又有門頭溝馮村園寢、懷柔峪口園寢、海淀四季青園寢、房山北上萬園寢,若論起瀋陽的第一代克勤...
- 景陵雙妃園寢
清東陵景陵雙妃園寢,是聖祖康熙帝兩位妃子——愨惠皇貴妃和惇怡皇貴妃的園寢。該園寢於乾隆四年建立。...
- 上海海灣園寢園公墓
上海海灣園寢園公墓是上海市民政局批准的經營性公墓,自985年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座美麗的大型人文紀念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