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賤民發跡,南征北戰,忌避大升,執掌大權,暗殺倒台,軼事典故,鬼怪預言,身世疑雲,歷史評價,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賤民發跡
李義旼出生在高麗的東京慶州,其父親李善以販賣私鹽為生,其母親則是延日縣玉靈寺的奴婢,根據高麗的從母法,李義旼屬於賤民出身。李義旼年幼的時候,李善曾經夢見李義旼身著青衣登上慶州的皇龍寺九層塔,認為此兒長大後必然大富大貴。
李義旼成年後,身長八尺,膂力絕人,與兩個哥哥橫行鄉里,被按察使金子陽逮捕,投入監獄拷打審問。兩個哥哥都病死獄中,唯獨李義旼活下來。金子陽大為驚訝,將其拔擢,編入京軍。李義旼攜妻一起前往開京,至城下時天色已晚,城門關閉,遂投宿於城南延壽寺。當晚李義旼夢見有從城門通往宮闕的長梯,自己登了上去,醒來後甚覺驚異。
李義旼擅長手搏,受到高麗毅宗的寵愛,任命為隊正,後升為別將。大定十年(1170年)八月三十日,武臣鄭仲夫、李義方、李高在普賢院發動兵變,大殺百官,隨即廢黜毅宗,另立翼陽公王晧為王,是為明宗。李義旼參加了這次兵變,並且是殺文臣最多的一個,因功拜中郎將,旋升為將軍。
南征北戰
大定十三年(1173年)秋,文臣金甫當起兵,派張純錫、柳寅俊將毅宗從流放地巨濟島接到東京慶州,欲迎其復辟。鄭仲夫、李義方派遣李義旼、朴存威前往平亂。李義旼到了慶州後,絲毫不顧舊主情義,劫持毅宗至坤元寺北淵上,獻酒數杯後拉扯其脊骨而死,同時放聲大笑,因功封大將軍。
忌避大升
大定十九年(1179年),青年將軍慶大升殺死鄭仲夫,奪取政權。群臣皆到朝堂慶祝,但慶大升卻聲稱弒君的人尚在,沒有什麼值得慶賀的。李義旼聽了這話後大為恐懼,聚集勇士於家中以護衛自己的安全,在里巷樹立大門來實行夜間警戒,稱為閭門,一時間開京各坊里紛紛效仿。
後來李義旼以兵馬使出鎮北方邊境,慶大升誅殺許升之事傳到了北方,李義旼誤以為慶大升被殺,興高采烈。此事為慶大升所知,導致兩人關係更加緊張。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李義旼歸任中央,被拜為刑部尚書上將軍,但害怕慶大升的他內心不安,於四月稱病還鄉,明宗多次遣中使去慶州召還他,他都予以謝絕。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慶大升暴死之後,高麗明宗害怕李義旼作亂,召還李義旼並授予他工部尚書之職,加授司空左僕射。此後,李義旼成為了武臣政權的新掌權者。
執掌大權
明昌四年(1193年),金沙彌、孝心等人在南方叛亂。高麗明宗派遣大將軍全存傑率將軍李至純、李公靖、金陟侯、金慶夫、盧植等人平叛,其中李至純是李義旼的兒子。李義旼曾夢見紅霓起於兩腋之間,又聽說有“龍孫十二(王)盡,更有十八子(李)”的古讖,堅信自己未來將成為國王,復興新羅,遂密令李至純同金沙彌、孝心相勾結,將軍中的計畫泄露給叛軍,致使官軍屢戰屢敗。主帥全存傑得知真相後,在朝廷和李義旼之間左右為難,只好仰藥自盡。“南賊”最終還是遭到鎮壓,朝廷卻被蒙在鼓裡,在明昌五年(1194年)正月冊封李義旼為功臣,百官赴其府邸祝賀,其權勢達到頂峰。
暗殺倒台
李義旼性格殘暴且貪鄙,在其掌權期間,大量侵奪百姓的財產和土地,曾經在自駱駝橋至豬橋修起數尺高的堤壩,並在堤壩上種上柳樹,人稱新道宰相。其妻崔氏十分兇悍,與奴私通。李義旼聽說後殺死了家奴,驅逐了崔氏。此後多娶有姿色的良家婦女為妻,但不久又將她們拋棄。李義旼的諸子亦倚仗父親的勢力,欺凌官民,其中李至榮和李至光最為惡劣,人稱“雙刀子”。李至榮甚至敢公開姦淫明宗的嬖姬,使朝野上下都對其恨之入骨。李至純則勸父親管教好兒子們,但未見李義旼聽取。
後來,李至榮強奪了東部錄事崔忠粹養的鵓鴿。崔忠粹惱羞成怒,慫恿哥哥將軍崔忠獻發難,先斬後奏。當時明宗前往普濟寺,李義旼稱病不去,潛赴彌陀山別墅,崔忠獻兄弟聽說後帶人去彌陀山別墅門外等候,在李義旼出門時發動襲擊,崔忠粹一擊不中,崔忠獻隨即親手斬了李義旼,並命親戚盧碩崇帶著李義旼的首級去開京集市中示眾,不可一世的權臣如此毫無徵兆地被殺,這一突發事態令開京官民震驚之極,時為明昌七年(1196年)四月初九日。崔忠獻兄弟擊敗了李義旼的諸子和餘黨後,奏請明宗派祗候韓光衍去慶州處決李義旼的三族,繪於功臣壁上的李義旼畫像也被抹去。
李義旼死後,崔忠獻成為新的武人政權掌權者,建立崔氏政權。
軼事典故
鬼怪預言
李義旼目不識丁,又極為迷信巫術,慶州有一種叫豆豆乙的樹鬼,李義旼專門在家中修堂供奉此鬼,有一天忽然聽到堂里有哭聲,李義旼感到奇怪,便問鬼怎么回事,鬼說:“我守護你們家很久了,現在天要降禍,我沒有能依靠的人,所以哭泣。”後來李義旼果然被殺。
身世疑雲
按照《高麗史》的記載,李義旼本貫慶州,並且由於被滅三族而斷子絕孫。但是在朝鮮王朝後期問世的《旌善李氏世譜》中,則記載李義旼為越南李朝皇族的後裔。據說李朝仁宗李乾德的第三子李陽焜與其兄李陽煥(李神宗)爭位,後逃亡宋朝,娶了宋朝門下侍中之女陳氏為妻,不久後宋朝發生靖康之變,李陽焜逃亡高麗,落戶慶州,其孫李君郁還在高麗仁宗時擔任禮儀判書,李義旼則是李陽焜的六世孫,他還有個官至門下侍中的從兄李羲旼。李義旼倒台後,其家族並未被斬盡殺絕,而是遷往旌善郡繁衍生息,形成了旌善李氏。
然而,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首先,根據越南史書記載,仁宗李乾德無子,且李陽煥也非其子而是其侄,故李陽焜和李陽煥兄弟爭位之說自然是無稽之談,很可能是根據中國史書虛構的故事(《宋史》記載李陽煥是李乾德之子);其次,當時宋朝實際上並無門下侍中這一官職,這一官職恰恰是高麗首相的官位;第三,禮儀判書是高麗恭愍王時期的官職,之前不存在這種官名;第四,李陽焜在靖康之變前數年流亡宋朝並娶宋女,李義旼在大定十年(1170年)武臣政變時已為正七品別將,最保守估計其年齡也有20歲,李陽焜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內繁衍了六代人(李義旼還有兩個兄長),這絕無可能,甚至在高麗仁宗朝有做了高官的孫子也超出常理。此外從兄“李羲旼”做到了門下侍中(首相)的官職,卻在高麗史書或金石文中毫無記載,也可能是子虛烏有之事。總之,李義旼出身安南皇族後裔之說僅有《旌善李氏世譜》的孤證,一般不為韓國史學界所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