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憲(唐朝嶺南節度使)

李憲(774~829年),字章武,洮州臨潭(今甘肅臨潭縣)人。唐朝中期將領,西平郡王李晟之子。

仁孝好儒,禮法修整。起家太原府參軍,遷醴泉縣尉,從事襄陽於頔、魏博田弘正二鎮,頗有政績。入朝,為宗正少卿,遷光祿卿。唐穆宗即位,遷檢校左散騎常侍,隨從左金吾大將軍胡證護送太和公主出嫁回紇,還獻《入蕃道里記》,拜太府卿。出任洪州刺史、江西觀察使,治下有惠政。

唐文宗太和二年,拜嶺南節度使。性本明恕,精通律學,詳決冤獄,政績斐然。太和三年(829年)八月,卒於嶺南官所,時年五十六,追封隴西郡公,葬於袁州分宜紅花仰野猿攀果形。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憲
  • 字號:字章武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隴右臨潭
  • 出生時間:774年
  • 去世時間:829年8月20日
  • 主要成就:護送太和公主出嫁 審定冤獄
  • 官職:左散騎常侍 嶺南節度使 隴西郡公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李憲為西平郡王李晟的第十子。李晟諸子中,李憲與李愬最有仁德和孝心。李晟死後,只有李憲與李愬堅持為父廬墓三年。
李憲長大後,喜歡儒家學說,遵守禮法,莊重自持。初任太原府參軍事、醴泉縣尉於頔任襄陽節度使時,徵召李憲為軍府從事。當時吳少誠擴張到淮西,獨怕於頔的強大威勢,時人認為是有李憲幫助謀劃。不久,進入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幕府,升任衛州刺史,以政績良好著稱。後來,調任絳州刺史。絳州有人用妖術引誘百姓作亂,李憲將他們逮捕殺掉。河中郡的士兵本來靠絳州供應軍糧,汾河船運可以通黃河、渭水,每年租谷和買的糧食,經常幾十萬石,運往舊敖堡山糧倉,道路險要,百姓運送糧食,十頭牛難運一車糧。李憲在汾河邊選地建新倉,應當花費二百萬錢,請求朝廷批准備留下垣縣的粟賣到河南,用這錢買絳州的粟,既免除運輸的辛苦,又計算它的贏利來修新倉,絳州人靠此獲得了好處,回朝廷任宗正少卿。
長慶二年(822年)與副金吾大將軍胡證任護送太和公主的使者,出嫁回鶻崇德可汗。還朝後,向朝廷獻上《回鶻道里記》,升任太府卿。長慶寶曆年間為洪州刺史、江西觀察使。大和二年(828年)十月,遷嶺南節度使
功臣顯貴的子弟,李憲歷任官職都以才能出眾而揚名,政績卓著。善於制定和執行法律制度,性情明智寬厚,詳審判定大案,保全了數百名無罪之人的性命。
大和三年七月十七日(829年8月20日),李憲卒於嶺南官所,享年五十六歲。其長子李游,中和年間任袁州刺吏,與其弟李繩家宜春,將李憲歸葬於袁州分宜紅花仰野猿攀果形。

人物評價

裴度:進因貴胄,達以善政。
劉昫:作善遺慶,諸子俱才。元和平賊之功,聽、愬居其半。父子昆弟,皆以功名始終。道家所忌之談,李氏以善勝矣。
宋祁:四子世似其勞,是宜有後哉。

親屬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家世
天祖
李芝
贈隴州刺史
高祖
李嵩
岷州刺史,贈洮州刺史
曾祖
李思恭
洮州刺史,贈幽州大都督
祖父
李欽
左金吾衛大將軍、隴右節度經略副使,贈太子太保
祖母
王氏
贈代國夫人
父親
太尉兼中書令、三鎮節度使,贈太師,諡號“忠武”
母親
杜氏
奉政元妃,贈鄭國夫人
長兄
李侗
早逝
二兄
李伷
早逝
三兄
李偕
早逝
平輩
四兄
檢校司空、河中尹、上柱國,贈司徒
五兄
李聰
光祿寺主簿,贈蔚州刺史
六兄
李總
太子中允,贈兵部郎中
七兄
李愻
左神武軍大將軍、御史大夫、洪州都督
八兄
李憑(慿)
左領軍大將軍兼御史中丞,贈洪州都督
九兄
李恕
太子冼馬、光祿卿,贈散騎常侍
十一弟
檢校司徒、魏博節度使、太子少保,封涼國公,卒贈太尉,諡號為武
十二弟
李懿
渭南縣尉,兵部尚書
十三弟
李聽(聽)
檢校司徒、義成軍節度使、太子太保,封涼國公,贈司徒
十四弟
李惎
秘書省校書郎、右羽林衛大將軍
十五弟
李慇
殿中丞、嵐州刺史
十六弟
李怤
宣威將軍、守左金吾衛大將軍
十七弟
李應
程州刺史
十八弟
李恩
太子中舍人
姐妹
李氏
嫁工部侍郎張彧
姐妹
李氏
嫁刑部侍郎崔樞
兒子
長子
李游
袁州刺史,宜春侯
其他
李煥、李鍇、李楷、李植、李欲、李繩
備註:李晟諸子,姓名都是心字底
家庭成員參考資料

史料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三·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四·列傳第七十九》
《欽定續通志·卷二百五十二·列傳五十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