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威廉·勒讓得爾Charles William Le Gendre(1830年—1899年)中文譯名李仙得,李讓德。原籍法國,巴黎大學畢業,後認識美國知名律師的女兒克拉拉·維多利亞,兩人在布魯塞爾結婚後,勒讓得爾隨妻子移居美國,並成為美國公民。美國內戰爆發後,他參見了紐約第51步兵團,1862年負重傷,傷愈後晉升中校,在第9軍指揮一個團,在格蘭特手下參加維克斯堡戰役,後來在莽原之役中再次負傷,在醫院養傷的時候還經歷了南軍最後一次突襲,戰後退役的時候是準將。
日本關於李仙得的文章主要是介紹性的,如吉野作造的《日本外交的恩人將軍李仙得》、小說家裡見淳的《李仙得年譜》、我部政男、栗原純編纂的《李仙得台灣紀行》等。研究性的文章最早應當是中村尚美的《李仙得》、《李仙得外交意見——英俄的遠東政策和日本外交》等。《李仙得》一文篇幅極短,主要指出李的最大功績是在台灣事件上,同時,認為台灣事件後,李為大隈重信提出的諸如“日本富強策”、“日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華士族秩祿處分”、“蝦夷地開拓意見”等很多的意見書,起到了作為外交顧問的作用。就李仙得與侵台的關係而言,所見只有庄司萬太郎的《1874日本徵台時Le Gendre將軍的活躍》一文。此文對李仙得與侵台之役的發端等都有涉及,但只停留在對事件的敘述上。出於日本人的立場,此文認為李仙得的台灣番地所屬論,在國際法上是沒有疑義的,由於李的策劃奔走,竟使清廷承認日本的軍事行動為義舉,對李的這些努力,就日本人而言,不能不表示感謝。在台灣方面,關於台灣近代史的著作凡涉及到此階段的,一般都會簡單地提及李仙得與日本“征台”的關係。論述較為詳細的是黃嘉謨的《美國與台灣》和藤井志津枝的《近代中日關係史源起》。就專題性研究論文來說,只有吳蕤的《李仙得C.W. Le Gendre與台灣》和林君成的《李仙得與日軍侵台》兩篇。吳蕤的文章發表得較早,視角雖是從台灣人的立場出發,但僅停留在敘事上,史料方面也沒有超越庄司萬太郎的文章。林君成的文章主要從琉球問題的由來等方面進行了論述,沒有使用新的史料,更沒有對李仙得教唆日本政府出兵、使用奸計騙得出兵口實的過程、李僱船雇員協助出兵等進行詳述。大陸還沒有一篇專文論及李仙得,《日本侵華七十年史》、《台灣歷史綱要》等一些涉及中日關係史和台灣史的論著中,只是簡單地提及李仙得與日本侵台的關係。本文將使用第一手檔案資料,對李仙得與台灣的關係、日本侵台之役策劃中李仙得所起的作用,以及中日、中美關係等,進行新的全面分析探討,試圖使日本謀取占領台灣的過程真實地再現出來,並從中探尋美國與此事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