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球經濟的衰退和房地產、
汽車業的低迷,使有色金屬價格“
高台跳水”,
氧化鋁、
電解鋁價格下跌50%左右,銅價最高下跌70%左右,主要有色金屬生產企業庫存迅速增加,效益嚴重下滑,流動資金極度緊張,減產停產範圍不斷擴大。 為解決有色金屬行業目前面臨的困難,此次規劃提出,要穩定和擴大國內市場,改善出口環境。會議還決定抓緊建立國家
收儲機制。
概念
金屬是具有光澤、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與機械性能,並具有正的溫度電阻係數的物質。金屬,是個大家庭,現在世界上有86種金屬。通常人們把金屬分成兩大類,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
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這名字,常常使人誤會,以為黑色金屬一定是黑的,其實不然。黑色金屬只有三種:
鐵、錳與
鉻。而它們三個都不是黑色的。純鐵是銀白色的;錳是銀白色的;鉻是灰白色的。因為鐵的表面常常生鏽,蓋著一層黑色的四氧化三鐵與棕褐色的三氧化二鐵的混合物,看去就是黑色的。怪不得人們稱之為“黑色金屬”。常說的“黑色冶金工業”,主要是指鋼鐵工業。因為最常見的
合金鋼是
錳鋼與
鉻鋼,這樣,人們把錳與鉻也算成是“黑色金屬”了。 除了鐵、錳、鉻以外,其他的金屬,都算是有色金屬。
在有色金屬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方法。比如,按照比重來分,
鋁、鎂、
鋰、鈉、鉀等的比重小於5,叫做“輕金屬”,而銅、鋅、
鎳、汞、
錫、鉛等的比重大於5,叫做“重金屬”。像金、銀、
鉑、
鋨、銥等比較貴,叫做“貴金屬”,鐳、
鈾、
釷、
釙等具有放射性,叫做“
放射性金屬”,還有像
鈮、鉭、
鋯、鑥、金、鐳、鉿、鈾等因為地殼中含量較少,或者比較分散,人們又稱之為“
稀有金屬”。
介紹
工廠
國家對有色金屬的收儲已經在進行。2008年12月,
國家物資儲備局從八家企業手中收購了29萬噸
電解鋁;2009年2月20日,國儲局再度收儲30萬噸鋁。此外,國儲局還收購了5.9萬噸精煉鋅和30噸銦。
業內專家指出,國家收儲對於減少國內有色金屬企業的高庫存、幫助企業緩解現金流的壓力有直接作用。但收儲只能適當緩解短期市場壓力,無法改變市場過剩格局;收儲行為本身只能緩解企業的現金流狀況,無法改變根本的供需關係。從長遠看,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才是產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
中國有色金屬行業
產能過剩,大量企業減產停產。同時,
產業集中度低,2004年中國大型有色金屬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占整個行業的33%,但到了2007年這一比例降至28.27%。產業集中度太低使大型骨幹企業沒有足夠的影響市場的能力,並直接導致中國整個行業在國際上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中國鋁業公司
針對有色金屬行業產能過剩、
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現狀,此次規劃提出,要調整產品結構,支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出口;要嚴格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要加大技術改造和研發力度,推動技術進步;要促進
企業重組,最佳化
產業布局,加強企業管理和安全監管,提高
產業競爭力。
曾參與制訂此項規劃的
中國鋁業公司副總經理
呂友清認為,目前有色金屬行業正處於低迷時期,從積極的一面看,這也正是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升級的大好時機。因此,調整振興規劃不能搞普惠制,要有保有壓,對技術落後、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就應堅決淘汰,這樣才能最佳化
產業結構。
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資源匱乏,原材料
對外依存度很高,其中
銅精礦70%左右依賴進口,
鋁土礦50%左右依賴進口。而且,儘管中國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有色金屬資源,卻一直缺乏與進口量及市場份額對等的定價話語權。 此次規劃提出,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事實上,中國
企業收購海外資源已有成功範例。去年2月,中國最大的有色金屬企業中國鋁業公司曾以140.5億美元入股力拓,成為
力拓集團的單一最大股東;今年2月12日,中國鋁業公司再次宣布向力拓集團投資195億美元。
收儲機制
2009年2月25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的《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下稱《振興規劃》)中提出,抓緊建立國家收儲機制。
“鋁、鋅等有色金屬價格已跌至成本價以下,對部分有色金屬產品進行收儲,可以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並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價格。”
2008年12月,雲南省宣布建立有色金屬儲備制度,計畫在未來13個月內收儲100萬噸有色金屬產品,其中包括15萬噸銅、30萬噸鋁、15萬噸鉛、30萬噸鋅和10萬噸錫。
2008年12月底,
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下稱國儲局)從中國鋁業公司等八家企業收儲29萬噸鋁,其中收儲中鋁15萬噸,其餘七家各2萬噸,收購價為12350元/噸,較當時的現貨價約溢價10%。今年2月20日,國儲局再度收儲30萬噸鋁,價格略高於市場價。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已經實行的數次收儲帶有較明顯的“救企業”的色彩,而且存在釋放錯誤市場信號等爭議。
《振興規劃》對淘汰落後產能也提出了要求。《振興規劃》指出,要嚴格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會議同時決定,國家將安排貸款貼息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並調整產品
出口退稅率結構。
此外,《振興規劃》還要求,穩定和擴大國內市場,改善出口環境。調整產品結構,滿足電力、交通、建築、機械、輕工等行業需求。支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
出口;加大技術改造和研發力度,推動技術進步;促進
企業重組,最佳化產業布局,加強企業管理和安全監管,提高
產業競爭力;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加快建設覆蓋全社會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體系,發展循環經濟,提高
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振興規劃
有色金屬行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第一,
產能過剩;第二,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企業綜合實力弱;第三,原材料
對外依存度高、缺乏
國際定價話語權;第四,企業規模偏小,資源開採無序;第五,產品技術含量低,產業結構失衡;第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低,循環利用力度弱;第七,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矛盾尖銳。
針對以上主要問題,產業振興規劃制定了相關的應對措施,主要包括適時增加儲備、加大控制境外資源的支持力度、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出台重點企業直購電試點、降低電價、進行稅費減免,提高
產業集中度、淘汰落後產能、合理配置資源、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幾個方面。
金屬收儲
雲南、廣西、四川以及國儲局都出台了對部分有色金屬的收儲計畫,金屬收儲對於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減少金屬供給從而穩定市場價格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預計在產業振興規劃中,金屬收儲將成為焦點之一。儘管如此,金屬收儲並非有效需求,一定期限之後收儲的金屬仍將回到市場,而巨觀經濟的回暖、持續旺盛的消費需求才是解決當前
產能過剩的有效途徑。
投資建議方面,投資者可以關注
國有大型企業或者省重點企業,畢竟國儲局和省政府對這些龍頭企業的金屬收儲具有政策傾向性;其次,金屬收儲對於那些現金流緊張的企業效用會更大。
發展歷程
回顧有色金屬工業60年的發展歷程,是幾代有色人艱苦創業、不斷探索、甘於奉獻、開拓創新的60年;是有色金屬工業滄桑巨變、跨越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60年。概括起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歷程可分為改革開放前30年和改革開放後30年兩個階段和不同的發展時期。
三年經濟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1949年~1957年)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用三年的時間對經受戰爭創傷處於崩潰狀態的國民經濟實行全面恢復。從1953年起,我國以156個重點建設項目為骨幹,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大規模建設。
三年恢復時期,我國東北地區的一批有色金屬企業首先恢復了生產;雲南、湖南、安徽及江西省的有色金屬礦山等相繼恢復了生產。到1952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恢復到7.4萬噸,是1949年的5.5倍。
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1953年~1957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開始大規模的建設,當時前蘇聯援建的156項基本建設項目中,有色金屬項目有13個,新建、擴建了一批有色金屬礦山、冶煉和加工企業,同時,逐步組建了地質勘探、勘察設計、建築施工、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等,形成了獨立完整的有色金屬工業體系。1957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已初具規模,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達21.5萬噸。
“大躍進”和調整時期(1958~1965年)
1958年,我國進入了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經過三年“大躍進”、高指標,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工業生產第一次出現下降局面。1961年開始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經過1963年~1965年的三年調整,國民經濟發展得到較好恢復,增長速度也明顯加快。
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雖然受到“大躍進”時期的影響,但在調整時期得到較快發展,一批骨幹企業相繼建設投產,使有色金屬工業在起伏中發展。1961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降到1957年的水平21.5萬噸,1965年恢復到46萬噸。
文化大革命及後期(1966年~1977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使黨和國家遭受到建國以來最為嚴重的損失,國民經濟基本處於停滯、徘徊和十分困難的境地。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雖然也受到嚴重的干擾,但歷史地來看,由於有色金屬工業戰線廣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仍然取得了許多積極進展。特別是在當時“三線”建設的總體部署下,在西南、西北地區建設了一大批有色金屬企業,改善了產業布局,加快了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在徘徊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1968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降為34萬噸,到1977年產量達82萬噸。
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30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到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和黨的十四大,我國正處在探索改革開放目標模式階段。
改革開放初期,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發展有色金屬工業。198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從此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制定了“優先發展鋁,積極發展鉛鋅,有條件的發展銅,有選擇地發展其他有色金屬”的發展方針,加快建設了一批基建和技改項目,特別是從國外全套引進了大型預焙鋁電解槽和銅閃速熔煉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裝備水平,並為改造傳統落後生產工藝提供了範例。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後,迅速提高了有色金屬產量。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品產量由1978年的99.6萬噸,增加到1992年的299.2萬噸。
從黨的十四大到黨的十六大,我國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這一時期,我國有色金屬國有企業經歷了三年改革脫困階段。從1996至1998年,有色企業出現了全行業虧損。國家及時採取了債轉股、資源枯竭礦山實行政策性關閉和貼息技術改造三項措施,使一批企業走出困境,步入快速發展之路。同時,有198戶企業先後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涉及在職職工39萬人。
一時期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已成為有色金屬工業重要組成部分。煤炭、電力、紡織等領域的有些企業開始大規模投資有色金屬行業。
這一時期,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管理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了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2000年,國務院決定將大部分中央所屬有色金屬企事業單位下放地方管理;2001年4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正式成立。2002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達到1012萬噸,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進入了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階段。
這一時期,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實施戰略重組,圍繞做強做大主業,分離輔業,通過改制上市,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有色企業集團。同時,非國有企業迅速崛起,形成了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
這一時期,是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最快、經濟效益最好、技術進步最明顯、綜合實力增強最為顯著的發展階段。從2002年到2008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6.4%;從2002年到2007年,主營業務收入和實現利潤,年均增長分別為33.8%和78.6%。
發展數據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10種有色金屬產量3696.12萬噸,增長7.5%,增幅比上年回落2.32個百分點,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6.3個百分點。
具體為:精煉銅582.35萬噸,增長12.06%;原鋁2026.75萬噸,增長122.21%;鉛464.57萬噸,下降0.04%;鋅482.94萬噸,下降7.52%;鎳22.92萬噸,增長23.75%;錫14.81萬噸,下降5.13%;銻24.13萬噸,增長26.91%;鎂69.83萬噸,增長5.7%;海綿鈦7.69萬噸,增長25.75%。
2012年10種有色金屬產量前10位的省區為河南、雲南、甘肅、山東、湖南、內蒙古、青海、寧夏、江西、山西,其產量分別為:58.01萬噸、302.96萬噸、296.04萬噸、279.31萬噸、273.56萬噸、250.78萬噸、215.81萬噸、164.32萬噸、145.32萬噸、137.42萬噸。這10個省區的10種有色金屬產量2649.52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71.68%。其中,甘肅、寧夏兩省區增幅較大,主要是原鋁產量增長所致。
另外,銅、鋁加工材產量增幅回落。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銅材產量完成1153.96萬噸,增長10.78%,增幅比上年回落6.97個百分點,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4.2個百分點。鋁材產量完成了3039.55萬噸,增長14.6%,增幅比上年回落5.98個百分點,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11個百分點。
2012年受世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發達經濟體對有色金屬的需求不足,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國際市場針對我國有色金屬產品的進出口的貿易摩擦事件增多,加上我國有色金屬產品在進出口結構上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年我國有色金屬整體出口難度日益加大。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我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1664.31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60.31億美元,同比增長3.76%,增幅比上年回落24.31個百分點。其中進口額1149.11億美元,比上年減少23.2億美元,同比下降1.98%;出口515.2億美元,比上年增加83.51億美元,同比增長19.35%。如果扣除金首飾及零件的出口額222.09億元,全年主要有色金屬產品的出口額為293.11億元,出口額同比下降13.08%。
2012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上年同期明顯下降。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1~11月,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288.8億元,同比下降23.6%。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3~11月實現利潤分別為135.6億元、90.2億元、121.7億元、124億元、79億元、101.1億元、131.1億元、135億元、208.8億元,7月份實現利潤為2012年以來實現利潤最低水平,8、9、10月實現利潤逐月小幅回升,11月份實現利潤出現較明顯好轉。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有色金屬工業(不包括獨立黃金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15.69億元,比上年增長15.55%,增幅比上年下降19.09個百分點。2012年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不含農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例為1.51%,增幅比全國固定資源投資低5.05個百分點。
改革措施
加大控制境外資源的支持力度推進企業兼併重組
中國是個有色金屬資源貧乏的國家,鋅、鉛和銅的儲量占世界儲量比重僅為15%、16%和5.6%,而中國對鋅、鉛和銅的消費占全球比重卻為28%、29%和28%,“
中國因素”成為金屬消費增量的主要貢獻國,但卻受制於所控制的資源很匱乏,供需矛盾一直突出,而通過
參股、合併、
收購等多種手段控制全球範圍內的金屬資源將是解決這種供求矛盾的好辦法。
有色金屬價格整體回落了50-60%,企業紛紛減產,正是進行全球併購的良好時機。一旦市場需求回暖,供給將會緊俏,畢竟關閉一個礦很快很容易,但重新啟動、提升產能卻需要很長時間,那些掌握上游稀缺資源的企業更能從價格上升中獲利。
政府的支持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中國越來越多的上市
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資源抄底,如控股澳大利亞礦業上市公司PEM的中金嶺南(000060)、增持世界礦業巨頭力拓的中國鋁業(601600),
紫金礦業(601899)和江西銅業(600362)現金流充裕、在收購世界礦產資源方面亦很有經驗,亦值得投資者期待。但這些
個股前期漲幅較大,需警惕回調風險。
直購電試點降低電價
在所有子行業中,鋁行業對電價的波動最為敏感,電價下調將大幅降低
電解鋁的生產成本,利於減少鋁行業的虧損範圍。但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後產能,因此並不是長久之計。投資策略方面,可以重點關注受益最多的鋁行業重點上市的投資機會,如
南山鋁業(600219)。
稅費減免
將直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利於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從而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影響因素
1、緊縮的貨幣
政策國內通貨膨脹形勢十分嚴峻,6月份CPI創出年內新高達6.4,為了遏制通脹的迅猛勢頭,央行年內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至歷史高點21.5%。貨幣緊縮政策疊加效應在二季度顯現,使得有色金屬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2、限電措施
3、歐債危機
4、原油期貨
發展特點
當前有色金屬產業的時代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金融屬性抬頭
近期有色金屬價格波動始終較為頻繁,多重因素的相互牽制決定了其上行乏力、欲跌還休。一方面世界經濟重歸上升周期,需求恢復,庫存下降;另一方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又引發新一輪擔憂,美元指數應聲強勁反彈。在此背景下,有色金屬的金融屬性迅速地左右著市場價格。
進入工業化社會以後,銅等主要有色金屬市場就出現了現貨與期貨並存的局面。而全球信息化的大爆炸,使得各地區價格進一步即時、透明,這為有色金屬期貨成為典型衍生金融商品提供了決定性基礎。
目前國內外市場各主要有色金屬價格走勢,已經不完全反映供需關係。世界主要國家匯率、利率、稅率的變化,對其價格影響往往超過供需關係的變化。貨幣流動性決定著市場有色金屬價格的基本走勢。
2、全球化布局
3、國家戰略儲備的重要物資
4、市場格局不斷調整
為獲得競爭優勢,控制優勢資源,以聯合、兼併、重組為特徵的戰略性調整一直在持續。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三大綜合性礦業公司的發展歷史都不長;極有競爭力的嘉能可僅有十幾年的發展史。預計世界有色金屬企業的分布格局還將繼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