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街節

會街節

會街節是德宏一帶阿昌族的盛大宗教節日,每年農曆九月初十開始,節期5天,每天趕一個街子。會街節過去以求神保佑為主,現增加了民眾娛樂,物資交流等內容。阿昌族會街節是戶撒和臘撒地區的傳統節日。過去多在農曆九月中旬舉行,一般持續5天左右,現在已改在國慶節前後的三天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街節
  • 民族阿昌族
  • 類型:盛大宗教節日
  • 時間:,每年農曆九月初十
節日簡介,節日來源,主要活動,民族簡介,節日舞蹈,“青龍白象舞”簡介,青龍、白象製作,相關傳說,

節日簡介

會街節”是阿昌族人民的一種傳統節日,主要是人們進行物資交流,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表達感情的機會。耍青龍、玩白象,是會街節期間 最隆重、最精彩的娛樂活動。 民間藝人製作的白象、青龍。一般用竹木編扎,彩紙裱裝,活靈活顯,表現出阿昌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
會街節

節日來源

會街,阿昌話叫“熬露”,每年農曆八九月間舉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間的日子。傳說佛祖“個打馬”(釋迦牟會街節尼)為母親上天念經三日(相當於地上三月)返回人間時,佛光普照,青龍白象呈祥。阿昌會街必耍青龍白象,即源於此。
會街節會街節
阿昌族會街節是戶撒和臘撒地區的傳統節日。過去多在農曆九月中旬舉行,一般持續5天左右,現在已改在國慶節前後的三天舉行。
“會街節”是阿昌族人民的一種傳統節日,主要是人們進行物資交流,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表達感情的機會。在會街節上,首先映入人們眼帘的是阿昌族民間藝人製作的白象、青龍。一般用竹木編扎,彩紙裱裝,活靈活顯,表現出阿昌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

主要活動

阿昌族視青龍、白象為吉祥、幸福的象徵。會街前,要紮好青龍、白象。會街這天,當天空霞光初露,小伙子們便身背戶撒長刀,挎著象腳鼓,姑娘們身著嬌艷的民族服裝,在鼓樂和鞭炮聲中簇擁著披紅掛綠的青龍、白象進入會街節廣場。當主持節日的長者宣布節日開始,頓時,鼓聲、(釒芒)鑼聲、(釒發)聲交織成一片。青龍、白象也活躍起來,青龍時而搖頭、時而擺尾、時而張嘴歡笑;白象時而甩動長長的鼻子,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接著滑步、下跪、後仰、前傾,笨拙的憨態引起人們一陣陣鬨笑。此時,姑娘小伙子們便圍著青龍白象翩翩起舞。他們雙腳跳躍挪動,身體象波浪般地起伏,邊跳邊蹲。此時的會場,鼓樂齊鳴,龍舞、象躍 、一片歡騰。
會街節會街節
阿昌族人民崇拜白象。“耍白象”是阿昌族的一種民間傳統舞蹈。這種舞蹈,動作變化多端,樸實自然;情節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形象地再現了阿昌人的現實生活,給人們以生活美的享受。
會街節上,最吸引人們的是阿昌男子圍繞白象歡跳的象腳鼓舞。他們邊敲邊舞,鼓聲時緩時急,節奏明快,聲音粗獷而洪亮,還不時伴有晃鼓、甩鼓、擺鼓的花樣動作,剛勁灑脫,形象優美。圍觀的一群群阿昌族姑娘身穿節日盛裝,頭插鮮艷的並紅花,打扮得婀娜多姿,不時爆發出一陣陣歡笑聲。在歡聲笑語中,白象的鼻子甩得更歡了,青龍張嘴頻頻點頭,尾巴翹得更高了……。

民族簡介

阿昌族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他們聚居在高黎貢山余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種水稻而聞名。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以善於打制長刀而聞名於世。 清初承襲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吳三桂把戶臘撤地區改為“勛莊”。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廢“勛莊”,仍歸原先賴、況兩家承襲。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戶臘撒地區歸騰越州管轄。乾隆年間,南甸土司轄區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領主交納貢稅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淪為附近漢、傣地主的佃戶。同時受封建領主、地主的雙重剝削。民國時期,雲南軍閥在隴川、梁河等地建設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國前夕,統治阿昌族達500餘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納“三大款”(官租、大煙款、地基銀子)外,各寨還負擔專門的勞役。
會街節會街節
阿昌族的歌搖、故事、傳說等口頭文學十分豐富。民間流傳著不少優美的傳說,如長篇敘事史詩《遮帕麻和遮咪麻》;長篇敘事詩《曹扎》、《鐵匠戰龍王》;風俗故事《谷稷》、《親堂姊妹》、《胯骨》;動物故事《麂子和豹子換工》、《老熊撕臉皮》等。這些詩歌、傳說都十分樸實,生動感人。

節日舞蹈

會街節期間,當白象擺動長鼻,青龍昂首搖尾時,阿昌族青年敲著象腳鼓,圍繞著青龍白象,跳起了歡快的象腳鼓舞。鼓聲中,姑娘們頭戴鮮花,手持綠葉或鮮花、手帕,合著象腳鼓的節拍,跳起了青龍白象舞。跳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喊起“約懷懷、依餵”來,意即幸福、幸福、永遠幸福。舞蹈純樸自然,出腳不高,擺手幅度不大,節奏緩慢,氣氛熱烈,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會街節會街節

“青龍白象舞”簡介

青龍、白象製作

扎制青龍、白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老藝人先用木頭做架子、紙糊身,布做象鼻和龍頭、龍尾。要結實、輕巧、形象。耍青龍、白象時,人藏在龍身象肚子裡,有的人負責抬龍、搬象,有的專門負責扯動龍頭、龍尾和象鼻,所以青龍就能抬頭、張嘴、閉嘴、擺尾,白象就會上下左右甩鼻子了。

相關傳說

青龍白象舞”是阿昌族會街節”期間表演的舞蹈之一。“會街”原是小乘佛教迎接“過達瑪”菩薩的儀式,現已完全演變為慶祝豐收的節日,主要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的阿昌族居住區。每年的農曆九月由幾個或幾十個村寨聯合籌備舉辦,到時各村寨舉著彩旗,敲著象腳鼓齊集於共同的會場,一連歡慶三天。阿昌族人民常視青龍白象為吉祥幸福的象徵。傳說:召衛散達納王國曾災難不斷,後因王宮裡的一頭大象生了小白象,從此便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事傳到了同樣災難不斷的鄰國,即派人向召衛散達納國的王子求討白象。王子很快同意了。小白象到鄰國後不久,鄰國也日益富強起來。
會街節會街節
對鄰國的富強,宰相和個別大臣很害伯,三番五次在國王面前搬弄是非。國王聽信讒言,將王子趕進深山老林。百姓知道後,紛紛向國王求情;鄰國知道後,也送回了小白象。就在國王接回王子那天,小白象的好友小青龍為大地灑下了一場“臘條雨”,並很快變成了金銀。王子見到金銀不動半點心,全都獻給了佛祖和百姓,深得人們的敬重和愛戴,並為此舉行了三天的大擺,跳了青龍白象舞,以此表達對王子的感激之情,以後每年都舉行一次類似的慶典。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阿昌族的傳統節日——會街節;形成了阿昌族的傳統舞蹈——青龍白象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