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價值率法則

由此可見,價值率與使用價值及勞動價值一樣,是價值理論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參量,深入研究價值率的基本類型、表現形式以及一般規律是價值理論的重要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最大價值率法則
  • 研究:價值率的基本類型
  • 根據:耗散結構理論
  • 內涵:是長遠的而不是眼前的
什麼是價值率與價值增長率,什麼是最大價值率法則,最大價值率化法則的主要內涵,正確理解價值率最大化法則,利潤率,利潤率最大化法則,

什麼是價值率與價值增長率

任何生產系統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價值(勞動價值或使用價值)的輸入輸出系統,其中價值的輸入過程可以看作是價值的消費過程或投入過程,價值的輸出過程可以看作是價值的生產過程或產出過程。一個生產系統的價值增長速度可用價值率來衡量。
價值率:生產系統在單位時間內產出價值量與投入價值量之比值稱為價值率,用P來表示,即
P=Qo/(Qi×T) (1)
式中,Qo為產出價值量,Qi為投入價值量。
價值增長率:生產系統在單位時間內價值增量與投入價值量之比值稱為價值增長率,用Z來表示,即
Z=(Qo-Qi)/(Qi×T) (2)
由此可得,價值率與價值增長率之間的關係:
P=Z+1(3)

什麼是最大價值率法則

根據耗散結構理論,任何耗散結構都會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有序化規模,具體表現為最大限度地增長自己所擁有的價值量,當耗散結構或擴展耗散結構所擁有的價值量一定時,它必須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價值率或價值增長率,由此可得
價值率最大化法則:當擁有的價值量一定時,任何耗散結構和擴展耗散結構都會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價值率。
價值增長率最大化法則:當擁有的價值量一定時,任何耗散結構和擴展耗散結構都會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價值增長率。
統一價值論提出了“利益最大化法則”或“價值率最大化法則”:即任何人類主體(個人、集體和社會)都會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價值率。總之,追求“價值率最大化”、“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類一切行為和思想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最大價值率化法則的主要內涵

這裡所謂的“最大價值率法則”具有如下主要內涵:是長遠的而不是眼前的,是整體的而不是局部的,是社會性的而不是個體性的,是全面價值層次的而不是單一價值層次的,是客觀意義的而不是主觀意義的,是綜合性的而不是片面性的,是辯證意義的而不是形上學意義的。

正確理解價值率最大化法則

應該從如下六個方面正確理解“最大價值率法則”或“最大利潤率法則”:
一是,人要追求自身價值率的最大化,就必須最大限度地“增加價值收益,減少價值耗費,降低時間耗費”,為此,凡是對於不能給自己帶來較大價值收益的工作,或者對於工作業績沒有與人的勞動報酬相聯繫的工作,人的行為將是被動的、消極的,人甚至會逃避它,因此對於這類工作,人就是“懶惰的”;反之,凡是對於能夠給自己帶來較大價值收益的工作,或者對於工作業績能夠與人的勞動報酬相聯繫的工作,人的行為將是主動的、積極的,因此對於這類工作,人就是“勤勉的”。總之,無論是“懶惰”,還是“勤勉”,都是為了“追求最大價值率”,人的“懶惰”本性實際上就是人的“勤勉”本性的反面體現。
二是,“滿意”是人對於“最大價值率法則”的主觀感受過程,因此追求“滿意”的狀態與追求“最大價值率法則”的狀態是完全等價的。
三是,由於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存在一定的利益相關性,“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關係充分形象地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相關性,其中,“人人為我”反映了社會對於“我”的利益相關性,“我為人人”反映了“我”對於社會的利益相關性,眾多的個人利益的發展必然會導致公共利益的共同發展,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相關性就是一支“一隻看不見的手”,促進了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共同發展。
四是,不僅個人會追求價值率的最大化,所有人類主體(個人、集體與社會)都會追求價值率的最大化,“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人類主體的行為準則。
五是,人的“自利”程度、“理性”程度、知識水平、情感特性、信息的收集程度、市場機制的充分性、社會制度的合理性、社會習慣的科學性、社會道德的完善性、人對於價值評價的準確性等,並不影響和改變人“追求價值率的最大化”的根本動機,但會影響和改變價值率最大化的最終實現程度,即影響和改變價值率的最大值(即理想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差值。
六是,人追求“價值率的最大化”的根本動機,是從全方位的、高層次的、社會各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角度來考察的,價值的收益(或價值的產出)與價值的耗費(或價值的投入)不僅包括經濟價值還包括政治與文化價值,不僅包括直接的價值還包括間接的價值,不僅包括顯性的價值還包括隱性的價值,不僅包括現實的價值還包括可能的價值,不僅包括眼前的價值還包括長遠的價值,不僅包括事物的價值還包括環境的價值。

利潤率

利潤率:就是指經濟系統的價值率,即生產系統在單位時間內產出貨幣量與投入貨幣量之比值稱為價值率。
利潤率”實際上就是經濟系統的“價值率”,不過,經濟系統所投入和產出的價值通常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價值,還有許多非經濟方面的價值,如社會秩序、精神文化、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精神素質等。當經濟系統只考慮經濟方面的價值投入產出情況時,或者看作是孤立的經濟系統時,其價值增長率就近似為利潤率。不過,完全孤立的經濟系統是不存在的,任何經濟系統都或多或少地與其他非經濟系統相聯繫,並產生一定的價值增長率,其利潤率總是或多或少地偏離其實際價值率

利潤率最大化法則

人的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價值效率通常可以採用“利潤率”來衡量,“經濟人”的根本動機不是追求利潤量最大化,而是追求“利潤率最大化”,而且,利潤率不是指貨幣增量與貨幣(投入)量的比值,而是指單位時間內貨幣增量與貨幣量的比值,這樣,才能充分合理地考慮貨幣投入量與時間投入量對於貨幣增量的不同貢獻程度。統一價值論認為,“社會人”的所有非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價值效率則可以採用“價值率”來衡量,即在單位時間內的價值增量與價值量之比值,“社會人”的根本動機不是追求價值量最大化,而是就是追求自身的“價值率最大化”。由於貨幣只是價值的特殊表現形式,“利潤率”只是“價值率”的特殊表現形式,“經濟人”的根本動機只是“社會人”的根本動機的特殊表現形式,由此可見,“利潤率的最大化法則”只是“價值率的最大化法則”的特殊表現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