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人物軼事,鐘情文武,一拔泯仇,為官清廉,
個人簡介
曾瓊琲(1758~1845),字榮錦,號寶圈,廣東省五華縣棉洋鎮洛陽村人。幼讀詩文,長習武藝,
19歲為武科邑庠生。
道光八年(1828)辭歸。他返回鄉里,教育後輩勤儉成業,耕讀傳家。
他雖為官30年,返鄉之時,僅帶有平日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1000多塊銀元,而不為己用,全部捐贈給村里買田,作為學田嘗產,支持辦學,為培養教育後代而盡心盡力。
人物生平
曾瓊琲一生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為官清正,品格高尚。其71 歲告老返鄉之日僅帶有百兩銀子,回鄉後,用這些銀子購置學田,資助興學育才,為鄉民傳習武藝。至今,在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棉洋鎮洛陽圍曾榜眼故居“長興樓”中,仍保留有其當年習武的大刀和習武石,大刀重約180多斤,長約2 5米,如今要搬動它,仍需小心翼翼,想當年曾榜眼可以把此大刀舞得呼呼生風,是何等神力;更令人驚嘆的是,在長興樓大門口,有三塊花崗岩質地的習武石,小的有200多斤.大的有300多斤,據說曾榜眼當年可以同時提起這三塊習武石。族人保留有—件曾榜眼當年穿過的長袍,人站在凳子上仍夠不著,可見曾榜眼身材高大魁梧。 在民間,曾榜眼還有當考官拒賄選賢的美談。據說.有一回曾瓊琲身任選拔武生的考官。開考前夕,開封府巨賈馬百萬的老管家到曾瓊琲的住所送錢說情,老管家討好說:“馬公子為人機靈,武藝不凡,明日赴考,望大將軍高抬貴手,助力選拔,”說完,把一大包銀子遞來,並說事成後還有重謝。曾瓊琲嚴斥道:“考官之責,應是量才選拔,我曾某不昧心做事,賣官鬻爵,中飽私囊,此銀子拿回去吧,井轉告你主人,令公子能不能中,就看他的本事,若令公子本事大,不必花上分文。第二天,曾瓊琲秉公選拔,見馬公子確實武藝不凡,於是還是讓其名列金榜。
曾榜眼去世後,葬在洛陽圍狗里塘的小山坡腳,墓長8.6米,寬9米,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但卻無墓碑,據說當年修墓占地需征重稅,因曾榜眼為官清廉,家境貧寒,故在其去世後,家人僅為其修了—座無墓碑的灰沙墓,一直是為官之人學習的榜樣。在洛陽圍的"忠恕堂"祠堂內懸掛有"榜眼及第"的牌匾,祠堂外面還有兩根約三米多高的花崗岩石楣桿。
人物軼事
鐘情文武
清乾隆二十三年 (1758),曾瓊琲出生在棉洋鎮洛陽圍的一個普通農家。其祖父和父親都受過儒家傳統教育,深深懂得名字是客家人對孩子未來人生的企盼的道理,因此取曾瓊琲的字“榮錦”,就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謹慎做人,將來能成為國之棟樑,家之榮耀;其號“寶園”是取自鄭板橋石圖題詩,也表達了希望兒子堅持不懈、直至功成名就的意願。
曾瓊琲正因為有這樣的慈祖嚴父,在日後從戎幾十年里,他的成功之路無不受到祖父和父親平時言行的深刻影響。
曾瓊琲自幼鐘情詩書經史和舞刀弄棒,不足十歲就迷上了看雜耍,只要一有空閒,就模仿看到的那些動作,玩得不亦樂乎。十歲那年,其父送他到鄉拳館“學打” (本地客家人習慣把教武術的師傅叫“教打”,學武術叫“學打”),教打師傅見他悟性好,便為他開小灶,安排單練。
到十二歲時,懂事的瓊琲認為自己空有一身力氣,應該找一份幫工補家用,碰巧有家酒坊需要人挑水,每天把十口水缸裝滿即可。東家開始不相信他這么小一天能挑這么多水,只是讓他試一試,不料發現他人小力大,不需扁擔,只用手提,東家驚喜異常。對於“每天不固定時間,只需把十口水缸裝滿,就可以自由支配時間”這樣的工作安排,曾瓊琲很高興,這樣既能賺錢幫助父母,又不誤習文練武。
他經常在屋後的狗里塘小平地上,練習拳腳、棍棒,後來他又想玩大刀,就把平時攢起來的錢,找到一個打鐵鋪打了一把大刀。他玩一通棍術,又玩一會大刀,盡情揮舞。一個月後,他又別出心裁,玩拔樁,就是把大小不一的木樁用石塊打進土裡,再慢慢拔起來……
有一天,正當他玩拔樁玩到興頭上時,對面走來一個老頭子。老頭子發現這個青年不一般,禁不住上前詢問了起來,曾瓊琲直言相告。老頭子一拍大腿:“好哇,我就是專程來找你父親商量祖墳山事情的。”
一拔泯仇
原來,老頭子是臨山的宗親,由於臨山地處深山,大部分族人往平地遷移,留下的曾氏人丁薄弱,在田地和山場守業上,受到人丁強盛的外姓欺侮。那年清明節,臨山曾氏在祭祖時發現鄰山的竹子有幾根新筍長在曾家的山坡上,就用柴刀砍了。鄰山山主知道此事後,糾集了一群人,找到曾氏族長家裡威脅說:“下次你們再砍我們的竹筍,我們就去挖你們的祖墳!”看到他們來勢洶洶的樣子,一點辦法都沒有的族長,只好忍氣吞聲。
過一年祭祖時,又有鄰山的竹筍長到曾家山坡來了。為了這樁事,曾氏族長憂心忡忡: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引起房姓爭鬥。於是,老人來找洛陽圍的宗親商量如何解決這事。聽了老族長的敘述後,瓊琲說,那我把他們的竹子扯掉不就行了嗎?
“你能把竹子扯起來嗎?”
“我試試給你看。”
曾瓊琲說著走到旁邊,隨手一抓就把那碗口粗的樹連根拔了起來後又插了回去。
老人見他竟有這般功夫,喜不自勝。第二天,曾家人帶著瓊琲來到祖墳山臨山,他並沒有立即開始拔竹,而是把曾家鄰山的三根大竹折斷,自己坐在三根竹交叉處閉目養神。鄰山山主見曾家人上山後,糾集了大批人馬,手拿棍棒刀叉氣勢洶洶跟了上去,人還未到,就聽到有人大吼著:“看誰敢動老子一根竹毛!”
聽到吼聲後,曾瓊琲睜開眼睛,從竹叉上跳了下來,走到那個大吼的漢子面前,“不敢砍你們的竹子是嗎?我扯可以嗎?”
只見他稍一彎腰就是一條口盅大的竹子被連根拔起,頭也不抬,好像是在扯地里的雜草一般,一口氣拔起十幾條。這時,鄰山的一位老者喘著氣跑到曾瓊琲身邊,連忙說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不用拔了,以後只要長到曾家山裡的竹子就是你們曾家的,我們一律不過問。”眼見一場要發生的房姓械鬥,就此圓滿解決。
為官清廉
據說乾隆五十五年(1790 )殿試那一天,曾瓊琲非常自信,每一項都是直接選取最難的。在第一場“馬上箭法”、“拾帽子”,第二場步射、拉硬弓時都贏得全場喝彩,特別是在第二場舞大刀時,由於他平時練慣了180斤的大刀,拿著120斤的大刀,舞得虎虎生風,瀟灑自如,一氣呵成。殿試結束後,皇上賜封曾瓊琲為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授殿前花翎侍衛。
在粵東地區,至今還流傳著曾瓊琲為官清正、廉潔生威的故事,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其當考官拒賄選賢的美談。據說有一回,曾瓊琲身任選拔武生的考官。開考前夕,開封府巨賈馬百萬的老管家到曾瓊琲的住所送錢說情,老管家討好說:“馬公子為人機靈,武藝不凡,明日赴考,望大將軍高抬貴手,助力選拔。”說完把一大包銀子留下,並說事成後還有重謝。曾瓊琲當場斥之道:“考官之責,應是量才選拔,我曾某不昧心做事,此銀子拿回去吧,並轉告你家主人,令公子能不能中,就看他的本事,若令公子本事大,不必花上分文。”可見曾瓊琲秉公選拔、為國選才之決心。
曾瓊琲一生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為官清正,品格高尚。道光九年,71歲的曾瓊琲告老返鄉,身上僅有的百兩銀子,均用在購置學田、資助興學和為鄉民傳習武藝等方面。
曾瓊琲告老還鄉後,對鄉親們說:“不要再叫我‘榜眼爺’,叫我老伯即可。”他在村邊開了個小店賣菸絲,招牌就叫“老伯”。他經營講信義,僅收微利,鄉鄰都樂於光顧,並在店裡聊天或請教武藝,正如他自撰店門對聯所云:“不近山林不近市,半為生意半為情。”道出了他晚年景況和寬廣胸懷。
道光二十八年(1848),曾瓊琲去世,葬在其從小練武的洛陽圍狗里塘的小山坡下,墓長8.6米,寬9米,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但卻沒有墓碑。據說是因為其時修墓占地需征重稅,因曾瓊琲為官清廉,去世後家無餘貲,家人只好僅為其修了一座無墓碑的灰沙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