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三維結構模式理論

智力三維結構模式理論

智力三維結構模式理論是由吉爾福特(J. P. Guilford)用內容、操作和產品三個維度建構的智力結構的立體式模型。這個智力結構模型首先發表在1959年4月號的《美國心理學》雜誌上,簡稱為SOI模型。

智力的操作過程包括認知記憶發散思維聚合思維評價這5個因素;智力加工的內容包括圖形(具體事物的形象)、符號(由字母、數字和其他記號組成的事物)、語義(詞、句的意義及概念)、行為(社會能力),共4個因素;智力加工的產物包括6個因素,即單元類別關係系統轉換和蘊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力三維結構模式理論
  • 外文名: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model of intelligence theory
  • 創立者:吉爾福特
  • 創立時間:1967
  • 三個維度:內容、操作、產品(成果)
  • 簡稱:SOI模型
  • 優點:反映智力的複雜性
  • 缺點:不實用
引言,概念,智力因素,內容,操作,成果,層次劃分,評價,發展,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吉爾福特(J. P. Guilford,1967,1985)繼續尋找由瑟斯頓開發的智力因子,不久之後他得出結論:研究者可區別出的心理能力的數量遠比瑟斯頓提出的數目“7”要多。
一方面,吉爾福特認為,瑟斯頓徹底忽略了創造性思維這一能力類別。另一方面,吉爾福特又發現,如果與創造力有關的測試囊括進成套測驗中,那么測驗之間的相關關係將反映出一些新的智力因子。除此之外,他還注意到其中一些因子的心理過程、信息特點、信息存在形式之間存在相似性。因為這些新的因子存在種種相似性,他確信這些因子能夠通過組合,形成數量較少的幾個維度
為了總結這些發現,吉爾福特(1967)提出了一個“完美”的智力結構(structure of intellect,SOI)模型。

概念

智力三維結構模式理論是由吉爾福特(J. P. Guilford)用內容、操作和產品三個維度建構的智力結構的立體式模型。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人的智力結構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研究,也就是有三種因素構成了人的智力結構,即內容(刺激性質)、操作(加工過程)和成果(加工的結果)。這三者構成了智力的完整圖形,若再進一步對這三者進行細分,又可區分出5種內容、5種操作和6種成果,5種內容指視覺、聽覺、符號、語義和行為;5種操作指認知、記憶、發散思維、會聚思維和評價;6種成果指單元類別關係系統轉換蘊含

智力因素

內容

引起心理活動的各類刺激,指呈現給受測者的材料或信息的性質,是智力測驗中所包含的各類測題的形式。
視覺:由視覺通道輸入的信息,呈現在眼中的圖片。
聽覺:由聽覺通道輸入的信息,呈現在耳中的聲音。
符號:本質上就是各種有特定意義的圖形元素,如數字、化學公式、字母,甚至單詞等都是符號。
語義:詞、句子的意義及概念等。語義內容也就是我們的語言系統。在大多數智力測驗中這方面的內容占很大比重。
行為:指對社會技能的理解,比如一個孩子能否通過觀察另一個孩子的面部表情辨別他所表達的情感
這些不同內容的智力能鑑別不同的智慧型。一個學生在語義內容為主的社會科學語言藝術和某種數學課程中的佼佼者,但可能在圖形內容為主的工藝美術課程方面卻是一個平庸之輩。

操作

各種刺激所引起的智力活動方式,也就是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大部分測驗項目僅強調下述的一種操作。
記憶:短時或長時,記住項目中的信息,例如一串數字。
認知:發現、感知、領會或熟知某些信息,比如圖形認知就是看出一個物體是方的還是圓的,語義認知是知道一些詞的意義。
發散思維:從記憶中提取出特定類別的物品,例如說出既硬又可食用的物品。
會聚思維集中思維):歸納演繹推理,從記憶中提取出一個正確項目,例如在字謎中填入正確詞。
評價思維:判斷一個項目中所包含的信息能夠多好地符合特定的邏輯要求。

成果

又稱產品,是指為了得到正確答案,大腦所必須產生的不同種類的心理結構,是智慧活動的產物,從簡單到複雜分為6種:
單元:它是單一的實體,是關於屬性或特徵獨一無二的組合,如單詞、數字或概念。
類別:它是一系列相似單元所具有的共同特點,如都是三角形的或都是高音。
關係:它是在兩個項目之間可觀測到的聯繫,多指單元或類別的關係,如兩個音相隔一個八度
系統:它是三個或更多項目形成一個可以被識別出的整體,指用邏輯方法組成概念,如一段旋律或者一個包含一系列行動的計畫。
轉換:從一個事物的認識轉換到另一種事物上去,指一個項目中的信息發生了改變,如改正錯誤拼寫。
蘊含:從已知的信息中觀察某些結果,指單個項目中蘊含的信息,如預期雷聲會出現在閃電之後。
越多地具備後面的成果就意味著智力水平越高。
總的來說,吉爾福特(1985)劃分出的這5種內容、5種操作和6種產品,這三個維度的不同組合可以構成5×5×6=150種智力因素。比如在智力測驗中有一個項目是複述主試讀一組阿拉伯數字,要求被試複述,用吉爾福特的智力理論來解釋,在內容上是“符號”,在操作上是“記憶”,在成果上是“單元”,這就構成了一種由符號×記憶×單元的智力。
經過長期的研究,吉爾福特和他的同事設計了各種測驗,確認了105種因素,其它的還在研究中,他相信每一種因素都是可以測量的。

層次劃分

近年來,吉爾福特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充實自己的SOI模型。他將這個模型作了層次劃分,把150餘種基本的智力因素確認為一級因素,基於一級因素之間存在某種相關的事實,又分析概括出85個二級因素,在二級因素的基礎上又概括出16種三級因素。
由此可見,吉爾福特也承認有一般因素的存在,但與斯皮爾曼不同的是,斯皮爾曼只承認存在一個一般因素,吉爾福特則強調一般因素並非僅有一個。

評價

由於SOI模型能夠反映智力複雜性而受到廣泛讚譽。但這同時也是一個致命的弱點。比如對於其中的一個智力因素,對於符號單元的記憶來說,一種“回憶一系列口述數字的測驗(如:韋氏數字記憶廣度測驗)”也許能夠比較好滴測試出這種智力因素。但是,視覺呈現數字的數字記憶廣度測驗(如:用振動棒接觸皮膚)都能夠比較好地測試出符號單元的記憶能力。也許,我們需要對聽覺視覺和觸覺分別建立一個單獨的通道,而這種擴展的模型也許會包含450個智力因素,很明顯,它因素太多,一點也不實用。
儘管看上去,智力所包含的互不相同的能力如此之多,以至於令人懷疑。但無論如何,吉爾福特的智力“原子理論”都讓測試的開發者對智力進行了反思,並開闊他們對智力的理解。
吉爾福特做出貢獻之前,大多數的智力測驗僅僅要求受測者使用聚合性思維,所謂聚合性思維,是指刺激情景中僅有一個正確答案。吉爾福特提出了有趣的發散性思維(divergent production),即想出許多種契合題乾情景的正確答案。因此,諸如“儘可能多地列舉出如果在雲上懸掛細繩所可能導致的後果”的問題(發散性思維)也許能測量出傳統測驗無法涉及的智力的方面。
吉爾福特的智力結構理論雖然否定了 G 因素的存在,但他的理論卻提出創造能力的研究和創造性測驗,這為研究智力提供了新的線索。

發展

1971年,他把內容維度中的圖形改為視覺和聽覺,使其增為5項,智力組成因素變為150種。1988年,他又將操作維度中記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使其由5項變為6項,智力結構的組成因素便增加到5×6×6=180種。吉爾福特認為每種因素都是獨特的能力。例如學生對英語單詞的掌握,就是語義、記憶、單元的能力。又如,說出魚、馬、菊花、太陽、猴等事物哪些屬於一類,回答這類問題進行的操作是認知,內容是語義,產物是類別。
吉爾福特將其上述智力結構的模式推薦為認知心理學的參考系統。吉爾福特智力結構論中引人矚目的內容之一是對創造性的分析。他把以前曾被從智力概念中忽略的創造性與發散性思維聯繫起來;還將發散性思維與聚合性思維相對應。他認為發散性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三個維度,是創造性的核心。吉爾福特還提出人格是由態度、氣質、能力傾向、形態、生理、需要和興趣七種特質組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它是一個七角形的互動體,從不同角度可以觀察到七種不同的人格特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