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村

普門村南倚城北村,西毗朱垟村,東北與滄河村為鄰,羅東南街穿村而過。為明嘉靖朝內閣首輔張璁祖祠所在地。普門之名始於南宋,據《普門張氏家乘》記載,其始祖於宋末由福建蒲田赤岸普門堂遷此,故名“普門”。村委會駐永中羅東南街711-719號。全村常住人口1063戶,4028人。現有耕地277畝,山地132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門村
  • 地理位置:浙江省溫州市
  • 著名景點:普門村
  • 類型:村莊
  • 曾用名:普門集體農莊
由來,歷史,政策,地圖信息,

由來

普門之名始於南宋。《普門張氏家乘》記載,始祖於宋末由福建莆田赤岸普門堂遷此,故名“普門”。 1955年,建立普門高級社,曾名“普門集體農莊”。1956年,建立中共黨支部。1958年10月,稱普門連隊。1961年10月,改稱普門生產大隊。1966年5月,易名東風大隊。1968年10月,建立東風大隊革命領導小組。1978年1月,復名東風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7月,建立普門村委會至今。
普門村羅東南街店鋪林立,家電市場繁榮。永強中學、永中二小、永強法庭、永中派出所等司法和事業單位坐落村中。

歷史

普門村歷史名人有明嘉靖朝內閣首輔張璁、天啟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天麟。現代名人有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國學研究院院長張立文等。村中保存有張璁祖祠、張天麟家廟兩處市、區級文保單位。成立張璁文化研究會,為挖掘普門人文歷史資源。還成立首個村級道德促進會,弘揚道德教育,為文明創建注入新的活力。

政策

21世紀初,普門村實施村民獎學金制度,凡考上大專的學生給予1008元獎學金。村集體為被征地農民提供養老保險資金。完善村民醫療保障制度。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建立困難民眾救助制度。每年投入資金實施全村道路保潔、垃圾清運和實施全村路燈亮化。2007年,村集體資產達3916.28萬元,實現社會經濟總值2.76億元,村集體經濟年正常收入573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060元。2002年,村團支部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標兵”稱號。2004年6月,村黨總支被中共浙江省委授予“2003年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鋒工程五好村黨組織”稱號。同年11月,被省委組織部命名為“黨建工作省級示範村”。2006年,被省檔案局評為“浙江省行政村示範檔案室”。2007年,被省科協評為“省級科普示範村”。同年,村婦代會被省婦聯評為“省級先進婦女組織”。

地圖信息

地址:溫州市龍灣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