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銅像,明代文物,藏於開封市博物館。高81厘米,寬62厘米,底長36厘米。該像頭戴花冠,有耳璫、瓔珞,肩有帔帛,衣呈U形,右膝彎曲,左腿自然下垂,坐於白象上,白象臥於一方台上;面目安祥,雙眼微閉,通體鎏金,鎏金大部已脫落。整體風格受到了明代宮廷造像的影響,是非常典型的明代佛造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賢菩薩銅像
- 館藏地點:開封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明朝
- 類別:銅器
普賢菩薩銅像,明代文物,藏於開封市博物館。高81厘米,寬62厘米,底長36厘米。該像頭戴花冠,有耳璫、瓔珞,肩有帔帛,衣呈U形,右膝彎曲,左腿自然下垂,坐於白象上,白象臥於一方台上;面目安祥,雙眼微閉,通體鎏金,鎏金大部已脫落。整體風格受到了明代宮廷造像的影響,是非常典型的明代佛造像。
普賢菩薩銅像,明代文物,藏於開封市博物館。高81厘米,寬62厘米,底長36厘米。該像頭戴花冠,有耳璫、瓔珞,肩有帔帛,衣呈U形,右膝彎曲,左腿自然下垂,坐於白象上,白象臥於一方台上;面目安祥,雙眼微閉,通體鎏金,鎏金大部...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正面手持如意,騎六牙聖象;另一面結阿陀定印,表六道眾生顯得四智菩提之義。十方普賢菩薩聖像的含義以及造型結構:通高48米,表征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普賢”,即“普”之平等無礙,“賢”為無處不到。座像造型結構...
十方普賢聖像為銅鑄鎦金工藝佛像造像,通高48米(代表阿彌陀佛的48個願望),總重量達660噸,由台座和十方普賢像組成。十方普賢聖像是金頂的中心。端凝祥和的普賢端坐在大象和蓮花座台上,四方雲霧飄浮繚繞。當太陽的霞光照在佛像的寶頂...
明普賢菩薩銅像 明普賢菩薩銅像是明代時期的文物。
1、南無彌勒菩薩 2、南無觀音菩薩 3、南無地藏王菩薩 4、南無文殊菩薩 5、南無普賢菩薩 6、南無虛空藏菩薩 7、南無除蓋障菩薩 8、南無金剛手菩薩 藏傳佛教八大菩薩金銅聖像 這一組莊嚴的藏傳佛教金銅八大菩薩坐姿聖像,安奉於台南...
普賢菩薩的塑像最顯著的標誌是坐騎為六牙象,不過一般吊墜由於空間較為狹窄,難以雕琢象身,所以一般採用密宗曼荼羅當中的塑法,為蓮花座,菩薩或雙盤跏趺坐,或一膝豎立而另一腿平置的菩薩坐,最重要的標誌為手持蓮花。因為有普賢菩薩...
可見觀世音的名字蘊含了菩薩大慈大悲濟世的功德和思想。曾因唐代避諱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稱“觀音”。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有明代觀音菩薩銅像、文殊菩薩銅像和普賢菩薩銅像,這三尊菩薩造像大小、風格一致,因為都沒有配有標誌性...
主像為釋迦、彌勒、阿彌陀佛,其旁為觀音、普賢菩薩及脅侍、供養菩薩等。觀音、普賢分騎獅象,分別由蠻奴和拂菻牽引,像側還有一童子。三主像均面頰豐滿,眉毛彎弧,口鼻端正,唐風顯著。彌勒與釋迦螺發,阿彌陀佛則為直發。釋迦、...
菩薩亦常乘坐獅子坐騎,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或以蓮花為台座,代表清淨無染;或駕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有明代觀音菩薩銅像、文殊菩薩銅像和普賢菩薩銅像,這三尊菩薩造像大小、風格...
聖壽萬年寺(即峨眉山萬年寺無粱磚殿)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為穹窿頂方形無梁殿,東向。殿內有銅鐵佛像共306件。其中普賢騎象巨型銅像1件,“圓覺”鐵像24件,小鐵佛像280件,小銅佛像1件。均集中存放於殿內。文物保護...
華藏寺最高層是普賢殿,即金殿、金頂,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門的匾額有“金頂”“行願無盡”“普賢願海”、“華藏莊嚴”等,為趙朴初、本換、明腸等題寫。殿門兩側有香港寶蓮寺聖一法師題寫的對聯。殿內供奉普賢騎象銅像,普賢...
普賢銅像 在無梁磚殿內有一尊普賢銅像。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四川地方官員多次向皇帝上奏說普賢菩薩在峨嵋山現相。篤信佛教的皇帝便下詔指派工部官員前往成都,專門督造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的銅像。該銅像分段鑄好,南運三百餘里...
宋代寺廟金屬造像遺存比較重要的有河北正定隆興寺大悲菩薩銅像,四川峨眉山萬年寺普賢菩薩金銅像(見萬年寺普賢像),河南登封中嶽廟鎮庫鐵人等。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的侍女像(見晉祠聖母殿彩塑),江蘇直保聖寺、山東長清靈岩寺、江蘇吳縣...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文:समन्तभद्रSamantabhadra),曾譯遍吉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象徵理德、行德的菩薩,同文殊菩薩的智德、正德相對應,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右、左脅侍,...
大雄寶殿佛台的正中心為釋迦牟尼佛,是大雄寶殿所供奉的“華嚴三聖”中的主尊,釋迦牟尼像的右側為普賢菩薩的塑像,左側則為文殊菩薩的塑像,而佛像側後身分別為迦葉和阿難二弟子。左右角各有一位護法。在“華嚴三聖”的後方立有一...
宋代出現了普賢、文殊、觀音銅像,坐於長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獅背、猻背上。延慶寺內有大悲銅菩薩像。通高22米餘,共有42臂,造型體型纖細頎長,比例勻稱,衣紋流暢,富於宋代藝術風格。寺內佛經 初建於周廣順二年(952),稱保恩...
在寺廟的殿堂中,如北京法源寺大雄寶殿、山西大同善化寺三聖殿內,供有一佛二菩薩塑像。主尊為毗盧遮那佛,左為司智慧的文殊菩薩,右為司理德的普賢菩薩,此三尊俗稱“華嚴三聖”。四川大足石刻中的七米高華嚴三聖巨像,巧奪天工,是...
大殿壁雕長八十米,展現的是西方極樂世界變相圖和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諸場情景,其中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諸大阿羅漢、諸天龍神、以及一切護法居士等。殿中後側供奉著海島觀音,兩邊是龍女和善財童子,以及五十三參立體塑像。大殿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