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九山西文化隨》是2017年三晉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介子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九山西文化隨
- 作者:介子平
- 出版社:三晉出版社
- ISBN:9787545715156
《晉九山西文化隨》是2017年三晉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介子平。
《晉九山西文化隨》是2017年三晉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介子平。內容簡介《晉九 山西文化隨筆》是山西省著名評論家介子平先生近年來關於山西文化的隨筆集,共收錄一百餘篇隨筆,分為晉人、晉地、晉事、晉文、晉寶、晉商、晉俗、晉...
“晉文化”考古學上為舊石器時代的“汾河文化“山西境內,汾河由北南流,至侯馬折而西去,形成一個直角形的大轉彎,通常稱它為“汾河灣”,它是中華古文化的緣起和薈萃之地。著名的丁村文化就是發現於此。山西的考古及文物工作者,自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以來,經過前後20餘年的發掘和研究,在這裡發現了分屬舊...
打鐵花,是流傳於豫晉地區的民間傳統煙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打鐵花是中國古代匠師們在鑄造器皿過程中發現的一種民俗文化表演技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打鐵花多流傳於黃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為流行,開封打鐵花更被譽為黃河流域十大民間藝術之首。打鐵花表演時,在一處空曠場地搭出...
山西麵食文化,是指山西以麵食為主的飲食文化。它是圍繞著麵食的起源、發展、製作、消費所產生的物質、精神、技能、習俗、心理、行為等現象的總和。成因 山西地處黃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麵食文化的發祥地。居住在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儘管日子算不上富足,但在“吃”的方面卻並不...
山西晉城澤州縣大陽古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蹟數量眾多,僅地面古蹟文物單體就有127個,文物類別主要有生物景觀、遺址遺蹟、建築與設施以及人文活動景觀4大類,體現了古大陽鎮濃厚的商業、文化和宗教氣息。中國早期北方城鎮的建築常常受到“靈龜”理念的影響,大多以“龜形”進行空間布局。大陽古鎮依山傍水,村莊沿陽阿河呈東...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磁性剪紙作為山西省文化廳選出的項目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國故事山西小屋展示,受到世界各地友人的喜愛,並獲得了北京奧組委和文化部授予的榮譽證書。2009年11月,磁性剪紙團隊榮獲浙江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最高獎——“雙十佳職業規劃之星”。 據統計, 這次 以“勵志、成才、就業、創業”為...
再如晉商會館均崇奉和祭祀關羽,在晉商會館的影響了,其他省的會館也逐漸崇奉關羽,從而推動了有關文化的發展。復如,山西盛產汾酒,其製作技術好,歷史悠久,汾酒是晉商會館中聚餐宴席美酒,汾酒的製作技術也隨之傳到異地,在山東、甘肅、東北等地,多有晉人仿汾酒用高粱、豆、米為原料制酒,稱之謂燒鍋。西寧府以...
2023年3月9日,山西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安排部署全力推進娘子關—固關、雁門關—廣武城、得勝堡群—大同鎮城、老牛灣—丫角山、平型關、殺虎口—右衛古城核心展示園建設工作。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娘子關位於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東北,由於處於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扼太行山井陘西口,為晉冀的咽喉要地,是長城的...
1987年,莫高窟作為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Yungang Grottoes),原名靈岩寺、石佛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的開鑿始於北魏時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將都城從盛樂(今和林格爾縣)遷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為盛樂與...
晉商文化之山西會館 明清年間,辛勤經商的山西商人在商跡之處捐資聯合,共同建設了很多山西會館。這些山西會館中,有的叫山西會館,有的發展為山陝會館,還有的成為山陝甘會館,還有的叫秦晉會館、潞澤會館、西晉會館、全晉會館等等。幾百年過去了,這些遍布全國各地的山西會館已經成為當地的重要文物,但是作為晉商文明的...
2020年9月,研究人員對河南澠池丁村等6處仰韶文化遺址採集的小口尖底瓶陶片樣本進行分析檢測,在陶片內側發現了平紋織物印痕,以及手紋,為仰韶時代紡織技術及制陶工藝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證。2022年2月2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小王遺址發現仰韶文化時期遺存,出土大量陶器及...
自命不凡的劉大鵬也承認:“余於近日(在)晉接(觸)周旋了幾個商人,勝餘十倍,如所謂魚鹽中有大隱,貨殖內有高賢,信非虛也。自今以後,愈不敢輕視天下人矣”(《退想齋日記》)。提高社會地位 為家族買官留爵提高社會地位 據山西巡撫哈芬、恆春、王慶雲等奏摺不完全統計,日升昌、元豐玖、志成信、協同...
從2009年至今,作為晉閩、晉台關公文化交流的標誌——關帝聖駕巡遊福建三次,台灣一次。所獲榮譽 2010年、2011年,“國際關公文化節”連續被評為中國十大人物類節慶活動之一“群星獎”類的項目獎。2012年,“關聖文化建築群”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3年,山西解州關帝祖廟被國務院台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
磧口古鎮,位於山西省臨縣城南50公里處,依呂梁山,襟黃河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鎮內的西灣村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西灣城堡,距離磧口不遠,有明清時期古建築群,和黃土高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磧(音qi)口位於黃河晉陝峽谷中部,臨縣城南48公里處,南臨著名的孟門古鎮,因黃河大同磧而得名。黃河由北而來...
重陽節(皇城村重陽習俗),流行於山西省陽城縣的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皇城村重陽節習俗是流傳在山西省陽城縣以皇城村為核心區域的傳統民俗活動。九九重陽節期間,以皇城村為中心,全縣十八個鄉鎮與沁水澤州相關村鎮都有豐富多彩的“養老、敬老、愛老、助老”活動。這種活動已輻射至整個晉城市,並逐漸...
晉城市,中國山西省下轄地級市,古稱建興、澤州、澤州府。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全境居於晉城盆地,四周群山環繞,中部相對平坦,丹河與沁河縱流全市,因春秋末年遷晉靜公到此而得名,總面積約9490平方千米,是山西省東南門戶。 [1]截至2023年3月,晉城市下轄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2023年末,晉城市常住總人口為...
2006年6月10日是我國的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山西省暨太原市2006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宣傳紀念活動10日上午在太原晉祠公園舉行,紀念活動突出了全民參與的精神,以此來增進全社會對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保護意識。2014年6月14日為第九個世界文化遺產日,是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晉祠通過系列活動,不僅宣傳了晉祠...
春節(懷仁旺火習俗),流行於山西省懷仁縣(今懷仁市)的民俗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懷仁旺火,俗稱“攏火龍”,又稱“大旺火”,每逢春節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裡面放柴,外面貼上大紅字條,上寫“旺氣沖天”等字。單...
晉祠博物館主要藏品有戰國青銅器、唐華嚴經石幢、元青花刻花蓋罐、山西地方名人如傅山、趙鐵山、祁雋藻等之書畫作品以及近現代摺扇等。文化活動 晉祠博物館舉辦的大型展覽有“中日書法展覽”、“董壽平美術作品展”、“晉陽文物精品展”、“清代帝後文化生活展”、“翰墨迎春—山西近代書畫名家作品展”等。1997年9月...
賈峰岳,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元宵節(柳林盤子會),山西省柳林縣申報。白有厚,男,漢族,1946年6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元宵節(柳林盤子會),山西省柳林縣申報。保護措施 2008年1月,柳林縣邀請了劉鐵梁、趙世瑜、高丙中...
7月9日,山陽泉市文旅局主辦的“龍城東望 遇見漾泉”陽泉市文旅推廣太原專場活動在太原古縣城舉行。同年 7月28日,2023“魅力山西·晉品惠享”旅遊消費月啟動儀式在太原古縣城西廣場舉行。同年11月,泰順石精品展在太原古縣城開展。2024年1月19日,山西晉源首屆冰雪影視文化節在太原古縣城啟動。所獲榮譽 旅遊信息...
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一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遊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清光緒三年至...
晉菜具有地域性,形成了“四幫一派一菜一點”的地方風味組合:即太原幫、晉南幫、雁北幫、晉東南幫、五台山齋派、山西清真菜和山西麵點。菜系文化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三晉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創製出的美味佳肴就有歷史記載。歷經歲月洗禮,晉菜自成體系,不斷推陳出新。伴隨晉商輝煌...
2018年10月,在平定縣文化局、旅遊局、娘子關鎮黨委、娘子關旅遊景區管委會支持下,十一黃金周下董寨村成功承辦了春節(娘子關跑馬排春節習俗)展演活動,吸引了數千人觀看。2023年2月6日9時,山西省平定縣下董寨村舉辦春節(娘子關跑馬排春節習俗)跑馬排活動,還舉辦巡街、耍社火、放煙火等春節習俗活動,吸引來自山西...
晉國古都博物館(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位於山西省臨汾市侯馬市市府西路24號。晉國古都博物館占地面積2公頃,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成立於2003年,年接待遊客63620人次。 [1-3] [12] [14] [24] 晉國古都博物館以弘揚晉文化為主線,設定有四個展廳,涵蓋晉國歷史、新田古都、晉國手工業、晉國軍事、文化、祭祀及墓葬四大...
2010被山西省政府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太原秧歌 太原秧歌最初是晉陽先民栽種水稻時隨口編唱的民歌小調,主要內容是祈禱水稻豐收。因為給稻秧唱歌,故人亦稱“歌秧子”,久而久之改稱秧歌,之後有了地域名稱叫“太原秧歌”。200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特產 太原市晉源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