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蠶是鱗翅目昆蟲,它的一生中可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
剛從卵孵化出來的蠶,黑色有毛,好似螞蟻,叫做蟻蠶。蟻蠶吃著
桑葉慢慢長大,過了一個時候,不吃不動,好像人在睡眠一樣,進入了頭眠。過了一、二天,它蛻去一層皮,又開始吃桑葉,身體繼續長大。這樣反覆四次,達到成熟。從頭眠到四眠,時間約一個月,吃掉一市斤的桑葉,身體增長四十倍,體重增加約有九千倍。
一條成熟的蠶兒,有多數環節組成,全身分頭、胸、腹三部分。它的頭很小,長有一對堅硬的大顎,有左右向內開合,咀嚼桑葉為食。胸部三節,每節生有一對胸腳;腹部共有十節,從第三節到第六節各生有一對腹腳,胸腳和腹腳是行動器官。末端生有尾腳,用來攀緣
桑葉。
蠶的身體內部有一對特殊的器官叫絲腺,成熟的蠶,身體透明,體內充滿絲質。它靠裊動頭吐絲
作繭自縛,把身體圍住,吐完絲後再蛻一次皮,變成了像一顆花生大小的蛹,不吃不動,蟄伏繭內。十天以後,蛹化成蛾鑽出繭外。經過交尾,雄蛾先死,雌蛾產卵後也結束了一生。每隻雌蛾產卵五百至七百粒。
是指春季飼育的家蠶,飼育時期常受地溫、氣候、農田作業等各種影響,特別是桑樹的發芽情況而定。一般收蟻在5月上旬,但是在暖和的地方,是4月下旬。春蠶的繭形大,而且繭絲纖度粗,一般絲質良好。這也是中國特產之一——絲綢的原料。由於桑樹較多,氣候溫潤,所以以養殖家蠶為經濟主體多出現南方,因此有些鄉村中出現了“
桑基魚塘”的經濟方式。
蠶繭有很多顏色,但黃色和白色較常見,也少有紅色和藍色,彩色絲綢多為人工挑染。
飼養過程
清掃工作
春蠶飼養前的打掃、清洗、消毒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首要一環,是奪取春蠶高產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家蠶血液型膿病的抬頭和擴展,做好
養蠶前消毒工作顯得更為重要,必須做到動手早、行動快、質量高、效果好。首先,準備好清洗用具,清掃
蠶室、蠶具及周圍環境的灰塵。大部分養蠶的人是放在皮鞋盒子裡,裡面有一些死角清掃不到,所以建議用毛筆的前端打掃工具。打掃的目的是把大量隱藏在灰中的病原菌清除掉,把潛伏在蠶室內的桑螟等越冬害蟲殺死,減少病原菌在蠶室內的基數和數量。打掃時要求做到蠶室的周圍、牆壁、門窗、地面等無明顯的灰塵堆積,蠶匾、蘆簾等蠶具無絲縷和病死蠶。
清洗消毒工作
先把蠶匾、蠶台、蘆簾等蠶用物資在河水中浸泡1-2天,然後用人工刷洗的方法洗淨蠶匾、蠶台、蘆簾等蠶用物資,並把
蠶室的牆壁、門窗及地面沖洗乾淨。清洗的目的是把附著在蠶室、蠶具的病原菌充分地暴露在空氣中,以提高藥消的效果。要求做到蠶室六面光、八角淨,水沖淌清水,手扶不沾污;蠶具無絲縷,無殘糞,無死蠶,無污漬。對一些受病蠶污染嚴重的難清洗的蠶具要用鹼水浸泡後剝去病斑。蠶具清洗乾淨後,放在太陽下曬5-6個小時。
藥劑消毒工作
可以分兩步進行。一是水劑噴濕消毒。把蠶室和蠶具等
養蠶用品全部用消殺精溶液或漂白粉溶液噴濕後保持30分鐘的濕潤。要求做到配藥準、用量足、噴布全、保濕時間長。消殺精的常用濃度為250倍水溶液,即取本品一袋加水25公斤稀釋,攪拌溶解後,噴灑或浸漬消毒。噴灑消毒時,每平方米225毫升。並做到現配現用,放置時間不能超過半天,不能加入石灰等鹼性物質。
優氯淨煙燻消毒
把蠶具擱空在
蠶室中央,儘量避免蠶具重疊,熏蒸24小時(一般20M2的蠶室用煙燻藥一袋)。在
養蠶前2-3天再用新鮮石灰漿消毒一次,將對控制家蠶血液型膿病的發生有很大好處。
布置小蠶專用共育室
1、檢修加溫設備是否完好。小蠶共育的形式大體分3種,一種是電加溫共育,要求對設備和線路作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測試,發現問題及時修理;另一種是炕床或飼育箱共育,要求進行試灶、排氣、補濕,掌握升溫和保溫性能;比較普遍的是煤氣管道加溫,重點要檢查管道是否漏氣,補濕性能是否完好。
2、裝好窗簾、門帘,準備好收蟻用的各種物資,如棉紙、白紙、蠶筷、鵝毛等。
3、仔細複查
蠶室內是否放置過農藥或噴過殺蚊藥水,發現有上述問題,及時更換地方或用新鮮石灰水進行全面、多次的驅避排除。
4、為確保
桑葉的新鮮度,每飼養戶要準備一隻"活水貯桑缸",並堅持每天調換清水,缸面濕布要經常清洗消毒。
飼養技術
春季氣候適宜,是一年中最佳的養蠶期。但耍確保春蠶豐產高產,應做到以下幾點:
清潔衛生和消毒
養蠶前 5~7 天,徹底清洗蠶室、蠶具、貯桑室以及上蔟室,水泥地面用水沖洗,泥土地應
颳去一層表士,換上新土,牆壁用石灰水粉刷一遍,蠶具用清水洗乾淨曬乾。消毒最好在睛天早晚進行。貯桑室和養蠶窒地面用 0.3%有效氯漂白粉溶液噴灑消毒。蠶繭出售後,蠶室地面撒一層新鮮石灰粉,用消毒王或漂白粉液噴灑蠶具,然後進行打掃、清洗或熏煙消毒。
調節蠶室溫、濕度
春蠶期遇到低溫多濕環境時,可在蠶室內用炭火升溫,可補溫排濕。若升溫後,濕度過低,應煮水補濕。大蠶適應低溫乾燥環境,一般 4 齡適溫為 24°C~25°C,儘量避免 20°C以下的低溫和 30°C以上的高溫。同時,要蠶兒感溫均勻,發育整齊,小蠶室要求弱氣流,大蠶室要求通風換氣良好。
除沙並調整蠶座
大蠶食桑量大,需勤除沙,4 齡期每天除沙 3 次,5 齡期每天除沙一次。結合除沙調整蠶座稀密,發現病蠶及時隔離和淘汰,病死蠶應放在石灰消毒缸中,集中燒毀或深埋。
另外,春蠶上蔟後 6~7 天,當蛹體呈棕黃色才可採摘。采繭時宜將“雙宮繭”“畸形繭”“污染繭”等下繭選出,分開出售。
注意事項
春蠶期氣候好,葉質優,繭質良,容易取得
蠶繭高產,產繭量一般占全年總產繭量的40%左右。因此,養好春蠶是增加蠶農收益,完成全年蠶繭生產任務的關鍵。
(1)做好種葉平衡
蠶兒主要靠食
桑葉促進生長發育,必須根據桑葉產量決定春蠶飼養量,既要防止養“過頭蠶”,蠶兒受餓,影響蠶繭產量和質量,也要防止
養蠶不足,桑葉剩餘,減少經濟收入。測報春葉產量主要根據桑樹株數、條數、條長決定,據試驗調查,湖桑32號平均條長1.5米,剪梢後尚剩1米,長勢較好的桑園每
米桑條產葉量為150克左右,按此標準計算春葉量,如1畝桑園有桑樹770株,剪梢後平均條長1米,平均每株有效條6.5株,平均每株春葉量為0.975公斤,按春蠶7.5公斤芽葉產0.5公斤
蠶繭計算,可飼養1~1.25張春蠶,畝產繭50公斤左右。
每米條長產葉量應根據桑樹長勢、春季桑樹培管、氣溫高低、不同桑品種等因素靈活掌握,桑樹長勢好、春肥足、春季氣溫高、桑樹發芽早、節間密的桑樹,每米條長產葉量偏高,反之則偏低。因此,必須加強桑田春季肥培管理,努力提高春葉產量,確保春蠶飽食上山。
(2)嚴格消毒防病
春蠶期雖然氣候好,病原少,葉質優,但忽視
蠶室蠶具消毒,春蠶後期也會發生
蠶病。
養蠶前的消毒要按照“一掃、二鏟、三浸、四洗、五曬、六消”的順序,即蠶室內外徹底打掃,清除所有污物;室內鏟土(水泥地用清水反覆清洗),填換新土將所有蠶具放入河水裡浸泡半天,利於清洗;蠶具正反面徹底洗滌,洗淨蠶糞、死蠶、浮絲、污跡等;洗乾淨的蠶具經曝曬,然後針對早年蠶兒發病情況,選用有關藥劑進行消毒。藥物濃度要配得準,配得勻,消毒要全面。養蠶期間,餵蠶前和除沙後要養成洗手的習慣,換鞋入室,蠶座內勤撒新鮮石灰粉,及時淘汰病、弱蠶,防止蠶兒混育感染髮病。
(3)精心飼養小蠶
“養好小蠶七成收”,應根據小蠶對溫濕度和葉質要求較高,抗病力弱,以及對不良環境抵抗力差的弱點,飼養應特別精細。
1、保持目的溫濕度。小蠶單位體重體表面積大,水分容易散發,體溫容易降低,因此,小蠶喜歡高溫多濕,1~2齡溫度應達26.5℃~27.5℃,乾濕差0.5℃左右;3齡26~26.6℃,乾濕差1.2℃左右,須防止溫濕度急變。炕床保溫保濕性能好,應提倡炕床共育小蠶。
2、嚴防小蠶中毒。小蠶遇有毒性氣體容易發生中毒,尤其使用煤球爐加溫,因煤球燃燒時散發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會使蠶因呼吸中毒死亡,在1齡眠中因蠶不食桑,飼養員往往離開
蠶室,極易使蠶中毒死亡,因此,使用煤球加溫應注重通風換氣,排除有毒氣體,防止蠶兒中毒死亡。
3、精選良葉。小蠶在單位時間內生長發育快,體重增長迅速,必須精選優良
桑葉餵小蠶。小蠶用葉應選擇營養豐富,葉質新鮮,成熟度基本一致,無病蟲害的桑葉,做到不吃老葉、泥葉和蟲口葉。選葉標準:1齡葉色
黃中帶綠,2齡綠中帶黃,3齡吃“三眼葉”,即止芯芽葉。要求1~2齡每根枝條只選采一片葉,同時掌握“眠、起兩頭嫩”的原則。
4、適時除沙擴座。為減少遺失蠶和保持蠶座清爽,掌握1齡不除沙,2齡起除、眠除各1次,3齡起除、中除、眠除各1次。每次除沙前,先撒焦糠或石灰粉,餵1~2回葉,待網下基本無蠶時,即可除沙。除沙動作要輕,防止蠶兒受傷,並拾淨網下沒有爬上來的蠶兒。
小蠶不僅生長速度快,且容易密集,所以每次餵葉前應先擴座、勻座,餵葉後連蠶帶葉適當調整蠶座面積,做到“一蠶三位”,蠶不碰蠶,有利蠶生長發育。
(4)認真養好大蠶
大蠶期是蠶兒積蓄營養,絹絲腺極度發達的時期,生理特點和小蠶有很大差別,對飼養環境和營養要求也有所不同,在飼養管理上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點:1、鮮桑飽食。采葉要做到快采、松裝、快運,以防
桑葉發熱變質。桑葉應存放在陰涼的室內,貯桑時間宜短,做到當天采、當天吃,不吃過宿葉。桑葉愈新鮮,營養價值愈高,蠶體發育健壯,產繭量高。2、計畫用桑。5齡期食桑量占全齡期的85%左右,須實行計畫用桑,定量餵葉,防止“前吃後空”,並根據氣溫變化靈活掌握,氣溫高,齡期縮短,蠶兒食桑快,餵葉量適當增加,反之應適當減少餵葉量。4齡期及5齡初期先吃三眼葉,後吃新梢葉,有利桑葉增產和提高采葉速度。3、通風換氣。5齡期因食桑量大,蠶座多濕,蠶兒呼吸旺盛,有礙蠶兒生理衛生,須做好通風排濕,及時除沙,確保室內空氣新鮮。4、適當稀放。5齡期每張蠶種最大蠶座面積應達28平方米,如
蠶室蠶具不足,應搞地蠶育、屋外棚架育或土炕育。
(5)提高蠶繭品質
使用方格簇能提高上繭率和出絲率,繭色潔白,解舒良好,上簇後應開門開窗,排除濕氣,防止接觸不良氣體。上蔟後6~7天化蛹後才可采繭出售。做到分批上蔟,分批采繭,不採毛腳繭和嫩蛹繭,採下的繭要分類,防止爛繭污染好繭。繭要薄鋪在蠶匾內,切忌堆壓。售繭時不能用塑膠袋裝繭,嚴防蒸熱,否則
蠶蛹出血,導致上繭變為內印繭,降低繭質和繭價。
繁育措施
家蠶的一生很短暫,大約只有 50 多天,其發育過程要經過受精卵—蟻蠶—熟蠶—蠶繭—蠶蛾 5 個階段。家蠶的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像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完全變態發育。
消毒 在種好桑葉的基礎上應準備好蠶室、蠶具。養蠶前 7 天,用 1%的強氯精噴灑消毒,每平方米用藥液半斤,噴後密封 24 小時以上,同時,應將蠶房周圍環境噴藥消毒。
蠶卵 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粒細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一隻雌蛾可產400~500 粒蠶卵,1700~2000 粒蠶卵重約 1 克。蠶卵的顏色,剛產下時為淡黃色或黃色,經 1~2天變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經 3~4 天后又變為灰綠色或紫色,便不再發生變化,稱為固定色。蠶卵外層是堅硬的卵殼,裡面是卵黃與漿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攝取營養,逐漸發育成蟻蠶,它從卵殼中爬出來,卵殼空了之後變成白色或淡黃色。
催青 蠶種出庫第八天左右,可見到蠶卵一端有一小黑點,叫點青,一張蠶種有20%卵點青,就用黑布遮光,從點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 5 點鐘就除去黑布,開燈感光孵化。
蟻蠶 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黑黑的像螞蟻,稱為“蟻蠶”,身上長滿細毛,約 2 天后毛就不明顯了,蟻蠶出殼後約 40 分鐘就有食慾,這時應該開始餵養。
收蟻 感光3~4小時後,春蠶在上午9時,夏秋蠶在早上7~8時即可收蟻。用桑樹第一展開葉切成 0.5 厘米小方塊,用葉量為蟻量的 5 倍左右,撒在墊有塑膠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蠶種紙,一手拿蠶筷,均勻拍打蠶種紙背,使蟻蠶掉落簸箕上,然後用鵝毛刮蟻蠶,整理成圓形即可。
休眠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也可以食用其他葉子生存),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蛻皮,蛻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
熟蠶 蠶寶寶到了5齡末期,逐漸體現出老熟的特徵:先是排出的糞便由硬變軟,由墨綠色變成葉綠色;食慾減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虛,胸部呈透明狀,繼而完全停食,體驅縮短,腹部也趨向透明,蠶體頭胸部昂起,口吐絲縷,左右上下擺動尋找營繭場所,這樣的蠶就稱為熟蠶。
結繭 結繭可分為4個程式,熟蠶先將絲吐出,粘結在蔟器上,再吐絲連線周圍蔟枝,形成結繭支架,即結繭網。繭網不具備繭形,只是一些鬆軟凌亂的繭絲層,以作為結繭的支架。蠶結制繭網後,繼續吐出凌亂的絲圈,加厚繭網內層,然後以 S 型方式吐絲,開始出現繭的輪廓,叫做結繭衣。繭衣絲纖維細而脆,排列極不規則,絲膠含量也多。繭衣形成後,繭腔逐漸變小,蠶體前後兩端向背方彎曲,成“C”字型,蠶繼續吐出繭絲,吐絲方式由 S 形改變成∞形。當蠶因大量吐絲使體軀縮小時,頭胸部擺動速度減慢,吐絲開始顯得凌亂,形成鬆散柔軟的繭絲層,稱為蛹襯。5 齡幼蟲需要 2 天 2 夜才能結成 1 個繭,做繭的絲竟然可以長達 1.5 公里。蠶在繭中進行最後一次蛻皮成為蛹,約 10 天后羽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出繭後,雌蛾尾部發出一種氣味引誘雄蛾來交尾,交尾後雄蛾即死亡。雌蛾一晚可產約 500 個卵,然後也慢慢死去。
蠶蛹 蠶上蔟結繭後經過4天左右,就會變成蛹。蠶蛹的體形像一個紡棰,分頭、胸、腹3個體段。頭部很小,長有複眼和觸角,胸部長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長有 9 個體節。蠶剛化蛹時,體色是淡黃色的,蛹體嫩軟,漸漸地就會變成黃色、黃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來了。經過大約 12~15 天,當蛹體又開始變軟,蛹皮有點起皺並呈土褐色時,它就將變成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