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續

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續

《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續》是2005年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靜安。

基本介紹

  • 書名: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續
  • 作者:吳靜安
  • ISBN:9787560239682
  • 定價:219.00元
  • 出版社: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5-1
  • 裝幀:精裝本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續》序
李學勤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即將出版南京教育學院吳靜安教授撰著的《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續》,實在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一件值得稱道的盛舉。
《春秋左氏傳》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作者傳為及見孔子的魯國人左丘明,其後有曾申、吳起、吳期、鐸椒、虞卿、荀況等遞相授受,見於劉向《別錄》,在群經流傳中最有典據。經歷秦火以後,《左傳》為曾受學荀子的張蒼所獻,即《漢書·藝文志》所載《春秋》古經十二篇、《左氏傳》三十卷。
《左傳》與《公羊》、《穀梁》等傳,觀點、體例都有不同,從而在漢初出現之後,備受持《公》、《谷》家說學者的排擠。西漢末,劉歆移書太常博士,對當時“謂《左氏》為不傳《春秋》”作了申辯。其後研習《左傳》的學人漸多,如鄭興、賈逵等都很著名。東漢晚期,鄭玄欲注《左傳》未成,讓予服虔,服虔作《春秋左氏傳解誼》行世。到魏晉時,《左傳》之學地位遠過《公羊》、《穀梁》,人稱有“《左傳》癖”杜預著《春秋經傳集解》,逐漸取代服注,唐孔穎達為作《正義》,後來列入《十三經註疏》。
清代中葉以後,今文經學勃興,以劉逢祿的《左氏春秋考證》、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為代表,提出作為古文經的《左傳》系劉歆偽作的說法。與之對立的古文經學家,如章太炎作《春秋左傳讀》,劉師培作《周秦諸子述左傳考》、《左氏學行於西漢考》,就今文家說進行反駁。有關討論一直延續到《古史辨》時期。一九三〇年,錢穆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揭示劉歆偽作說的舛誤;一九四三年羅倬漢出版《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考證》,說明《史記》實據《左傳》,“司馬遷時,《左傳》本子即已如此”,這個問題的論爭應該說已告結束了。晚出的劉歆偽作說著作,如一九八一年徐仁甫先生的《左傳疏證》,觀點有所改變,也沒有多少影響。
不管歷代學者環繞《左傳》有怎樣的議論辯爭,《左傳》這部書的重大學術價值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的。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任何方面,《左傳》都是不可離開的依據。
一九八一年初版,一九九〇年出修訂本的楊伯峻先生的《春秋左傳注》,是當前大家閱讀和使用《左傳》時最通行的本子。楊先生這部書功力深厚,博採前說而又能善作裁斷,裨益後學實非淺顯,不過書的體裁屬於讀本,未能在種種問題上展開論述,對於想深入探討的讀者仍難滿足需要。很多學者在研究時查閱清代有關著作,希望得到像孫詒讓《周禮正義》那樣廣徵博引、豐富詳贍的成果。
迄今為止,很多人用的是洪亮吉《春秋左傳詁》。過去中華書局編《四部備要》,其間“清人《十三經註疏》”為洪書;近期中華印“《十三經》清人註疏”,於《左傳》仍是採用洪書。這種情形是不難理解的,因為洪亮吉的注是《左傳》清代註疏中完整而又較佳的一種。其實,大家都知道,更值得注意的是劉文淇的《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
劉文淇,江蘇儀征人,生於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卒於鹹豐四年(一八五四年)。他自少專攻《左傳》,曾有《左傳舊疏考正》之作。傳說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年),劉文淇赴省應試,與劉寶楠、梅植之、包慎言、柳興恩、陳立等相約編著新的經疏,他所分擔的便是《左傳》。為此,他以多年精力編纂了長編,等到晚年著手作疏,只能完成一卷,就辭世了。其子毓崧繼承父業,可惜享壽不永。劉壽曾做了更多工作,也僅活到四十五歲。壽曾的兒子就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學者劉師培,仍承襲《左傳》研究,學識過於祖父,但未暇續著新疏,其於一九一九年逝世時不過三十五歲。劉文淇一家四世傳習《左傳》,是學術史上罕有的美談,但《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直到劉壽曾,還僅寫至襄公五年為止。
一九五九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是當時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幾位學者根據稿本整理標點的。整理者投入了巨大精力,成績顯著,但限於當時條件,存在一些有待校正的問題,書的印數也很少。該書沒有能在學術界起較大作用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如上面所說,原稿只到襄公五年,沒有《左傳》全書後面差不多一半的內容。
吳靜安先生多年以來,矢志補足《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遺留的缺憾。他在困難的環境條件下,以驚人的毅力,數易其稿,終能將襄公五年以後悉數補足,完遂了劉文淇等世代的心愿。“文革”過後,吳先生將續書文稿送交出版社,曾有夏鼐等先生審讀,我也參加推薦,然而未能付梓。他為保存文稿,複製過一部送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前幾年,在中國先秦史學會的會議上,我與曾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後兼出版社總編輯的詹子慶先生談及此事,詹先生深為扼腕,隨即與出版社商量,決定將《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續》出版。我認為,這是對學術界的一項重要貢獻,我們應當對詹先生和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表示敬意和感謝。
有一點須要在這裡提醒讀者,就是《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和清代許多著作一樣,不能擺脫門戶之見的局限。當時學者風氣崇尚漢學,劉文淇接續了沈欽韓《左傳補註》,力求返回賈、服,貶斥杜預,這是不夠公正的。其實,杜解於漢注之上多有發展,歷史的功績不容抹殺。至於吳靜安先生的續書,時代背景全然不同,便沒有這種有失客觀的弊病了。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於清華荷清苑

作者簡介

吳靜安
1915年生於江蘇儀征。其伯父吳遐白、父親吳粹一均從學於劉氏門下,劉文淇的曾孫劉師蒼(壽曾的兒子)和劉師培,都是他們的老師,而吳靜安早年隨伯父吳遐白學習,承受了他們的衣缽,幼年即攻讀《左傳》。自1936年以來,先後寫成《廣春秋世族譜》、《春秋地名今釋》、《三傳徵禮》、《春秋地名解詁補》、《世本集解》、《紀年集解》,為《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續》的寫作做了充分的準備。
自1957年“錯劃”以後的幾十年間,吳靜安雖然也遭遇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他仍然是“獨抱遺經,無間寒暑”,潛心研究左氏學,“其艱苦有人所不能堪者”。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寫成《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續》,完成了劉氏一門四世百年未竟的事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