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昌溪水庫
- 所屬地區:閩清縣
介紹
工程於1970年10月開始勘察,1975年5月正式設計上報審說陵幾批,1977年2月開工,1985年12月竣工。完成土石方86.32萬立方米,投資543.4萬元,其中國家撥款215萬元。大壩為粘土心牆堆石壩,判台最大壩高46米,壩頂長165米,頂寬6米,底寬165米。
在施工中發現壩基系沉積沙岩,兩岸山體地質亦差,有滲漏隱患,但仍繼續施工,致大壩竣工蓄水時出現漏水。後經縣水利工程師黃仕榕等進行反覆研究試驗,提出補救方案,經省、市水利主管部門多次派工程技術人員到現場鑑定同意後,採取壩基鑽探壓水和水庫原型蓄水等試驗。然後採用舟項碑以挖截水槽埋條石混凝土牆和鑽孔灌水泥漿等防滲漏措施,槽挖寬度1.2米,最大深度35.5米,處理截水面積3000平方米,回填混凝土4400立方米,耗用水泥2805噸、鋼材91噸、木材2577立方米。
輸水隧洞居右岸山體內,花崗岩地質,方圓型有壓式,直徑1.5米,周砌混凝土厚0.3米,長176米,縱坡1/100。進口高程32.17米,設一個導流混凝土控制閘門,亦可用於排沙,底孔徑1.5米。38米高程又設一個直徑1米的放水孔,裝舉狼捆鑄鐵轉動門蓋,並附設一道鋼筋攔污柵。洞出口為鋼管引出,管徑由1.5米漸縮為1米,後試府記葛分叉管:一為壩後電站引水管;一為原管延長至河邊作為泄水管,末端由裝有直徑1米的籃淚企蝴蝶閥控制。溢洪道居壩左岸,進口為駝峰堰,長12米、寬15米(含閘墩3米)。堰頂設3扇(4×4.6米)滾輪平板鋼閘門,用3台各20噸位的螺桿式啟閉機分別操縱。堰頂高程61.4米,最大泄洪量每秒210.22立方米;陡坡長100米、寬12米、縱坡1∶4.68,基礎為風化土和風化石,用0.2米厚的混凝土鋪底表層。閘墩及側堡燥良永牆均為料石漿砌,陡坡末端設差勁式混凝土挑流鼻坎。壩後水電站在右岸壩下,設計裝機2×160千瓦,水頭32米,流量1.2立方米/秒。電站於1984年下半年竣工,與三港溪三級升壓站聯網運行,年發電量103.4萬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