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抗日文學期刊研究(1931—1938)》是2018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早期抗日文學期刊研究(1931—1938)
- 作者:韓晗
- 出版時間:2018年7月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頁數:213 頁
- ISBN:9787510869280
- 定價:58.00 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早期抗日文學期刊研究(1931—1938)》是2018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晗。
《早期抗日文學期刊研究(1931—1938)》是2018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晗。內容簡介“十四年抗戰”是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放眼歷史,順應時代潮流而提出的一個重要學術論斷,目前受到學界、...
《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第八卷:散文》是2017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在關於中國現代文學的學術研究與歷史敘述中,抗日文學所占的比重同抗戰歷史與抗日文學的體量及建樹相比明顯不足,其中關於東北抗日文學的敘述更見薄弱,通常是盧溝橋事變之前追溯東北作家群的抗日題材創作,進入全面抗戰之後,...
《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第四卷:報告文學》是2017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第四卷·報告文學 套裝共3冊)》為2015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1931—1945東北抗日文學大系》的報告文學部分,本卷共分兩冊,收入多位作家抗戰時期(1931—1945)的報告文學作品,是...
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 《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是2017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
抗戰藝術 科學大眾 快活 狂流 L 藍皮書 爛漫 朗曙 浪花 浪花文藝季刊 老百姓 老鄉 樂觀 雷雨 禮拜六 黎明 理論與現實 理論與創作 勵進文學社社刊 麗澤(1928)麗澤(1929)聯合畫報 聯華畫報 聯誼 濂溪校刊 良友 聊齋 流火 流星 流星(1945)流螢 榴花詩刊 柳絲 瀘中月刊 洛浦 旅光 旅行雜誌 綠 綠茶 綠野 綠漪 ...
在德國,有《一芬尼雜誌》 (1833) 和效仿狄更斯期刊的《涼亭》(1853~1931)。19世紀最後25年,由於義務教育開始在歐美國家普及,公眾求知慾旺盛,渴望獲得多方面的知識與訊息,對通俗的綜合性期刊的需要愈加強烈。1881年,英國出版商G.紐恩斯首次採用將價格降到低於成本,通過擴大發行量爭取更多的廣告收入的經營策略,...
至19世紀後期,隨著社會文明的演進,這類期刊逐漸演變成娛樂性期刊。在英國,C.奈特創辦的《一便士雜誌》(1832~1846)和《一便士百科》(1833),C.狄更斯創辦的《家喻戶曉》(1850)和《一年四季》(1859),影響較大。在德國,有《一芬尼雜誌》(1833)和效仿狄更斯期刊的《涼亭》(1853~1931)。19世紀最後25年,...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對日防空研究(1931-1945)》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成毅。內容簡介 “一.二八”事變期間,日軍對上海及周邊的杭州、蘇州等地也多次進行了空襲,造成了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別是對中國文化設施的破壞在當時引起了各界的共憤,“防空”由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
該書首先從作家和文學期刊這兩個文學生產者層面去考辨淪陷區文學的生存狀態。東北、華北、華東是淪陷區的主要區域,文化差異性明顯;淪陷區作家在本地區淪陷前有左翼、自由主義、文化守成等傾向;淪陷區文學期刊的背景、取向從抗日進步到“和平運動”,從感時憂國到娛樂消費,都糾結在一起。該書所取樣的作家、期刊...
近現代文學期刊研究的重大收穫——評劉增人等編著《1872—1949文學期刊信息總匯》 劉濤 《八道灣十一號》:呈現溫情和善意 喬世華 文苑史話 左翼戲劇運動與抗日救亡劇的興起(1931—1937) 喬麗華 魯迅與江南圖書館 紀維周 青年讀魯迅 親切·震撼 陸懿婷 走近魯迅體味糾 葛金玥 真實的樹人形象 王之穎 上海魯迅紀念館...
8.學術專著《早期抗日文學期刊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年,ISBN 9787510869280) 9.學術專著《血火之舞: 抗戰文學期刊與中國社會思潮(1931-1938) 》(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21年,ISBN 9789863269007)譯著 1.譯著《從柏拉圖到巴特:西方文藝思想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ISBN 9787511718730)主編...
《中國翻譯通史》,第二卷“外國文學在中國”之第七章“東歐文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主持課題項目:主持“未名社翻譯研究(1925-1931)”,2015年省社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AHSKQ2015D71,在研項目;主持“皖籍翻譯家研究”,2009高等學校省級優秀青年人才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09SQRS017ZD,已完成;...
石曉岩,女,1979年2月出生,遼寧撫順人,200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文學博士,海南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教授課程 主講《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網路傳播學》等課程。學術成果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
曾遊歷歐洲、北美洲河西印度群島,為歐美一些文學期刊撰稿。30年代初任威爾斯國家廣播劇院副董事長,1938年出版長篇小說《在危險中》,是有一部關於海的寓言。二戰時期在海軍部工作,他計畫以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德兩國的上流社會寫作三部曲《人類的困境》,第一部《閣樓上的狐狸》(1961)、,第二部《木頭做的...
陶春軍,男,1973年出生於江蘇鹽城,2012年畢業於蘇州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學位,2014年7月起在揚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現在鹽城師範學院擔任文學院副教授。自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已在《中國文學研究》、《創作與評論》、《廣西社會科學》、《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出版史料》等刊物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截至...
《現代文學史上的失蹤者――以偽滿洲國文學何以進入文學史為例》《探索與爭鳴》2007.6。《偽滿州國作家爵青資料考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7.3 《文學無意構建“新滿洲”――雜誌研究》《抗日戰爭時期淪陷區史料與研究》第1輯,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3 《偽滿洲國文學研究》《中文自學指導》2007.2 《偽滿洲...
在喜愛雜文寫作的同時,他還將相當一部分精力投入了文學期刊的編輯工作。1929年他在青島時創辦《野光》文學周刊;1931年又新辦《處女地》文學周刊;1932年與友人組織青年文化社,在濟南創辦《青年文化》月刊,後改為半月刊,直至1936年在上海停刊。抗戰爆發後,他在西安創辦《報告》半月刊,主要發表通訊、報導,僅出...
反帝大同盟成立後,先生積極參加北大支部的活動,隨後成為中共北京市委秘密領導的“抗日救國十人團”成員。其時,北平各高校學生掀起的敦促南京政府抗日的“請願”活動聲勢浩大,但在國民黨控制的北大學生會及北平市學聯的干擾破壞下未能取得成果。為此,北大學生於1931年12月1日召開全校大會,推翻校學生會,成立“非常...
1980年5月,退休。7月,赴巴黎出席“中國抗戰文學會議”。8月,因病進香港律敦治療養院。9月,為天主教徒。10月,因肺癌病逝,享年72歲。人物軼事 1908年11月11日,徐訏出生於浙江寧波慈谿,原名徐傳琮,筆名有徐於、史大剛、東方既白等,193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留校轉攻心理學,1936年赴法留學獲...
1922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夏大學、中央大學等校教授,並參與主編《詩刊》《新月》等文學期刊。1931年因飛機失事去世。是“新月派”代表詩人。詩風纖濃委婉,大都詠嘆愛情與夢幻,在藝術形式上對新詩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散文集《落葉》《巴黎的...
1937年,抗日救亡成為時代的主題曲。心理學系師生隨全校大隊人馬撤出北平。1937年9月10日,基於當時的形式,教育部第16696號令宣布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聯合在長沙和西安兩地設立臨時大學。10月2日,原北京大學哲學系和教育學系(其中含心理學專業)、清華大學哲學系和心理學系、南開大學哲教系合併,組成“...
1935年編輯《〈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並撰寫《導言》。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給亡婦》娓娓追憶亡妻武鐘謙生前種種往事,情意真摯,淒婉動人。這一時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雖稍遜於早期,但構思的精巧、態度的誠懇仍一如既往,文學的口語化則更為自然、洗鍊。抗日戰爭爆發後,朱自清隨清華大學南下長沙,193...
繪製街頭抗日宣傳畫,舉辦救亡漫畫展與巡迴展,製作宣傳漫畫的幻燈片於名影院放映……積極投身抗日美術宣傳活動。“四川漫畫社”首次抗日救亡漫畫展覽會開幕時,作的那篇《四川漫畫首次抗日救亡漫畫展覽會宣言》曾在報端發表(《新新新聞》,1938年1月15日)。在那期間,他更經常於成都各報刊陸續發表大量藝術評論,...
1931年9月26日,“九·一八事變”八天后,鄒韜奮在《生活》周刊上報導這一事變。從這時候起,為宣傳抗日,鄒韜奮從沒放下手中的筆。與此同時,他還利用《生活》周刊在讀者中的影響力,組織為前線抗日將士捐款。他針對抗戰的形勢,屢屢批評國民黨政府的妥協行為。他積極支持各地的愛國運動,並為十九路軍等愛國志士...
1929年2月16日,在廣州創辦廣東戲劇研究所並附設戲劇學校、音樂學校。1931年,研究所被裁撤停辦;10月,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並組織了“現代劇團”。1932年,創作活報劇《不要忘了》,該話劇揭露了帝國主義者與國民黨反動派互相勾結扼殺人民抗日愛國運動的罪行;同年,在雜誌《現代》上發表獨幕劇《同住的三家人》...
1938年《譯報》改名為《每日譯報》後,梅益任總編輯。與此同時,他還按照黨組織要求創辦了第一份掛洋商招牌的政治性期刊《華美周刊》,在《華美周刊》上轉載了毛澤東同志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在中共擴大的六中全會的報告》、《什麼是游擊戰》等文章,這份周刊政治色彩鮮明,是當時最具有戰鬥力的...
10月,現代版畫會在廣州舉行《抗戰木刻展覽》,後由賴少其將這批木刻(又加入一些漫畫)共 200餘幅,帶到廣西柳州、南寧、梧州和桂林巡迴展覽。1938年 1月8日,集中在武漢的木刻工作者用七月社名義在漢口舉行《抗敵木刻畫展覽會》。3月1日,《全國抗戰木刻展覽會》在南昌舉行,並在6月15日出版《全抗木刻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