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識與淪陷區文學(馮昊創作文學史著作)

民族意識與淪陷區文學(馮昊創作文學史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民族意識與淪陷區文學》是馮昊創作的文學史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11月。

該書從民族意識視角切入,以1931年至1945年間淪陷時期文學為研究對象,從作家作品、文學期刊、集體記憶、文學思潮、敘事症候等方面探析淪陷區文學中民族意識的表現形態及其意蘊。該書大量使用第一手史料,較為系統地從民族意識視角對淪陷區文學進行整體研究,較為深入地揭示出特殊語境中民族意識的複雜性、多樣性和可塑性,並展現出淪陷區文學獨特的審美價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民族意識與淪陷區文學
  • 作者:馮昊
  • 首版時間:2017年11月
  • 字數:235千字
  • 類別:文學史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全書的主體結構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寫淪陷區作家的選擇。主要勾畫出淪陷區文學的話語空間,分析淪陷區作家的寫作心態。該部分在三個主要淪陷區各選一位作家——東北淪陷區作家梁山丁、華東淪陷區作家張愛玲以及華北淪陷區作家周作人作個案研究。第二部分,是對淪陷區文學期刊中的民族意識進行研究,著重分析淪陷時期文學期刊的生存方式、主要特徵以及作家作品。第三部分,分析淪陷時期民族集體記憶。主要從淪陷區的土地意識、歷史意識和語言意識三個方面進行研究。第四部分,側重分析淪陷區在異族統治下的敘事症候。首先分析淪陷區文學的道德言說與倫理敘事的特徵;其次分析淪陷區文學真實而曲折地反映出人們種種頹廢狀態和頹廢特徵;最後分析殖民統治下淪陷區文學的修辭特徵。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民族危機與作家選擇
第二章 淪陷區文學期刊中的民族意識
第一節 淪陷區作家的選擇與心態
第二節 鄉土敘事與反抗意志
第三節 民族危亡背景下的女性言說
第四節 在民族與個人之間
第一節 淪陷區文學期刊與民族意識
第二節 淪陷迷境中的雙重圖景
第三節 風雨綻放“紫羅蘭”
第四節 堅守民族價值立場的“堡壘掩體”
第三章 淪陷區文學中的民族集體記憶
第四章 殖民統治下的敘事症候
第一節 淪陷的土地與鄉土文學
第二節 淪陷區文學中的民族歷史意識
第三節 淪陷區文學中的語言殖民與抵抗
第一節 民族危機下的道德言說與倫理敘事
第二節 頹廢敘事與悲觀體驗
第三節 淪陷區文學中的隱喻
餘論 淪陷區文學中民族意識的時空流變

創作背景

淪陷區文學是中國現代文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由於各種原因,長期未能進入文學史家的視野,也沒有得到公允的評價。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台灣、美國的學者率先打開了淪陷區文學研究的學術之門。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學界開始關注這段文學歷史。馮昊讀博時即對淪陷區文學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完成了博士論文的寫作和答辯,之後他又不斷對論文進行修改完善,最終形成專著《民族意識與淪陷區文學》。

作品思想

該書首先從作家和文學期刊這兩個文學生產者層面去考辨淪陷區文學的生存狀態。東北、華北、華東是淪陷區的主要區域,文化差異性明顯;淪陷區作家在本地區淪陷前有左翼、自由主義、文化守成等傾向;淪陷區文學期刊的背景、取向從抗日進步到“和平運動”,從感時憂國到娛樂消費,都糾結在一起。該書所取樣的作家、期刊反映了這種差異性、複雜性,論析能直面歷史的分歧、爭議,從差異性、複雜性中辨析殖民統治下中華民族意識的存在和深化。淪陷區文學研究有價值的問題往往產生於有爭議的對象中,該書所論析的作家梁山丁、周作人、張愛玲等都存在較大爭議。馮昊能從爭議中發現癥結所在,從分歧中提煉問題,再直面淪陷區作家生存中的矛盾衝突,從作家個人選擇中探討了民族認同的複雜指向。文學期刊的分析從期刊類別上的選擇,與作家個案選擇的尺度相對一致,章節之間貫通,更使得問題的研究得以延續深化。政治逆境中的民族認同會有分化,而文學期刊對其文學立場的選擇會體現出文學對於殖民政治的抵抗,所以淪陷區刊物往往會有其時局政論與文學作品的潛在對峙,有時甚至出現“悖論”。該書既關注了刊物編輯者包括政治立場在內的思想意識的變化及其現實處境中應對策略的多面性,也分析了不同背景的文學期刊各自運作中文學作品自身的力量對於殖民政治的抵抗,儘量多側面呈現淪陷區文壇生態,其中得以呈現的民族意識是豐富的,由此揭示了文學如果被殖民政治化,就會嚴重失落文學自身,走向毀滅;而作家對於文學的堅持,自然會指向其民族文化意識的表達。
除了上述從個案入手的論析,馮昊還從較為巨觀的層面上深化“民族意識和淪陷區文學”的研究,即淪陷區文學中的民族集體記憶和殖民統治下的敘事症候。民族作為一種“想像共同體”,包括集體無意識在內的民族集體記憶是持久而強韌的凝聚力。該書在論析這一巨觀層面的問題時,其指向卻是具體而切實的——土地意識與淪陷區文學重要的創作潮流“鄉土文學”、民族歷史記憶與淪陷區文學興盛的歷史題材創作、民族語言的資源性與抵抗“語言殖民”……每個問題都指向淪陷區文學重要的文學現象和創作話題。“敘事症候”的分析,是全書論析的最後部分,反映出淪陷區文學的特殊性。殖民統治的黑暗、難言造成淪陷區文學敘事的複雜,暴力、沉淪、頹廢等比比皆是,表達的曲折是淪陷區文學的常態,馮昊從這些情況中揭示淪陷區文學對殖民性、戰爭、道德等的反思,也揭示淪陷區作家艱難處境中的種種矛盾,所呈現的淪陷區文學就更是立體的。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民族意識與淪陷區文學》
2017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1059-8

作者簡介

馮昊,男,漢族,1976年10月出生,江西都昌人。200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研究、淪陷區文學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