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對日防空研究(1931-1945)》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成毅。
基本介紹
- 書名: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對日防空研究(1931-1945)
- 作者:袁成毅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 頁數:24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90302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對日防空研究(1931-1945)》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成毅。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對日防空研究(1931-1945)》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成毅。內容簡介“一.二八”事變期間,日軍對上海及周邊的杭州、蘇州等地也多次進行了空襲,造成了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緝私研究 1931-1945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緝私研究 1931-1945》是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寶根
抗日戰爭(1931-1945)電影,指電影創作圍繞民族抗日戰爭這一主題展開。又稱抗戰電影。抗戰題材電影是記錄表現一段特殊歷史題材的電影,其中承載著中華民族的一定的歷史記憶,是銀幕上經久不衰的電影樣式。儘管抗戰題材電影在敘事方式、主題表達均有統一的格調,但是不同時期,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抗戰題材電影也被賦予新的...
《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研究(1937~1945)》是2010年3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德坤、彭敦文。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考察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的形成、演變全過程,總結出戰時中國對日政策具有立足於抗戰,一切為了抗戰,是抗戰的對日政策;包含了國共兩黨的戰時對日政策;爭取國際援助,與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各國聯手制日;堅持持久抗戰...
《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研究(1937~1945)》是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德坤、彭郭文。該書通過考察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的形成、演變全過程,總結出戰時中國對日政策具有立足於抗戰,一切為了抗戰,是抗戰的對日政策;包含了國共兩黨的戰時對日政策;爭取國際援助,與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各國聯手制日;堅持...
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結束 [1],共14年抗戰。 [2]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瀋陽,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當局的不抵抗 [3-6],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占領...
《日本十五年侵略戰爭史(1931-1945)》是2016年12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江口圭一。內容簡介 從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先後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上海、華北乃至全中國的戰爭和亞洲太平洋戰爭。由於這一連串的戰爭不是“零散、孤立”地發生的,而是彼此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繫”,因此命名為“十五年戰爭...
《國民政府對日政策及其變化: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是200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敦文。內容簡介 九一八事變至七七事變期間,是近現代中日關係重要的轉折時期。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國民政府這一時期的對日政策,撲朔迷離,充滿著各種矛盾變化。本書在吸收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仔細解讀各種...
中國抗日軍事史(1937年-1945年間),中國軍民為了反抗日本軍國主義對於中國國家主權的侵略以及人民的殘害和壓迫而進行軍事抗爭的一段歷史。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31年-1937年)局部的抗日戰爭;第二階段(1937年-1945年)全面的抗日戰爭。講述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堅信正義必勝的一段血淚抗爭史。內容簡介 ...
第二節與抗戰時期中共的宣傳工作/206 第三節全面抗戰初期中共的敵偽工作/229 第四節戰略相持階段中共對敵軍工作不利局面的反思/252 第五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共的敵偽工作/280 第六節戰略反攻後中共對日偽的宣傳攻勢/298 第七節中共對日宣傳的效果/310 第四章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和國民黨的對日宣傳/315 節國民...
獲東京帝大政治學博士學位。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任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三等秘書、翻譯。1937年冬回國任外交部東亞司科長,軍事委員會對日情報訓練班上校副主任,中央軍校日文教官。1941年任中央軍校普通學科軍簡三階日文教官。1945年秋任陸軍總司令部日軍戰俘管理處總教官,國民政府外交部條約委員會委員。1949年秋到台灣。
《中國近代通史:抗日戰爭(1937-1945)(第九卷)》是2007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建明,曾景忠。本書主要講述了中國社科院“十五”期間的重大科研項目,是迄今為止我國優選規模的中國近代史著作,也是專享一部完整地敘述自鴉片戰爭至新中國成立歷史進程的學術專著。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 第...
《中國新民主革命通史第7卷:全民抗戰氣壯山河:1937~1938》是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振犢。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國民政府的對日備戰 第一節國民政府對日政略的變化 一、國民黨內對日政策的分歧 二、國民政府修正內外政策 第二節國防建設與整軍備戰 一、國防建設的指導原則 二、選擇國...
全書共35萬字,分14章59節,反映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南京地區抗戰歷史,以翔實的史料披露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細節,既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共產黨在南京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和鬥爭,又反映了國民政府在全國抗日救亡的呼聲中從不抵抗政策到開展對日作戰的政策變化;既反映了中國軍隊在衛戍南京...
《中國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戰爭(1937—1945)》是2024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對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進行了全面梳理與評價,分為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抗日戰爭初期的對日作戰,敵後根據地的民主政權建設與大後方社會危機的出現,戰時的文化、思想與學術,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等13章。本次修訂...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展開了全面性抗戰,中日之間已完全處於戰爭狀態,但國民政府僅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並未正式對日宣戰。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12月9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發布《中華民國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歷史背景 1937年7月16日,國民政府曾召開會議...
抗日戰爭第二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的軍事部署劃分,是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二戰區所轄範圍為山西及察哈爾,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第二戰區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幾次相當大規模的調整。初期部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本的侵略威脅,...
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北抗聯)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東北反日游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它在1931年至1945年抗戰,其高級將領皆由中國共產黨員擔任,中國共產黨曾由於進行長征而與其失去聯繫,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1931年,中共滿洲省委開始組織抗日游擊隊與日軍作戰;1935年中國...
抗日戰爭第四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四戰區所轄範圍為廣東及福建,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第四戰區分別於1938年、1939年做過兩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並於戰爭末期與第三戰區合併。初期部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本的侵略威脅...
抗日戰爭第三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軍事部署劃分,為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三戰區所轄範圍為江蘇及浙江,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第三戰區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幾次相當大規模的調整。初期部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本的侵略威脅,中國...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藏文物共30000件/套(截至2019年末),其中一級藏品達百餘件/套。文物藏品以民國二十年(1931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歷史文獻和相關實物為主,同時也收藏日本自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來侵略和占領台灣的各類文物,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歷史側面。
中日戰爭,特指歷史上中國和日本共發生過的五次戰爭,即白江口之戰(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元日戰爭(1274年至和1281年)、萬曆韓戰(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和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1945年...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1933年—1945年)全稱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是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中正身旁的最重要的幕僚組織。簡介 侍從室早在1933年,蔣中正駐節南昌,指揮江西“剿共”時就已成立,本只是一批隨蔣奔走的參謀、秘書與譯電人員,以處理各類函件公文為其任務。但後隨著蔣權力日增,該室...
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上校作戰主任參謀,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留學日本,1933年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回國後任國民黨軍第五路軍少將高參、廣西民團幹校教育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調任國防專門委員會委員,參加八一三淞滬抗戰和台兒莊戰役。後任國民政府對日作戰大本營作戰組組長,第五戰區臨時參謀團成員...
4..主持浙江省十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規劃課題《抗日戰爭與中國的現代化》(2005——2007)。5.主持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民國浙江史研究系列〉(共十個課題)(2005-2007)。6.主持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重大規劃課題)〈中國抗戰財產損失研究〉(2005-2007)7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民政府防空建設研究》(2009-2012...
(54)《“抗日反蔣”與“聯日制蔣”——胡漢民與兩廣的“抗日”口號與實踐(1932-1936)》,《抗日戰爭研究》2002年第3期,第201-221頁。(55)《周邊の存在の國民黨內派閥鬥爭に對する影響——胡漢民の政治主張を中心とする研究(1931-1936)》載《周邊から見た20世紀中國》,(日本)中國書店,2002年 12...
軍政部航空學校1931年辦過機械科。杭州中央航空學校第2期和第4期曾培訓機械軍佐數十人。1936年,在南昌成立航空機械學校,1939年遷至成都,改名為空軍機械學校。到1948年底,畢業生共7000餘人。有各類實驗室20餘個和新、舊飛機30餘架。第三次國內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勝利後,空軍軍官學校遷回杭州筧橋。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