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仲濟
- 出生地:山東濰坊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上海中國公學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著作書目,人物軼事,社會兼職,
人物簡介
田仲濟(1907-2002),山東濰縣人,中共黨員,民盟盟員,教授。曾任我校教務長、副校長。著名教育家,我國現當代著名的作家和文藝理論評論家,現代文學學科和現代文學研究的奠基者與開拓者之一。1930年上海中國公學社會科學院畢業,1950年任齊魯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51年來我校中文系任教。主要從事文藝理論、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代表性論著有《中國抗戰文藝史》、《中國現代文學史》等。曾兼任省作協、省文聯、省社聯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會長,山東省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政協山東省常委,中國民主同盟山東省常委等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人物生平
1932年組織青年文化社,出版《青年文化》。抗日戰爭初期在西安辦《報告》半月刊。後去重慶,在馮玉祥所設的政治經濟研究室當研究員。
1941年任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副教授。
1942年任重慶東方書社編輯主任、總編輯等職,並與臧克家等合編《東方文藝叢書》。
1944年與姚雪垠等合辦《微波》文藝月刊,代表作品有雜文集《情虛集》、《發微集》等,以樸實真切的語言,抒發了內心的感受,同時批判了社會的黑暗。
1946年到上海擔任現代出版社總編輯。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文藝教授 。
1947年出版了第一本抗戰文學史專著《中國抗戰文藝史》。
全國解放後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同時兼任中國作協山東分會副主席。
1952年調山東師範大學任教授副校長。解放後主要著作有雜文集《微痕集》和文藝論文集《五四新文學運動的精神》、《文藝評論集》等。
現任中國作協山東分會顧問,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顧問,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會長。
著作書目
新型文藝教程(文藝理論)1940,華中;增訂本,1947,上海現代出版社
情虛集(雜文集)1943,東方書社
雜文的藝術與修養(文藝理論)1943,東方書店
小說的創作與鑑賞(文藝理論)1943,重慶文信書局
發微集(雜文集)1944,建中出版社
夜間相(雜文集)1944,重慶明天出版社
中國抗戰文藝史 1947,現代;增訂本,1984,山東文藝
作文修辭講話 1947,上海教育書店
微痕集(雜文集)1957,新文藝
五四新文學運動精神(理論)1957,山東人民
文學評論集 1980,山東人民
中國現代文學史 與孫昌熙主編,1979,山東人民
中國現代小說史 與孫昌熙編,1984,山東人民
人物軼事
田仲濟(1907—2002),男,1907年年出生於山東濰縣(今濰坊市)一個沒落的家庭。父親原是塾師,善良文弱;母親高氏,賢惠慈愛。1922年田仲濟國小畢業入本縣教會創辦的文華中學,4年後進入濟南商業專門學校。受當時社會思潮的影響,他的興趣置身社會科學和文學。
開始嘗試文學創作
1929年,田仲濟轉學到上海,考入中國公學社會科學院政治經濟系。其間,開始嘗試文學創作,並受到當時蔣光慈、錢杏屯的“革命文學”影響,對社會的弊端,世態的炎涼,多有人生與文學的思考。在喜愛雜文寫作的同時,他還將相當一部分精力投入了文學期刊的編輯工作。1929年他在青島時創辦《野光》文學周刊;1931年又新辦《處女地》文學周刊;1932年與友人組織青年文化社,在濟南創辦《青年文化》月刊,後改為半月刊,直至1936年在上海停刊。抗戰爆發後,他在西安創辦《報告》半月刊,主要發表通訊、報導,僅出兩期。1944年他與陳紀瑩、姚雪垠在重慶組織“微波”社,合辦《微波》月刊。這期間,田仲濟在重慶教書之餘,一是與友人合辦出版社,編輯出版了《東方文藝叢書》共10冊,其中就有郭沫若、臧克家、沙丁、劉白羽等作家的作品集;一是他雜文創作的豐收期,先後結集出版的有《情虛集》、《發微集》、《夜間相》等集,尚有近百篇雜文散見於當時的報刊。這些雜文立體的、多側面地勾畫出抗戰時期國統區整個社會的醜惡面貌,以對現實的敏銳觀察,社會的深刻批判,歷史文化的自覺反思,以及樸實、含蓄、挺拔、幽默的創作風格與嚴謹、探理、清朗、抒情的學術品格,為田仲濟在40年代文壇贏得了聲譽。同時,田仲濟還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現代文學的斷代史《中國抗戰文藝史》,1944年寫完初稿,1947年由上海現代出版社出版,後被日本漢學家波多太郎教授譯成日文,於1949年在日本評論社出版。這部專著誠如作者所言,做了戰時收集史料的“有心人”,首次勾勒出抗戰文藝的輪廓。該著既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又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由此,這也確立了田仲濟成為一位學者型的作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最早史學家之一。作為學者的研究性成果,在40年代,田仲濟先後出版過《新型文藝教程》(1940年)、《雜文的藝術與修養》(1943年)、《小說的創作與鑑賞》(1943年)、《作文修辭與講話》(1947年)等理論著作這些論著在普及文藝理論和寫作知識方面頗有影響,又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文藝理論家的地位。
建全國現代文學研究會
上世紀40年代末,田仲濟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講授文藝理論課程。建國後,從上海回到山東濟南,調入齊魯大學中文系任教授兼主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又調山東師範學院(現為山東師範大學)任教授兼副教務長、院務委員會副主任、副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副校長等職務,直到1986年退休。這期間,他除了行政工作外,給中文系學生開設文藝理論課程,並主要致力於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與教學。早在1954年,他就接受教育部委託,招收現代文學研究生班和在職青年教師現代文學進修班各一屆,培養學生20餘人。1978年起招收首屆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10年裡共畢業學生近50人。他最早倡議建立了全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和山東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為中國現代文學學科建設和培養高層次科研人才付出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散文、隨筆雜文等作品
建國後在教學和各種工作繁忙的歲月里,田仲濟筆耕不輟,創作了大量散文、隨筆、雜文等作品,1957年出版《微痕集》雜文集,1992年後出版了《田仲濟雜文集》、《田仲濟序跋集》等,進一步發揚和延續了“魯迅風”雜文的精神,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創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的學術研究方面,著述頗豐,影響甚廣,有《五四新文學運動的精神》(1959年)、《文學評論集》(1980年)等;另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小說史》、《王統照文集》(6卷本)、《中國新文藝大系散文雜文卷1937—1949年》等研究性的論著,對現代報告文學發生髮展的評判,對茅盾、老舍、王統照、郁達夫、冰心等現代作家研究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尤其倡導中國現代文學史和小說、詩歌、散文等分類史的編纂研究開風氣在先,對推動系統進行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研究產生了積極影響。
社會兼職
田仲濟的主要社會兼職有山東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世界保衛和平反對侵略委員會山東分會宣傳部部長、中蘇友好協會山東分會宣傳部副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山東分會副主席、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顧問,中國解放區研究會會長、山東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