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編制

日軍陸軍編制奇特:從分隊到師團在二戰時獨樹一幟

日軍參照舊德國陸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並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在二戰時從結構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軍編制
  • 外文名:無
  • 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 類型:軍隊編制
  • 參照:德國陸軍
編制歷史,武器後勤,素質和訓練,

編制歷史

常看抗日劇的讀者對於日軍部隊的編制名稱大概不會陌生,豬頭小隊長、松井中隊長這些經典抗日影視作品中著名反派也早已耳熟能詳。
日本陸軍編制一開始是完全照搬一戰前的舊德國陸軍編制(17000人)。袁世凱建立的清末新軍北洋陸軍也是採用類似編制,但是部隊規模進行了縮水(13000人)。國民革命軍在北伐後進行的整編、抗戰前進行的整編和抗戰結束後進行的整編,三次整編也都參照了這種舊德國陸軍編制。
舊德國陸軍編制則源自文藝復興時期方陣步兵編制,而文藝復興時期方陣步兵編制則參考了古羅馬共和國末期凱撒軍團方陣步兵編制,由兩個百人隊(排,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方陣的邊長)組成分隊(連),三個分隊組成大隊(營,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方陣),五個大隊組成軍團(團),一個羅馬人軍團和一個盟邦人軍團組成聯合軍團(旅),兩個聯合軍團組成執政官軍團(師)。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長槍方陣戰術被步槍所淘汰,下層編制也進行了調整,但是團以上的編制依然是羅馬軍團二二制未作改變。法國大革命後,各國開始啟用義務兵役制,軍隊數量急劇擴大,才開始有了定製的軍、集團軍、方面軍等更高一級的編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蘇美德法相繼改用三三制編制,也就是從班到軍,全部由三個組成更上一級。而日本因為主要對手是依然使用舊德國陸軍編制的國軍,在二戰後,只是在部分與共軍(八路軍新四軍抗戰後很快從二二制改回了三三制)交火的區域新建了三三制的警備師。
事實上,與二戰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採用的班、排、連、營、團、旅、師體系和不到2萬人的規模不同,日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和接近3萬人的規模,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一戰末期,美軍參戰的強大火力配置、重視工兵和輜重後勤的28000人編制師顯示了強大的突破德軍13000人編制師防線的能力,而日軍的主要目標中國軍正是普遍採用13000人編制師。因此日軍進一步擴大師團的規模,並參考美軍先進的“每個師,平均一個班一挺輕機槍、一個排一挺重機槍、一個連一門迫擊炮/步兵炮、一個營四門大炮、一個團六門重炮”的火力配置理念,除了大口徑重炮因不能國產化而不能加入編制外,日軍基本改成了一戰美軍編制,除了基層保持舊德軍的“一個連三個排、一個排三個班”與一戰美軍的“一個連四個排、一個排四個班”不同,而導致全師人數少於一戰美軍師。中國軍在抗戰前進行的整編也是接近這個火力配置標準,但因重火力不足而總人數只能接近一戰中期的德軍編制。美軍則是參考一戰前的巴爾幹戰爭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三國24000人編制師強大的突破土耳其12000人編制師陣地的能力,日軍也參照了三國在巴爾幹戰爭中通過迅速動員預備役,將一個師的人數迅速翻倍的經驗,在抗日戰爭中,也是通過類似的迅速動員預備役,將一個師的人數迅速翻倍為近3萬人。
抗戰中,國軍因為大多缺乏重武器和訓練,往往需要一個軍(約3萬人)才能防禦日軍一個師團(接近3萬人),無法遵循防禦戰以一敵四的一般規律。日軍則注重占領水陸交通線,通過及時的調度,保證在進攻時,在交火的各處戰線與國軍保持兵力上的平衡。日軍一般留一個旅團在大後方縣城裡修整,只用師團炮兵配合一個聯隊進攻,另一個聯隊固守炮兵陣地。國軍防禦區劃以營為最小單位,一個營面對日軍一個聯隊的進攻外加師團級炮火的支援,基本是防守不住的,即使有增援的營,也不過用血肉和鋼鐵炮彈換時間,毫無還手之力,分散在周圍的別的部隊,因為不敢放開部隊,以及日軍偵察機的空中優勢,忌憚於日軍另一個聯隊會隨時發起進攻,也不敢趕來支援。經常是日軍破口後,由生力軍聯隊插入國軍防禦線後方切斷退路,被打殘的聯隊固守炮兵陣地,等待縣城裡另一個旅團進行合圍。國軍因為消極固守被日曬雨淋折磨和日軍行動迅速,也不敢合圍突入的日軍生力軍聯隊,往往只能放棄整條防線,在撤退中被日軍飛機轟炸和步兵分割包圍,而損失慘重。
從分隊到聯隊
日軍最小的戰術單位是分隊,相當於中國軍隊的班和北洋軍的棚。每個分隊13人,包括分隊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有輕機槍一挺,編制四人(組長、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這四人配備自衛手槍,在戰鬥中有時也攜帶步槍(機槍射手除外);八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特別加強的部隊中,加強班會多配置一個兩人攜帶的擲彈筒(由排擲彈筒班,拆解一個組,支援到班)。
日軍的一個小隊,稍稍大於中國軍隊的排和北洋軍的排,一般由7人小隊部、三個13人分隊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8人擲彈筒分隊構成,共54人。加強配置時,每個分隊15人,加強一個擲彈筒,整個小隊62人(把其它排的擲彈筒班,支援過來)。而為了應付中國的游擊戰,日軍還曾有另一種小隊編制:每小隊6個分隊,每分隊8人,只有3個分隊配置機槍,加正副排長,全小隊50人。
日軍的一個步兵中隊比起中國軍隊的一個連就已經大出不少了,相當於北洋軍的“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有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54人的小隊。共181人,步槍139支,輕機槍9挺,擲彈筒9具。有時會加強2-4挺重機槍甚至1-2門九七式90mm輕迫擊炮或92式步兵炮(由營拆解支援到連)。
日軍一個1100人編制的大隊是中隊之上的編制,與同期的中國軍隊相比,它遠大於一個營,但又明顯小於一個團,處於營團兩級之間,相當於北洋軍的營。日軍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有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併到更上一級的聯隊里。四個步兵中隊(一些大隊只有3個);一個機槍中隊(除了一般的步兵中隊外,日軍還有機槍中隊的編制,有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和1個彈藥小隊,每個小隊4挺重機槍,共12挺,174人。);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藥分隊,兩個15人的炮分隊各裝備1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藥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中隊中,極少一些可以分到20毫米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小隊。
日軍單一兵種最大的作戰單位是聯隊(12~14門步兵炮,比二戰德軍要少),一般日軍將聯隊視為團級單位。一個3800人的聯隊明顯大於同時中國軍隊的一個步兵團,相當於北洋軍的“標”。它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有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小隊攜帶一日份的彈藥。三個步兵大隊(108挺輕機槍,36挺重機槍,與德軍相同);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炮兵中隊,編制122人,包括1個25人的中隊部,1個觀察分隊,1個31人彈藥小隊,3個31人炮小隊(每個炮小隊各有2個15人的炮分隊,裝備一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山炮和步兵炮),各4門炮。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包括20人的中隊部,21人的彈藥小隊,3個33人的炮小隊(各有兩門37毫米反坦克炮)。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小隊(4到6個電話分隊,每分隊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小隊(5到8台電台),在戰鬥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日軍還有炮兵聯隊。配屬普通師團的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毫米野炮或山炮。
配屬戰車師團的汽車牽引炮兵聯隊開始由2個大隊(6箇中隊)編成,裝備機動九〇式野炮24門;1945年增編三中隊制自行炮大隊1個。
日本陸軍部隊的基石:師團
日軍基本的戰術兵團是師團(相當於北洋軍的"鎮"),它是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師團的設定自1886年開始,到七七事變開始前,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之前大正裁軍時裁掉了作戰不力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2旅團(相當於北洋軍的"協")、 旅團下轄2步兵聯隊,另有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山地師、把大炮拆散用騾馬背馱行軍的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36門75mm山炮與12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4門75mm山炮)與一個步兵炮中隊(4門50毫米步兵炮),總編制人數為28500人;一是平原師、用騾馬拖行大炮的挽馬制,炮兵聯隊有四個大隊(36門75mm野炮與12門120毫米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4門75mm野炮)與一個速射炮中隊(4門37毫米速射炮),總編制人數為25000人。此外還有 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2個騎兵聯隊與1個騎炮兵聯隊、1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36門120毫米榴彈炮與12門75毫米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24門150毫米重榴彈炮)、野戰(攻城)重炮兵聯隊(16門100毫米加農野炮)、獨立(攻城)重炮兵大隊(8門150毫米加農野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36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 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 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36門75mm野炮與12門75mm山炮的較弱設定。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比如板垣征四郎指揮的第五常設師團就特地取消一零五特設師團,用一個師團的人員裝備作為補充人員,使得板垣師團可以一分為二,歷經南口、平型關、金山衛登入、忻口、太原、南京、臨沂等多次慘烈損失後,戰鬥力依然不減,能以一個師團之力攻克廣州)。大齡預備役人員組成的十三、十八和特設師團,因戰鬥鬥志不強,表現不佳而在1940年前陸續被取消回國。
抗戰中由於做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對三三制的八路軍、蘇軍作戰時會行動不便,因此、又在華北搞出了警備三單位制師團,即一個師團的組成包括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4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24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尋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武器後勤

不先進的武器在工業系統支持下得優勢
與成系統的軍隊編制相適應,已經是近代化工業國家的日本為自己的軍隊提供了相配套的完備的武器裝備體系。
並不先進的單個武器
日軍使用的兵器當時並不先進。日軍在抗戰中的單兵裝備,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徑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槍,其具有精度好、射程遠和槍身長利用於白刃格鬥的優點,事實上,由於彈丸細長(二戰時最細長的彈頭)和特殊的被甲,6.5毫米友坂彈在剛剛離開槍口時的子彈章動效應非常明顯,穿入人體後很容易爆裂變形,所以三八式步槍在200米距離內的殺傷力非常強大。在200-600米內,彈頭進入飛行穩定期,因為膛線纏距短,彈頭的陀螺效應明顯,所以彈道平直,精度高,可能侵徹力比別的彈種強一點,但這種強是建立在彈道軌道都是均質組織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子彈在穿透人體的過程中,不能碰到任何骨頭,不能穿過太複雜的內臟,否則一樣會產生翻轉效果。600米以後,因為動能降低,彈頭失穩,由於長徑比大,空腔效果也不會比別的槍種差。也就是說,在抗日的戰場上,在一個恰當的距離(200-600米),讓子彈穿透人體極小的無阻礙區域,才真的有可能發生傳說中的三八大蓋殺傷力差,一槍穿兩眼的情況。“三八”式步槍配有單刃刺刀,刀長500毫米。三八大蓋真正的缺陷是動能不足帶來的侵徹力不足,對擁有防護(頭盔)的士兵殺傷力低下。日軍為了彌補這個缺點,開發了使用7.7毫米口徑子彈的“九九”式步槍,但裝備部隊的普及程度遠不如“三八”式。
日軍所用輕機槍主要是人稱“歪把子”的大正十一年(1926年)式,後裝備中國俗稱為“拐把子”的九六年(1936年)式。歪把子機槍的優點是射擊準確,但供彈不暢,只能一次5發的短射,加上通用的6.5毫米子彈殺傷力不足,殺傷性能不如中國各派軍隊主要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通用德式7.9毫米彈)。日軍於1939年研製出7.7毫米口徑的“九九“式輕機槍,也因生產能力不足未大量裝備。侵華戰場上的日軍沒有裝備衝鋒鎗,是拘泥於日俄戰爭的經驗,認為“一門百發百中的大炮要勝於一百門百發一中的大炮”,感到衝鋒鎗耗彈多且精度差,又不符合日本武士最後以刺刀決勝的觀念。但是日軍的“歪把子”可以被單人抱持充當衝鋒鎗應對衝刺靠近的敵軍,這個影視劇里也常有表現。
抗戰中日軍的重機槍為“九二“式,使用 7.7毫米口徑子彈,耐寒性好,遠距離命中精度相當高。缺點是靠彈板供彈操作不便且易卡殼。槍口焰很小,利於隱蔽提高了在戰場上的生存率。採用氣冷式設計,比水冷式更適應在東北和華北寒冷乾燥環境的作戰。
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槍(“王八盒子”)因彈簧鋼質量差、供彈常出問題,被稱為“二次大戰中最差的手槍”。
在迫擊炮方面,日軍主要裝備的90毫米九七式90mm輕迫擊炮性能優秀,彈道彎曲、死界很小、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輕、體積小、便於機動、易於操作、造價低。不過因為中國軍隊同時裝備的82毫米迫擊炮性能也非常優秀,這使得日軍在支援火力迫擊炮上並沒能占據優勢,但日軍大量裝備了50毫米口徑的八九式擲彈筒(一個中隊有6具),具備一定近戰火力優勢。日軍92式步兵炮設計成平射曲射兩用,可以靈活打擊重機槍陣地。
抗戰初期,日軍地面重武器數量多於中國軍隊。日軍一個師團支援火炮有24門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門75毫米加農炮(亦即野炮)和24門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
坦克日軍也裝備不多。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一年,日軍已設計製造出重型坦克,但因御前會議決定南下,而將由美國進口的廢舊鋼材全部投入海軍建設。
日軍步兵標準制式裝備包括步槍1支,刺刀1把,前後盒彈匣(子彈120發),手榴彈4顆,鋼盔1頂,略帽1頂,軍服1套,皮鞋1雙,水壺1隻,飯盒1個,寢具1套,3至10日口糧1份,急救包1個,全套裝備重15至20公斤。
也不先進的火力配置
除了單兵武器,日軍還在步兵各級編制內以下派或長期增加的形式、配備加強武器,以增強壓制火力:個別加強的分隊配備1具擲彈筒;在步兵小隊增加配備3具擲彈筒(從另一個小隊調入);在步兵中隊則配備2-4挺重機槍,有的還配備1-2門迫擊炮;在步兵大隊配備2-4門九二式步兵炮,另增配4-8挺重機槍(即增強一個1個機槍中隊),個別大隊還加強2門四一式山炮。在步兵聯隊配備4門四一式山炮或6-8門九二步兵炮,6門37毫米反坦克炮。
在步兵部隊中,中隊長以下的軍官是徒步行軍的,而中隊長以上的大隊長、聯隊長等都是乘馬的。
日本步兵的單兵裝備,在抗戰國中期要強於中國軍隊,但與美國、德國等國陸軍相比,還是有些差距。日軍主要步兵輕武器還是三八式步槍,自動武器很少,而美軍、德軍和蘇軍大量配備了衝鋒鎗、突擊步槍,是日軍無法相比的。
日軍在火力配置上,與美德等國陸軍相比無疑也是落後的,尤其是坦克的使用上,日軍坦克水平低數量少,與歐洲戰場美蘇德各國部隊相比均有較大差距。但對於中國軍隊,依舊是有壓倒性優勢的。
如人數205人的甲種中隊,人數約相當於中國軍隊1.5個連,但擁有步槍、輕重機槍、擲彈筒、迫擊炮等。以裝備水平看,已經接近中國軍隊早期中央軍的營級單位,以及後期中央軍或雜牌軍的團級單位。
日軍勝在系統化
抗戰期間日本陸軍裝備技術水平不高,主要是因工業水平落後於美英蘇等國,戰前其軍工生重心放在飛機、艦艇方面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地面裝備則放在次要發展位置,陸軍武器的質量相對於中國軍隊也沒有絕對優勢。數量少於中國軍隊的日本陸軍,能用性能並不絕對占優勢的裝備在中國橫行,重要原因在於其系統化程度高。
發達工業國家軍隊裝備優勢的一個重要表現便是系統配套、標準化強。
日本從明治維新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建立起完整配套的軍事工業,裝備基本是自產。與中國軍隊在武器方面自制力差,外購也混亂無序相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計。中國國內各派軍閥分頭購械,僅槍枝便來自十幾個國家,戰時常出現件不配槍、彈不對膛,還受制於出售國能否及時供應彈藥。當時日軍的槍械性能雖不占優勢,卻因實現了標準化、系列化而便於組織火力,而且能保障彈藥供應。
近代特別是一戰以來的武器對抗,除了單項性能對比外,還需要武器配置按作戰要求力爭達成最最佳化。日本作為一個實現了近代系統工業化的工業國,在侵華戰爭前已基本跟上國際戰爭水平的要求,從而對軍隊裝備進行配置,在陸海軍之間、航空兵與地面部隊及艦艇之間、陸軍的步、炮、騎、裝甲兵之間的武器使用能達成有機結合,戰時有較好的火力協同。從這點上說,日軍在武器上達到二戰時期國際先進(陸軍次於德美蘇英,海軍僅次於美軍)水平,遠強於當時的中國軍隊。而普遍受過基礎教育的日本兵在受到長時間嚴格訓練後,對技術兵器的操作、保養水平更是普遍遠優於中國士兵。日軍還重視戰前化妝偵查,從而更好引導重武器的運輸和打擊。
揚長避短
日軍陸軍,以歪把子輕機槍部分替代衝鋒鎗的作用,以靈活的擲彈筒和平射曲射兩用的92式步兵炮克制敵軍的重機槍迫擊炮,在輕武器上基本保持均勢;利用自身編制人數的優勢,通過將師屬、團屬火炮臨時下派,以及利用交通線將外匯購置的獨立重火炮聯隊合理調配,達到最高使用效率,從而在火炮上也基本保持均勢。但是隨著日軍在窮兵黷武上越陷越深,外購重火炮及其零件的來源因國際局勢被切斷,瘋狂擴軍後的新組建部隊也普遍缺乏武器,導致日軍戰力大減。
另外,日軍重視利用航空兵進行閃電戰。二戰德軍的強大與先進,並不是體現在其師屬、營屬火炮的數量眾多,而在於坦克裝甲部隊在航空兵空中火力支援下的迅速突破和推進能力。日軍在抗戰初期,利用上海的鋼筋水泥房屋臨時構建的工事,成功阻擋住國軍的攻擊,既而破天荒實現了矛盾重重的海陸軍的聯合作戰,利用艦炮和海陸軍航空兵給予國軍沉重的殺傷。日軍的空中優勢,幫助其突破了國軍重金打造的、基於一戰思維構築的國防工事線,這些江浙地區建築在高地突出位置上的低矮水泥碉堡,缺乏防備空投炸彈的設計,除了當年扼殺住北上抗日的裝備落後的紅軍游擊隊以外,對日軍餓著肚子的瘋狂突進卻毫無阻擋之力,南京也因此迅速陷落。此外,日軍航空兵在戰略上封鎖國軍的交通,極大的配合了陸軍的攻勢。戰術上則欺負中國軍缺乏防空火力,抵近投擲炸彈,配合陸軍炮火,輪流進攻,大大加強了殺傷的威力。特別是對付火炮打不到的、中國特有的大量縣城城牆根後面據守休息的國軍,殺傷非常大。

素質和訓練

素質和訓練:優良兵源與嚴格訓練造就公認強兵
嚴格的訓練使日軍在戰場上占據優勢。
受過教育的兵源加嚴格訓練
幕府末年的日本,識字率就相當高,據統計當時的日本人,男子有45%識字,女子有15%識字。到明治維新大興教育之後,1872年,日本公布《學制令》,到35年之後的1907年,日本的國小就學率達到97.83%,基本做到了國小教育的普及。
受到過基本教育的兵源基礎之上,日軍的訓練也相當嚴格。據昭和十五年(1940年)日軍頒發的《步兵操典》規定,步兵單兵及大隊以下步兵分隊訓練主要內容包括:
單兵教練,即單兵佇列(包括射擊、投彈和動作),單兵對歩、機槍的射擊和擲彈筒的使用。
中隊教練,包括隊形、戰鬥、分隊、小隊、中隊的進攻、防禦。
輕機槍和自動炮教練,包括密集隊形、射擊、分隊、小隊、中隊進攻、防禦,以及夜間戰鬥。
步兵炮、速射炮教練。
大隊教練,包括進攻、防禦、追擊、退卻,以及夜間作戰。
抗戰國中期參戰的日本士兵,從訓練上大體上要接受將近一年的軍事訓練。
前5個月是新兵集訓,訓練課目包括佇列、刺殺、射擊及拉練。在這期間最少要有一次在嚴冬條件下的五天野營拉練,訓練士兵嚴寒耐力及夜間應戰能力。
接下來2個月是常規單兵綜合素質訓練,強調小隊、中隊一級作戰協調。在這期間每天必須有30公里以上行軍耐力訓練。並由教官掌握其中強行軍比例,但不得低於每日5公里的強行軍。
新兵在轉入小隊、中隊級協同戰術訓練時,大都加入該部隊老兵的“私貨”。這些“私貨”練起來都很苦,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槍長瞄,打夜間100米外香火頭,避彈奔跑及針對避彈奔跑的射擊方法,狙擊與反狙擊術,突發情況下防守與反擊的動作等,都是在戰場上非常實用的技術。
再接下來的1個月是中隊、大隊級作戰訓練。新兵從這個月開始接受野戰射擊訓練,游泳訓練及強化刺殺訓練。除此之外,另有每天40公里的行軍。
最後2個月搞大隊、聯隊級作戰協同,高級技戰術動作及火線機動。
經此訓練,抗戰國中期的日本普通士兵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單兵作戰技能。
日軍《步兵操典》規定:新兵入伍以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訓練的子彈,步槍不得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每年用於訓練的步兵子彈則為1800發。在這種嚴格要求和訓練條件下,日軍射擊水平普遍較高,通常每箇中隊(連)優秀射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英國軍事評論員給日本軍隊軍事素質的評價是:裝備B級,戰術水平A級,單兵射擊技術A級。
據一些抗戰老兵回憶,許多日軍士兵在乘車行進時舉槍射擊,仍能較準確地打中百米內的人形目標。而普遍受過基礎教育的日本兵在受到長時間嚴格訓練後,對技術兵器的操作、保養水平更是遠優於中國士兵。
直到戰爭後期,日本在戰爭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兵源枯竭,不得不擴大服役年限,徵召了許多“鬍子兵”和“娃娃兵”,老的老,少的少,且訓練的時間、質量都不能保證,軍事素質就大打折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