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日
偽軍其實是兩個概念,包括
日軍和偽軍。日軍就是由日本本國國民所組成的軍隊,
偽軍指由侵略國家在占領地組織的由被占領地人民組成的軍隊。如果侵略成功,政權完全被推翻,被占領地也就成為了侵略國的一部分,這個帶貶義的稱呼就不再成立。中文裡多指抗日戰爭時期協助日本軍隊進行軍事活動,由被占國人民組成的占領區軍隊。不同時期各地的偽軍名號各不相同,較為著名的有“皇協軍”、“保全隊”、“警備隊”等稱呼。由於偽軍是對華作戰,因此在全國乃至中華民族內,偽軍士兵受到廣泛的指責。在中國大陸,偽軍往往與“
頑軍”一詞同時出現,合稱“偽頑”。
範圍
偽軍是一切漢奸隊伍的總稱,包括
汪精衛的偽國民政府的部隊、華北自治政府等漢奸組織的隊伍、偽“
滿洲國”的隊伍等等。
偽軍由於很大部分來自於脅迫,所以經常陣前倒戈。對於主動棄暗投明的一般稱為反正。
簡介
偽軍指由侵略國家組織占領地人民組成的軍隊。日偽軍指抗日戰爭時期協助日本軍隊進行軍事活動,由被占領國家人民組成占領區軍隊,不同時期各地的偽軍名號各不相同,較為著名的有“
皇協軍”、“保全隊”、“警備隊”等稱呼。偽軍是一切漢奸隊伍的總稱,包括
汪精衛的偽國民政府的部隊、華北自治政府等漢奸組織的隊伍、偽“
滿洲國”的隊伍等等。
構成
偽軍的主要來源有國軍戰俘能改造部分和當地出國民兵—日本版本的抓壯丁,以及地痞流氓的補充。從組成來看,屬於國軍老底子的不少,但中央嫡系投降的不多,大多是
地方部隊,華中
忠義救國軍序列投敵的基本不屬於正規軍,他們是屬於軍統系統的,反共有餘,實力不足,但是他們有優點——-裝備精良,特務活動熟練。
全國偽軍除偽正規軍外,尚有各省縣的偽
地方武裝,各縣的地方警備隊反倒裝備和士氣都高於偽政府正規軍的大多數部隊,因為他們一般都由當地
日軍部隊直接控制,統一計畫,統一編制,統一訓練,統一裝備,他們的武器都在各兵團的增加裝備用槍枝里補充,也就是日本武器裝備。都配備有日本指揮官,教官,完全由日本所指揮。
偽地方武裝還包括從東北來的
偽滿洲國軍,可能與抗聯玩出點心得,他們對付游擊有點水平,論戰鬥能力和素質,一般情況下調入關內都做特務武裝和主力使用,裝備大多是日式或者德式,1943年夏季由偽滿開冀東二個旅,兵力八千人。位於
遵化、
遷安地區,一般是日偽
雙重領導,直屬日軍;特務隊,
便衣隊、
夜襲隊等,只有輕武器並且缺乏戰鬥經驗,戰鬥力弱;還包括各種游雜武裝,如愛護團,自衛團,維持會鄉警,他們的戰鬥力更差。
歷史
1938年時,偽軍在中國的數量約為78000人,隨著1940年汪精衛叛離國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後,在華偽軍數量急劇上升至145000人,並在1942—1943年期間國民政府推行“
曲線救國”口號,許可
國民革命軍指揮官在面對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可為保存實力,暫時投降”的指令後,偽軍數量開始爆炸性增長。根據中國共產黨在抗戰結束後的統計,在華偽軍中62%左右是原國民革命軍部隊。其中除了部分偽軍駐紮在城市負責占領區治安維護外,絕大部分的偽軍被調往華北地區共產黨的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其中還有不少偽軍參與了在華北地區對平民的
大屠殺活動。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經過中國軍方統計,除
偽滿洲國以外所有駐華
偽軍的數量大約是118.6萬人,但目前廣泛流傳的版本中也有逾200萬偽軍的說法。這個數量的偽軍幾乎與在華日本軍隊的數量相當,但指揮偽軍的卻是日本軍隊。根據最新統計,中國不是唯一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偽軍數量超過侵略軍隊數量的國家。其他還有蘇聯偽軍、法國維希政府偽軍。
偽軍典型
齊燮元
華北偽治安軍系統————
齊燮元。他是最早的漢奸,起家的時候只有4個連,1938年發展為5個團5000人,隸屬於
汪精衛的偽國民政府,總部設北平,轄十二個集團軍,總兵力約六萬人。集團軍下轄團,各集團軍之主官及其分布是:
第一集團軍李潤泉,第二集團軍
李瑛,第三集團軍盧鳳策,第五集團軍
劉化南,第七集團軍馬文起,第九集團軍
王斌,第一百零一集團軍錢富安。以上七個集團,均位於冀東之
遷安、
遵化、豐潤、
灤縣地區。第四集團軍
陳志平,位於魯西之東平、東阿、長清地區。第六集團軍齊榮,位於保定地區。第八集團軍
徐貫一,位於膠東
平度地區。第一百零二集團軍
高德林,位於冀南
豫北之安陽、
邯鄲、
武安地區。教導集團軍
田申,隨總部住於北平。該部為華北
偽軍中戰鬥力較強者,其裝備與國民黨軍隊同。
偽第二
方面軍總司令
孫良誠。孫逆原為國民黨第三十九集團軍之副總司令,於1943年5月,在魯西之定陶、荷澤地區率部投敵。總司令部設開封,轄兩個軍、一個獨立師,總兵力約三萬人。所屬之第四軍
趙雲祥,第五軍
王清翰,獨立第三十八師
孫玉田,均位於濮陽、
東明、考誠地區。該部投敵後,積極配合敵寇,向共產党進攻,其戰鬥力亦為華北偽軍中之較強者,裝備與國民黨軍隊同。
偽第三方面軍總司令
吳化文。吳原為國民黨新編第四師師長。1943年春季在魯中
新泰、萊蕪地區率部投敵。現轄三個師,總兵力一萬二千人,全部仍在原地區活動。
偽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
龐炳勛、副總司令
孫殿英。該部原為國民黨之第二十四集團軍,於1943年5月在
豫北陵川地區率部投敵。投敵後,番號與官職一概仍舊。轄偽第四十軍、偽第
二十七軍、偽新五軍等三個軍,總兵力二萬五千人。總部設於湯陰。所屬各部,分布於
滑縣、
淇縣、
林縣地區,編制裝備與國民黨軍隊同。
偽暫第十五軍軍長
榮子恆。榮原為國民黨第一百一十二師副師長,於1943年春季在魯南
費縣地區率部投敵。兵力四千左右,位於魯南臨沂、郯城地區。偽興亞同盟軍總司令王勝武,轄六個師,兵力四千三百人。該部為騎步兵混合,位於
綏遠固陽地區。
偽蒙古軍總司令
李守信。李原為國民黨騎九旅之團長,於1933年率部投敵。轄五個師,全為騎兵部隊,總兵力三千人。位於綏遠
百靈廟地區。
偽東亞同盟救國軍總司令白風翔(後被敵殺害)。白原為國民黨之師長,於1940年在綏西率部投敵。該
偽軍轄第三、四、五、六等四個騎兵師,三、四、五三個師均系
傅作義之投敵部隊改編的,總兵力二千人。位於
綏遠之固陽、百靈廟地區。
偽山西剿共軍下轄第一師
趙瑞,第二師
楊誠。趙瑞原系國民黨騎一軍的師長,抗戰後率部投敵。楊誠原系國民黨騎一軍的團長,抗戰後率部投敵。現第一師位於武鄉,第二師位於
崞縣,軍部位於太原。總兵力五千一百人。
偽東亞
皇協軍總司令
蔡雄飛。蔡原為國民黨第十九軍的副師長,於1938年率部投敵。轄兩個縱隊,活動于山西屬離石、中陽、太原地區。總兵力三千人。
偽
綏靖警備隊司令
丁其昌。下轄三個集團軍,總兵力三千人。活動于歸綏,固陽地區。
偽綏蒙聯軍總司令
王英,下轄三個騎兵師。第一、第二兩師,全為國民黨第八戰區投敵之部隊組成。總兵力四千五 百人,活動於包頭地區。
偽剿共第一路軍總司令
李英,下轄三個師,活動於
豫北之
武安,內黃地區,總兵力三千五百人。
戰鬥力
偽軍的戰鬥能力和素質一般隨其前身的風格和底子所決定,一般說來,山西偽軍繼承了晉軍的風格,善於守備據點工事,預備隊比較大,沒有白刃的優秀傳統。河北偽軍則大多由民軍和
西北軍的老底子比較多,早期西北軍改編的敢於白刃,後期善於上房壓頂,敢拼手榴彈,
偽“蒙古軍”則是亂仗,一窩蜂地上,只要抵抗的堅決,蒙古軍 只有吃虧的分。山東民風強悍,以
地方部隊的風格而定,大體上戰鬥力位於中游偏上,
新四軍附近的偽軍戰鬥力就要差點,但裝備普遍比華北要好的多。
下場
偽軍在1945年末日本投降前,起義的很多,凡是棄暗投明的就未被清算。
日軍戰敗投降後有一部分偽軍直接回家種地去了,還有不少人被國共雙方於1945年底前收編重新進入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