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掌(旋風掌)

硃砂掌

旋風掌一般指本詞條

硃砂掌,為軟功內壯陰手之一,又名梅花掌紅砂掌。然又有稱黑砂手者,實屬舛誤。蓋黑砂手者,有藥功內壯之助。練習之法,先用一沙盤,滿盛細沙,手入沙中,用力搓摩之,不限次數,力盡為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硃砂掌
  • 又名:梅花掌
  • 效果:藥功內壯之助
  • 性質:軟功
練習方法,療效,內容,第二部,第三部,相關內容,

練習方法

練習之法,先用一沙盤,滿盛細沙,手入沙中,用力搓摩之,不限次數,力盡為止。如是按日行之,至能以手在離沙盤尺許處,憑空搓摩,而盤中之細沙,亦能應手而動為度。至此,則第一步功夫成。即所謂精神貫注,斂神聚氣之意。如擊人以掌,稍著其身,外部不損毫髮,而五臟已受重創,不可救藥。
如再繼續練習,易細沙為砂子,易砂子為鐵砂,再易重四五兩之鐵球而後已,亦能手不著盤,鐵球應手躍出,則硃砂掌全功告成。至此,手不必著人肌膚,但遙遙以手示意,作撫摩或掌擊狀,受者即應手而傷,且無法醫治,越十日或半月而死,甚至有數時而歿者。
練此掌,至少亦須十五年苦功。惟技成後,除非萬不得已而保全己之性命者,切不可濫用。蓋遙遙擊人,死而不知,殊屬陰毒。如無故施以殺手,於道德有損,亦為技擊家所不取。

療效

不傳之秘的硃砂掌功法,硃砂掌是江湖談掌色變的掌法,練習日久暗勁大增,打上身人當時表面沒有明顯變化而內在卻已造成內傷,被打後呈現硃砂色掌印面名之但練習該功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增慧開智,防病治病,益壽延年,由於吸收了道 儒 釋 等功,所以還有採氣,鍊氣的功法以及金身玉體,光環,靈活,恬淡,虛空,修性煉意的內涵,使該功在祛病,強身回春,自衛,醫療,等以下五個方面效果。
(1) 對頸椎、腰椎肩周炎、類風濕、腱鞘炎、關節炎、痔瘡、糖尿病、神經衰弱胃病、肝病、前列腺肥大。近視、遠視,飛蚊病,高血壓、低血糖、心臟病,各種婦科病、陽痿、早泄、甚至癌症等有神奇效果。
(2)練此功,可迅速達到筋柔骨健,活筋健髓,內強外壯,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調理肌體平衡。
(3)練此功,老年人可推遲或延緩衰老,使耳聰目明頭腦清醒,反應敏捷。恢復和增強記憶力,神采飄逸,並使內分泌旺盛,保持耳聰目明頭腦敏銳 固腎回春。
(4)練此功 即可承受排打,又可技擊出掌,且勁大力整,變化快捷,提高和增強防身自衛能力。

內容

第一部
其中有五個基本動作,由於其修煉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主要方法也不一樣,所取得的效果也有差別,分為《築基圖》、《煉意圖》、《採氣圖》,均可分別修煉。
《築基圖》也可說是“鍊形圖”、“煉身圖”、“煉力圖”。此練法能強筋健骨,使氣血周流,提高臟腑功能,內練三寶精、氣、神,外練三寶筋、骨、皮。達到精神充沛,內氣充盈,肌肉發達,勁大力整,使之有金剛之體、羅漢之身,能祛病延年,使膚色健美,耳聰目明。
預備式
身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平行向前,腿微屈;頭頂百會,下身會陰和兩足湧泉之中點(兩足湧泉穴連一直線取中點),三點上中下相對,雙肩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展;舌頂上齶,口微閉,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全身放鬆,不加意念,也就是什麼也不想。如此3分鐘。
虎掌踏地
第一式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掌心朝下成俯掌,十指朝前。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虎掌前推
第二式
吸氣時全身放鬆,雙臂抬起向前平伸,立腕,掌心向前,十指向上。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前推;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虎掌托天
第三式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臂直上舉,掌心朝天,十指向後。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上托;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虎掌分壁
第四式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臂向下左右平伸,成立掌。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向外推出;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虎掌摸蒼穹
第五式
兩臂下垂如預備式,吸氣時全身放鬆,腳不動,上身以腰為軸向左扭轉;雙手掌心向里交*,左外右內。繼之,雙掌上舉,掌心向外向上翻,當到達頭頂上方時,左掌在下,上身正面向左。
呼氣時頭微頂,雙手逐漸分開,立腕,直臂劃弧,徐徐下落,雙掌用力摸掌;相扣,瞪目遠視。當雙臂下落將貼於自身兩側時,上身迴轉向前成初動姿勢。身體右轉,右勢動作、呼吸及要領同左勢,右、左勢各做一次為一完整動作。
以上五式練習次數、用力大小可依身體狀況而定,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可在開始練習時每個式子做5次,逐漸加到7次、12次......多可到49次。用力也是先小力,逐漸加大力量。如此練習日久,自會感到:吸氣時氣入丹田,呼氣時意領氣走,氣自丹田貫達雙掌。在開始練習時,不必想著吸氣如何走到丹田,呼氣時,氣如何自丹田貫達雙掌。只要吸氣時全身放鬆,呼氣時雙掌分別按一至五式動作要求下按、前推、上托、分推、摸掌及十趾抓地就行了。
煉意圖
《煉意圖》“虎部”的煉意仍是這五個基本動作,但須將一式、二式、三式、四式連起來做,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動作。第五式向左的是一個完整動作,向右的是一個完整的動作,成為三頭六臂之法。
正面的從預備式即雙手從下往前上慢慢抬起。循二、三式動作路線到達頭頂,再左右分開循第三式、第四式路線徐徐下落,歸返預備式。如此循環往復。左側面的:即第五式的左勢。右側面的:即第五式的右勢。為了不遐思,不受干擾,加強練功效果,須遵循松、慢、勻、大、空、虛、靈、靜八字要訣。
前三個字是動作上的要求。
松:即全身放鬆。
慢:即動作要徐緩、漸進。
勻:即動作速度要均勻。
後五個字是意念上要遵循的,要充分發揮意念的作用,也就是說要發揮想像力。佛華嚴曷云:“虛觀法界情,一切唯心造。”又云:“心如工畫師......”。愣嚴雲:“萬法所生,唯心所現。”
大:即自身高大無比,有頂天立地使意境。如《大佛頂首愣嚴神咒約義》中所講:“大具三義:法身體大,心情周圓故,般若相大,智慧徹照故,解脫用大,偏照無礙故。”也就是說自己就是法身,頂天立地,智慧徹照,擺脫所有障礙。
空:即宇宙空寂無物,唯我一人之意境。佛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念繞動,白雲萬里”,“一空一切空”。
虛:即冥冥緲緲,虛虛實實,我即神佛,神佛即我,神我一體,又好似神,又好似我,似有似無,似存非存,似是非是之意境。
靈:即自己遍體金身靈光四射。雙手向外分開劃弧時,意念上是雙手描繪著自己全身放射出的立體光環。
靜:即意念集中,侵沉在大、空、虛、靈的意境中,不為外物所誘,不為外聲所擾,不為外情所動。
如此正面做5次或多些,再轉向右及右各5次或多些。也可只做正面的。可多練,也可少練。
採氣圖
動作仍是《築基圖》五式,只不過不用力,加強採氣意念。意念通過勞宮穴採氣,攝采大自然的好氣或日月之精華。
第一式“虎掌踏地”是采地氣。吸氣時意念從雙手勞宮采地氣入丹田。為了加強意念和效能,雙掌可慢慢稍加上提,呼氣時可不加意念,只是慢慢伸臂,準備再回收採氣。
第二式“虎掌前推”是采前方之氣。如早晨練功可面向東方,采東方之生氣。中午練功可面向南方,采日之精。晚間練功可對月采月之華。動作意念如第一式。
第三式“虎掌托天”是采天氣,攝取太空霄漢之氣,動作意念同前。
第四式“虎掌分壁”是采自身兩側原野之氣,沒有距離限制,沒有物質障礙,任意攝取,動作意念同前。
第五式“虎掌摸蒼穹”,是采整個大自然之氣。也就是說廣泛地攝取宇宙空間、曠野山林大自然之氣。動作意念同前。
每式動作次數可多可少。也可每天輪換練一種採氣方法。熟練後可採取任意姿勢攝取,根據需要來練。

第二部

也是五個基本動作。也就是因修煉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方法亦異,取得的效應也有差別,分為《築基圖》、《練意圖》、《採氣圖》。
《築基圖》
也主要是煉身、鍊形、煉力。它與“虎部”的《築基圖》相比,加大了難度,加深了層次,增多了軀幹的扭轉屈伸,關節的活動松展,姿勢的高低起伏,兩手的相互襯力,以及腰腎部位的鍛鍊。因此除能收到“虎部”《築基圖》的效應外,對體形、體質、體力、臟腑、內分泌等更有著特殊的鍛鍊作用。
預備式:同“虎部”《築基圖》的預備式。如接下來練則不必練預備式。
青龍舒肢
第一式
吸氣時雙掌上提,掌心向里,先右掌在里,交於胸前。 不停頓,右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右上方,當臂將伸直時翻手,掌心向上成仰掌;同時左小臂內旋變俯掌下落。伸直在左胯外側。這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上撐,左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頭微頂,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再轉入吸氣時,右臂外旋徐徐下落;同時左臂外旋漸漸上提,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交於胸前。不停頓,左小臂內旋上撐至頭頂左上方,當臂將伸直時手掌上翻成仰掌,掌心向上;同時右小臂則內旋下落,當臂將伸直時手掌在右胯外側成俯掌。這時轉入呼氣,左掌用力上撐,右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頭微頂,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青龍望海
第二式
吸氣時腳不動,雙掌上提,上身以腰為軸向左轉,先右掌在里,掌心向里,交於胸前,恰好上身轉向左方。右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右上方,掌隨之上翻成仰掌;同時左小臂逐漸內旋變俯掌下落至右臀部後方,上身盡力向左扭轉。當左右臂將伸直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上撐,左掌用力下按;頭微低,雙眼向下注看右腳後方1米處,如回望海底狀;同時,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再吸氣時,右小臂外旋帶動右掌徐徐下落,而左小臂也外旋帶動左掌徐徐上提,身體逐漸右轉;當成正面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不停頓,左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上方,掌隨之上翻成仰掌;同時右小臂內旋變俯掌下落至左臀部後方,上身盡力向右後方扭轉。當左右臂將伸直時呼氣,雙掌用力上撐下按;頭微低,雙眼向下注看左腳後方1米處,如回望海底狀;同時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 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青龍尋珠
第三式
基本動作同第二式,只是頭往後仰,雙眼向左或向右上方看,如舞龍時,珠球高舉在上,而龍左右扭轉仰頭注視至少要看後上方7米遠以外處,找一個固定目標,以綠、藍色為宜。 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青龍探爪
第四式
吸氣時,左掌手心向里上提,右手掌心向上從右前方抬起伸出,當掌與肩相平時,掌向左平抹。以腰為軸,隨掌左抹,上身向左旋轉,當轉向左方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手在里,掌心均向里。繼之,左手從口下成仰掌向後方伸出,當臂快伸直時,臂內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時右小臂內旋帶動手掌成俯掌並後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翹。這時轉入呼氣,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後撐;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再吸氣時上提向右轉向前,左小臂外旋成仰掌向右平抹,右小臂外旋使肘尖下落,掌心向里。當上身轉向右方時,雙掌交於胸前,掌心向里,左手在外。
繼之,右手從口下成仰掌向後方伸出,當臂快伸直時,臂內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時左小臂內旋帶動手掌成俯掌並後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翹。這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前推,左掌用力後撐;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青龍騰雲潛海
第五式
此動作之呼吸隨動作收放、開合而變化。也就是說,一般動作收攏時為吸,放開時為呼,要自然些。在動作變化過程中,可自由換氣,只是最後前推後按時是呼氣。動作開始,右腳向右方跨出一步,上身右轉成右弓步;同時兩臂相抱,左臂在下。
然後左右臂向下再向上分開伸直。
兩臂再向上劃弧,雙手交*於頭頂,左手在下。一般雙手向上交*時為吸。
身體前俯,左手壓右手從前方下落,雙掌置於右小腿前成左仆步。繼之左小臂內旋,帶動左手反臂成仰掌向左方穿出達於左腳處;同時右臂亦內旋,帶動右手反臂成仰掌,向右方伸出上抬。當左掌穿至左腳處,右腿蹬直變左弓步;同時兩臂均外旋伸直成八字掌,掌心均朝外。此時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後按成騎龍步,呼氣;同時十趾抓地,牙齒相扣,收肛實腹,瞪目遠視。在動式中眼睛追隨左手。 再做一次上述動作,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完整動作。
練此式時要掌握七個字,即:抱、分、交、壓、穿、轉、推。開始雙手相抱,繼之分開向上,交於頭頂;然後左手壓右手或右手壓左手向下,各壓至膝下時,一手前穿,一手後摟;兩臂將伸直時,兩手轉動,成八字掌,掌心朝外,雙掌再分別向前後推出。動作變化過程中,可自由換氣,最後雙掌前後推出時是呼氣就可以。
而步型則是三種:先弓步,後仆步,再騎龍步
以上五式練習次數,用力大小,同“虎部”《築基圖》。同樣,如此練習日久,自會感到,吸氣時氣入丹田,呼氣時意領氣走,氣自丹田貫達雙掌。
煉意圖
煉意也是《築基圖》的五個動作,只不過均不用力,而加強意的鍛鍊,仍遵循松、慢、勻、大、空、虛、靈、靜八字要訣。
這裡著重講兩點:
1、在“虎部”煉意中講到,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在這裡的佛不是遍體金光,而是玉佛,玲瓏剔透,潔白無瑕,光澤柔潤,心胸坦蕩,怡然自得。也可把自己化為菩薩,菩薩即我,我即菩薩。
2、要有在太空中遨遊之意境。這個佛雖頂天立地,但不是腳踏在地上,而是整個佛身飄在空中,如第一式不僅在動時有這種意境,當成定式時仍要有飄在空中擺動之感。可不管呼吸,沉浸在這種意境,達到適度則再做下式。第二式要有身在空中向下望海之感,看到藍色的海水,水底之龍宮,達到適度則止。第三式要有身在太空,仰首斜望月宮之感,不僅看到柔和的月華,而且看到月宮的桂樹、玉兔,達到適度則止。第四式要有身在太空,前手可探到東海,或摸到西陲之意境,達到適度則止。第五式當雙手在上邊相交舞動時,意念上是飛騰之中,遨遊霄漢,當下勢時猶如潛入海低,所到之處海水讓路。如此反覆數次,達到適度而止。
採氣圖
動作仍是《築基圖》五式,只不過不用力,加強採氣意念,意念通過勞宮採氣。
由於“龍部”五式均系身、腰、臂、手及下脘的旋轉纏繞動作,方位經常變化,所以每式所采之氣均系在前後、左右、天地、上下、四面八方--整個宇宙大自然界的精氣、生氣、益氣、好氣。而且每當定勢時,也就是說當手、臂伸展到定位時,即《築基圖》中五式從吸氣變為呼氣時,姿勢停頓不動,可連續在吸氣時採氣3、5或7次,再轉做下式。同時還可以逐漸通過天目膻中、百會,以至全身採氣。

第三部

此部功法主要是為發放外氣所練之功。
預備式:同前,兩腿分開稍寬於肩。
降龍伏虎
第一式
全身放鬆,兩臂上抬稍低於肩,圈成環狀,十指伸展相對,雙臂緩緩拉開和相合,使十指尖、掌、臂有氣感。拉開時也要十指相對,其距離以有氣感為度;相合時,也是十指相對,一般以10厘米為宜。
坎離相對
第二式
全身放鬆,兩臂上抬稍低於肩,肘微屈,使兩掌心相對;雙臂緩緩拉開和合攏,使兩掌、臂有氣感為度,合攏時一般相距三四厘米許。
太極運轉
第三式
全身放鬆,兩掌合抱,一手在中丹田上成俯掌向下,一手在下丹田處成仰掌向上,兩掌相對如抱球狀,這時會感到兩手掌間抱著個輕輕地、皮薄薄的球體。
雙腳不動,以腰為軸,抱球左右轉動。動作可大可小。兩手距離寬,意氣中的球體則大,反之則小;腰的轉動幅度應與之相應。無論如何轉動,兩掌心始終相對。具體做法是:
身轉緩緩左轉;同時左手劃弧轉向下方成掌心向上,右手劃弧向上成掌心向下。 身體緩緩右轉;同時右手劃弧轉向下成掌心向上,左手劃弧轉向上成掌心向下。 如此左右運轉為一次,可重複12、24或36次。
乾坤交泰
第四式
全身放鬆,兩腳稍大開,身前俯,兩臂下垂。 吸氣以勞宮對天采天氣,以腰為軸,先向左轉動。
然後上體後仰,兩臂隨之轉動向上。直至上身和雙手轉向右側時變呼氣。上體再前俯,兩臂隨之垂下,手指對地。呼氣時意念是從手指往外排濁氣。
如此循環5、7或12次,再反過來從右向左轉,同樣循環5、7或12次。
陰平陽秘
第五式
開始時同預備式,然後手掌朝地,兩臂緩緩提起、下落,使兩掌、兩臂有氣感。
收功
成預備式。兩臂外旋從身體兩側成仰掌上抬至頭頂處。雙掌從面前下落至丹田處。
如此兩遍,然後兩手相疊,左掌在內,右掌在外,先順時針摩腹12次,再逆時針摩腹12次。
然後雙手從左右後伸,兩掌分別貼於“腎俞”,上下摩擦12次。然後兩掌心對兩眼貫氣十二次。
此功我每日習練效果驚人,骨骼變得極硬,肌肉練的很硬,抗擊打能力與反應能力均大大提高。而且不會得感冒,有慢性病也慢慢治好了。
與少林的易筋經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練習的時候心不能太急,太急火氣也會很大。

相關內容

根據《少林拳譜》記載,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種硬功、三十六種柔功,又稱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內功,均在少林寺秘傳,但無詳細文字記載。人們所說的“少林七十二藝”通常被認為是少林功夫的總稱。常在傳說和近代的武俠小說中被稱作神功。
少林七十二藝少林七十二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