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米特(天文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米特
  • 出生地:荷蘭
  • 出生日期:1929年
  • 職業:天文學家
類星體簡介,施米特簡介,類星體前景,

類星體簡介

類星體,顧名思義是一種類似恆星卻又不是恆星的天體,這裡說的“類似”指的是外貌,因為從照片上看起來,類星體與普通恆星簡直沒有多大區別。
第一顆類星體是在1960 年由美國天文學家桑德奇等發現的,它是3C48(英國劍橋射電天文台《第三射電星表》中第48 號射電源),很快它的光學對應體找到了,原來是顆很暗的16 等星。可是卻把天文學家都難住了,因為它的光譜很特殊,說不清它究竟是星雲、星系、超新星遺蹟,還是什麼別的東西。

施米特簡介

一般把發現類星體的榮譽歸之於旅美荷蘭天文學家施米特(1929—)。他1956 年在荷蘭萊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以後,來到美國帕洛馬山天文台工作,長期從事銀河繫結構和星系動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提出過銀河繫結構模型,還以觀測為基礎,描述了恆星和星際物質的運動和分布。
施米特
1963 年,3C273 射電源的光學對應體也被找到了,在照相底片上看起來,像是個13 等星的恆星,光譜里有著又寬又強的譜線。這一次,施米特經過反覆研究,終於證認出了那些光譜線,它們原來也都是地球上已經知道的元素所產生的,如氫、氧、氮等,只是譜線紅移很大,達0.158,也就是向紅端移動了15.8%。這樣一來,譜線從本來應該在那裡的位置移動了好大一段距離,變得“面目全非”而很難辨認了。
施米特出色的工作不僅解決了類星體光譜譜線紅移之謎,更是開拓了一個嶄新的領域。隨後,一批類星體的光譜都成功地得到了證認,像前面提到過的3C48,它光譜的紅移值達到0.367,簡直是亂了套了。如果承認紅移是由都卜勒效應造成的,那么,3C48 就在以每秒10 萬公里以上的“瘋狂”速度離我們而去。多么驚人和難以想像的速度呀!
施米特本人在類星體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具有開拓意義的工作,包括類星體的計數、統計、空間分布、譜線的證認,以及能源機制、紅移與距離之間的關係,等等。

類星體前景

類星體,以及星際分子、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被稱為60 年代天文學的四大發現。二三十年來,在這四大領域內,確實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碩果纍纍。就類星體來說,光是發現的類星體數量,到1987 年為止,已達3500 個以上。暫時保持著距離“ 冠軍” 稱號的星體,距離我們約130 億光年。世界上一大批天文學家正在對類星體進行潛心的研究,可是,到目前為止,一些根本性的重大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而且還處在眾說紛紜、左右為難的階段,如紅移的本質、巨大能量的來源、超光速現象等。
類星體仍是當代天文學向科學家們提出的最大挑戰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