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嗩吶藝術(於都嗩吶公婆吹)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江西省于都縣
- 遺產編號:Ⅱ-37
於都嗩吶公婆吹一般指本詞條
于都縣地處江西省贛州市東部,貢水中游,縣域總面積2893平方公里,總人口90.2萬轄9鎮14鄉,是贛州人口大縣。於都嗩吶《公婆吹》歷史悠久,據于都縣史料記載,早在一千多年前,“鼓手舉於道路,往來人家,夏閒不歇”。於都嗩吶《公婆吹》的樂器主要為“公”、“婆”兩支嗩吶,嗩吶由串子(木製)、喇叭口(銅製...
據調查,於都嗩吶光是傳統曲牌就有280多個。一般分為喜調和悲調,喜調輕快、活潑、歡樂;悲調深沉、低吟、催人淚下。別看小小一支嗩吶,吹奏可是大有講究,不同的場面就得吹奏不同的曲調。比如一般吹打時就有《將軍下馬》、《百鳳朝陽》等熱烈歡快的曲調:坐吹有《十堂花》、《揚州調》等;對吹則有《公婆吹...
有客家古文、嗩吶公婆吹等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有於都茶籃燈、江西杖頭木偶戲、江西提線木偶戲、銀坑甑笊舞、中石練兵習俗、於都敦本堂熊氏民間中醫、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等7個省級項目,贛州市級非遺項目13個,縣級非遺項目104個。於都嗩吶 於都客家嗩吶歷史悠久,是客家先民南遷傳入贛南的。早在1600多年前就盛行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于都縣文化館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音樂“嗩吶藝術(於都嗩吶公婆吹)”和曲藝“客家古文”項目的保護單位。2021年11月18日,入選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二級文化館公示名單。
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縣,是江西最早建縣的八個縣和贛南最早建縣的兩個縣之一,迄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素有“六縣之母”和“閩、粵、湘三省往來之沖”之稱,是全國著名的“嗩吶藝術之鄉”、“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全國文化先進縣”,“於都嗩吶公婆吹”、“於都古文”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小酷愛民間吹打樂,20世紀60年代跟父親和伯父學吹嗩吶和打擊樂;80年代後開始隨父出場演奏;90年代開始擔任潭埠村樂班上手(主奏)嗩吶兼任該班班主。演奏之餘還帶徒傳藝,除教2個兒子外,還常以搭班組合帶徒多人,把萬載《得勝鼓》演奏的嗩吶曲牌和鑼鼓經及演奏技藝傳授給其它樂班,受到同行的尊敬,為萬載...
劉有生,男,1960年3月出生,江西于都縣寬田鄉石下村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嗩吶藝術(於都嗩吶公婆吹)代表性傳承人。人物經歷 江西于都縣寬田鄉石下村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嗩吶藝術(於都嗩吶公婆吹)代表性傳承人。劉有生14歲開始跟隨父親劉自福學習吹奏嗩吶“公婆吹”,17歲開始出門做...
除上述具有漢民族一般特點的節日民俗活動外,贛南還有一些其他漢族地區所不見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猶九獅拜象、寧都竹篙火龍節、於都嗩吶公婆吹等。2006年,贛南客家民俗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地理環境 贛州市位於贛江上游,江西南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轄18個縣、市、區 和一個具備縣一...
贛南的客家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獨特,目前,贛州已有贛南採茶戲、興國山歌、於都嗩吶公婆吹、石城燈會、古陂“蓆獅”“犁獅”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2項,在客家文化領域影響極大。2013年1月6日,文化部正式發文,同意在江西贛州市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
田頭鎮元宵“妝古史”活動,是因扮裝的內容為歷史事件和民間傳說而得名的,已延續近400年。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寧都石上曾坊橋幫燈,已有400多年的傳承歷史。此外,在贛州還可以欣賞贛南採茶戲、興國山歌、於都嗩吶“公婆吹”、石城燈會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將會給旅客的旅行增添難忘的回憶。
贛南的客家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獨特,截止2013年,贛州已有贛南採茶戲、興國山歌、於都嗩吶公婆吹、石城燈會、古陂“席獅”“犁獅”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2項,在客家文化領域影響極大。在贛州設立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對於增強贛南客家文化的影響力、輻射...
2012年,江西財政下撥21萬元用於支持羅會武(南豐儺舞)、劉有生(於都嗩吶“公婆吹”)等21位傳承人傳習活動及生活補助。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南豐跳儺研究保護中心獲得“南豐跳儺”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儺舞...
03-0840 劉有生 男 漢 江西省于都縣 嗩吶藝術(於都嗩吶公婆吹)Ⅱ-37 傳統音樂 03-0911 程長慶 男 漢 江西省婺源縣 儺舞(婺源儺舞) Ⅲ-7 傳統舞蹈 03-1231 劉詩英 女 漢 江西省瑞昌市 剪紙(瑞昌剪紙)Ⅶ-16 傳統美術 03-1244 俞有桂 男 漢 江西省婺源縣 徽州三雕(婺源三雕)Ⅶ-37 傳統美術 03-...
興國山歌 –153 於都嗩吶公婆吹 –155 得勝鼓 –157 《普庵咒》佛教音樂 –158 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道教音樂 –159 鄱陽漁歌 –161 江西儺舞 –162 吉安燈彩 –165 永新盾牌舞 –166 大余旁牌舞 –168 台灣 客家八音 –171 泰雅與太魯閣口簧琴 –172 台灣少數民族人聲吟唱 –173 南管北管音樂戲曲...
客家古文使用的樂器一般為勾筒、二胡、竹板、梆子、漁鼓、小鼓等,有時也會出現嗩吶。流行地區 客家古文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的貢江鎮、新陂鄉、寬田鄉、梓山鎮、羅江鄉、段屋鄉等大部分鄉鎮。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會唱客家古文的人並不多,隨著時代的更迭,民眾物質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聽客家古文的人少了...
1951年,興國縣成立了半官方的“興國山歌演唱團”,組織若干個演唱小組,到全縣各鄉鎮巡迴演唱,徐盛久擔任了其中一個演唱組的組長。他所在小組,不僅在縣內各地演唱,還分別到鄰近的泰和、於都等地為民眾演出。1952年,徐盛久被推薦參加江西省民政廳療養院藝術團,在那裡工作演出了半年。在藝術團的時候,他既為傷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