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潤洋

於潤洋

男,音樂學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族,1932年出生於瀋陽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潤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瀋陽
  • 出生日期:1932年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中央音樂學院
  • 主要成就:“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 代表作品:西方音樂通史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學術成果,書籍著作,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52年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1956年赴波蘭華沙大學音樂學系攻讀音樂學。
1960年回國後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
1983年任該院副院長,主管教學、科研工作;1988年任院長,1992年卸任。
在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同時,曾多次參加國際範圍的學術性活動:赴美國、加拿大、瑞典、俄羅斯、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地進行學術性考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講學活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美學學會名譽會長等職,兼任北京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蘇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北大學西北師範大學西北民族學院杭州師範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院校的兼職教授,以及文化部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等。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兩個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主要貢獻

學術成果

音樂美學類
1,器樂創作中的藝術規律(人民音樂,1979,5期)
2,舒曼的音樂美學思想(人民音樂,1980,11期)
3,對一種自律論音樂美學的剖析――評漢斯利克的《論音樂的美》(音樂研究,1981,4期,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理論三集》)
4,懷念的波蘭音樂學家卓菲婭·麗薩(人民音樂,1982,3 期)
5,電影音樂美學問題探討(1982,4期)(2001年編入《中國電影音樂文集》出版)
6,語義符號理論與現代音樂美學(音樂研究,1985,3期)
7,羅曼·茵加爾頓現象學音樂美學評述(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8,1期
8,關於音樂基礎理論研究的反思(人民音樂,1988,5期)
9,歷史與邏輯――音樂理論發展的兩大基石(中國音樂年鑑,1986)
10,《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的有關音樂美學條目(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
11,釋義學與現代音樂美學(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1,1期)
12,作為音樂文化現象的流行音樂(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3,3期)
13,音樂形式問題的美學探討(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4,1-2期)收入《中國電影音樂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12月出版)
14,對一種社會學學派音樂哲學的考察――阿多諾《新音樂哲學》一書的解讀與評論(中國音樂學,1994,1-2期)
15,1991-1996中國音樂美學學科發展和學會工作的回顧和展望(藝苑,1996,3期)
16,論音樂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文藝研究,1996,4期)
17,阿爾弗萊德·舒茨的音樂現象學觀念(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7,1期)
18,杜夫海納審美現象學中的音樂哲學問題(音樂研究,1997,1-2期)
19,蘇姍·朗格藝術符號理論中的音樂哲學問題(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9,1期)
20,1996-2000年音樂美學學科發展和學會工作的回顧與展望(音樂與表演,2001,1期)
21,關於音樂的特性問題(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期;入編《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文集》)
22,從海德格爾闡釋凡·高的《農鞋》所想到的(人民音樂,2002年5期)
音樂史學類
1,貝多芬思想創作中的人道主義內涵(音樂論叢,1978,收入《貝多芬文集》)
2,蕭邦音樂中的民族內容〔音樂研究,1980,1期〕
3,舒伯特歌曲的時代內容(音樂藝術,1981,3期)
4,《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的西方音樂條目(大百科出版社,1989)
5,艱辛曲折的藝術道路――紀念席曼諾夫斯基誕辰一百周年(人民音樂,1982,10期)
6,蕭邦(百科知識,1985,3期)
7,現實苦難的表現與王國長存的謳歌――巴赫[受難樂]與亨德爾[彌賽亞]的社會內涵比較(人民音樂,1985,11-12期)
8,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前奏曲與終曲的音樂學分析(音樂研究,1-2期)
9,柴可夫斯基音樂的永恆魅力――為柴可夫斯基的百年忌辰而作(文藝報,1993,12期)
10,“浮瓶信息”引發的思索(人民音樂,1995,6期)
11,對西方音樂特徵的歷史透視和反思(人民音樂,1998,8期)
音樂教育類
1,美國專業音樂教育考察報告(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7,1期,英文版收入美中藝術交流中心編輯的藝術教育文獻集)
2,學年學分制的制定、實施和幾點認識(藝術教育,1987)
3,成就藝術大師要甘於清貧(大學生,1989,10期)
4,在改革開放中前進的中央音樂學院――寫於院慶四十周年(人民音樂,1990,6期)
5,對高等專業音樂教育問題的思考(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2,1期,收入[大學校長論教育]一書)
6,保持和發揚學院的優勢和傳統(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5,2期)
7,對培養音樂學專業研究生的認識和體會(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6,2期)
8,21世紀中國高等專業音樂教育的展望(藝術教育,1996,3期)
其他類
1,心境·方法·學風(人民音樂,2000,6期)
2,相隔四十年的再度輝煌――記第十四屆國際蕭邦鋼琴比賽(人民音樂,2001,1期)
3, 賈培源《電影音樂美學概論》一書序言
4, 孫星群《音樂美學的始祖》一書序言
5, 宋瑾《走出慕比烏斯情結》一書序言
6, 姚亞平《西方音樂歷史發展中的二元衝突問題研究》一書序言
7, 邢維凱《西方音樂思想史中的情感論美學》一書序言
8, 曾遂今《音樂社會學概論》一書序言
9, 張帆《專業音樂教育學導論》一書序言
10, 何乾三《音樂美學文稿》一書序言
12, 徐孟東《二十世紀的帕薩卡里亞研究》一書序言
13,關於中國音樂學學科發展的幾點想法(人民音樂,2002,11期)

書籍著作

1,音樂美學史學論稿(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
2,音樂史論問題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3,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譯著及主編
【譯著】
1, 論音樂的特殊性(卓菲婭·麗薩,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2, 音樂美學新稿(卓菲婭·麗薩,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
【主編】

獲獎記錄

由於教學和學術研究方面的成就,
1984年獲波蘭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長頒發的“波蘭文化貢獻勳章”;1987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授予的“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93年所在音樂美學教學集體獲“全國高等院校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同年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獎;
1996年獲楊雪蘭音樂教育獎;
2001年獲文化部頒發的“區永熙優秀音樂教育獎”。專著《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於2002年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以及中國音樂美學學會頒發的“優秀音樂美學著作獎”一等獎。
個人業績入編英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的《國際知識分子人名錄》(第11版)、《國際傳記辭典》(第24版)、美國傳記研究所出版的《世界五千人名錄》(第5版)、台灣綠與美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代音樂家傳略》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