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行報》1933年2月26日在上海創刊,半月刊。上海新華信託儲蓄銀行總行研究室編輯並發行。於1933年12月15日停刊,共出21期,後改名為《新語》,屬於金融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華行報
- 創刊時間:1933年2月26日
- 出版周期:月刊
- 出版地:上海
《新華行報》1933年2月26日在上海創刊,半月刊。上海新華信託儲蓄銀行總行研究室編輯並發行。於1933年12月15日停刊,共出21期,後改名為《新語》,屬於金融刊物。
《新華行報》1933年2月26日在上海創刊,半月刊。上海新華信託儲蓄銀行總行研究室編輯並發行。於1933年12月15日停刊,共出21期,後改名為《新語》,屬於金融刊物。人員編制主要撰稿人有王志莘、郭漢章、張志勤、康寶錕、...
《新華日報》現為中國共產黨江蘇省委員會機關報、江蘇省委直屬事業單位、中共江蘇省委工作機構。《新華日報》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份全國性政治機關報,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於1938年1月11日創辦,毛澤東為《新華日報》三次題寫報頭並沿用至今。《新華日報》是目前江蘇地區唯一進入全省所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
新華時報隸屬於新華時報社,創刊於1999年,是集新聞性與服務性於一體的專業化新聞報刊,致力於提供全球華人綜合資訊服務,共建全球華人網上家園。報社簡介 《新華時報》,日本十大華文周報,成為日本華媒史上最重要的報紙,帶動了日本華媒的發展。歷史沿革 1946年7月,國民黨特務機構“軍統局”的秘密核心部分改組成“...
《新華日報》(華北版),1938~1947年,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公開出版發行的大型機關報。歷史沿革 1938年1月11日在武漢創刊。同年10月25日遷至重慶,(見彩圖),報社先後設立了一些代銷處。《新華日報》在組織上先後受中共中央長江局、南方局、四川省委領導,大部分時間是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工作。他經常為該...
《新華日報》營業部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民生路240號,該營業部設立於1940年10月,是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中共在國民黨統治區公開發行的機關報《新華日報》及《民眾》周刊的營業部。該處建築建於30年代,建築面積274平方米,原為四川聚興誠銀行修建,系磚木結構樓房,報館租樓上三層七間,一樓對外營業,二...
《新華日報》(華中版)創刊於1945年12月9日,地點在蘇皖邊區政府首府淮陰城創刊。是中共華中分局的機關報。報社設有黨報委員會和編輯委員會,書記鄧子恢,副書記李一氓。社長范長江兼總編輯,副社長包之靜。1946年5月後由惲逸群接任社長及總編輯職務。《新華日報》(華中版)曾於宿北戰役和漣水戰役後,合併到山東《...
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是以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為龍頭組建的大型黨報集團,為江蘇省屬大型國有企業。2001年9月28日,經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江蘇省委、省政府研究,新華日報報業集團(Xinhua Daily Press Group)正式組建成立。2011年,經江蘇省委、省政府批准,更名為新華報業傳媒集團(XINHUA DAILY MEDIA ...
2月,國民黨中央特種會報對《新華日報》有“只準印,不準賣”的規定,《新華日報》受到的迫害更加嚴重,僅2月4日至16日的13天中,被國民黨軍警憲特拘捕毆打的報丁、報童達35人次,被無理沒收的報紙達數千份,其中2月6日這一天,國民黨憲兵不僅將一板車《新華日報》全部沒收,還扣留了拉車的工人。周恩來得悉後...
2002年7月11日,江蘇新華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1年,經江蘇省委、省政府批准,更名為新華報業傳媒集團(XINHUA DAILY MEDIA GROUP)。從單一報紙發展到事業集群,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擁有主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大學生村官報》《南京晨報》《江蘇經濟報》《江蘇法制報》《江南時報》《揚子經濟時報》《...
本報頭版已擺脫無新聞價值的工作性報導唱主角的累贅,並按規定改革了中央領導活動稿件的處理,完全使“三貼近”新聞占據了主要位置。能夠抓住讀者心靈的深度版 本報基於新華社大量原創深度調研報導,傾心打造抓人心靈的深度報導版。“新華視點”專欄幾乎天天相見;“每日焦點”每周5個版;“草地周刊”“新華視界”每周各...
新華社新聞信息報導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是新華社於2015年11月發布的規定。主要內容 社會生活類 1.對有身體傷疾的人士不使用“殘廢人”“獨眼龍”“瞎子”“聾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稱,而應使用“殘疾人”“盲人”“聾人”“智力障礙者”等辭彙。2.報導各種事實特別是產品、商品時不使用“最佳”“...
吳錦才,男,1962年9月生,江蘇句容人,高級記者。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證券報社長兼總編輯。簡介 1982年7月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新華社工作,先後擔任新華社國內部工業組記者,財貿編輯室編輯,財貿編輯室主任,工商編輯室主任,經濟編輯室主任,國內部副主任,總編輯室副主任等職。2006年5月任新華社總...
韓國新華報 《韓國新華報》創辦於2002年,現任領導是曹明權。
《中國興華日報》長期訂刊新華社和中新社的新聞稿及新聞照片,是澳門最有影響的大報。中國興華日報主要在澳門地區發行。另外每日亦銷往香港、珠海、廣州、珠江三角洲以至中國內陸,東南亞國家亦有訂戶。中國興華日報與香港、泰國及國內各大報均有業務往來,交換新聞,代理發行等。在澳門眾多的華文報紙中,影響最大的是...
張衍飛 張衍飛,男,曾就職於解放軍報、中國軍網、環球網、鳳凰網,歷任記者、編輯、主持人。曾擔任中國軍網《嘉賓訪談》、《兩會會客廳》主持人,武警頻道、國防社區主編。新華網主持人、產業運營總監。現任 新華社《中國名牌》雜誌社副總經理 。
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三日,公安部又宣布一九五五年後惲逸群同志受到了錯誤的審查處理,蒙冤二十餘年,應予以平反昭雪,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同年五月十二日,舉行惲逸群骨灰覆蓋黨旗儀式,宣讀長篇悼詞,新華社和各大報都發表了訊息或悼念文章。人物評價 綜觀惲逸群的一生,他身上既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士子憂國憂民的優秀傳統...
組織創辦《每日譯報》,並主編《華美周刊》《求知文叢》《上海一日》(散文集)。1946年任中國共產黨駐南京代表團發言人。1947-1949年在延安、太行新華通訊社總社任編委、副總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廣播事業局副局長、局長、黨組書記。1957年被選為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1961、1963年曾率領中國...
1982年分配到新華社河南分社工作,先後當記者、采編副主任、副總編、副社長。1997年11月——1999年11月任黑龍江分社副社長、黨組副書記,社長、黨組副書記。1999年12月——2014年5月任《新華每日電訊》報總編輯、黨組書記。卸任後為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新傳碩士專業兼職導師,鄭州大學、北京語言...
1948年5月籌辦《臨汾人民報》(9月更名為《晉南日報》),任總編輯。1949年3月任延安《民眾日報》社委和副總編輯,主管編輯室工作。1949年7月隨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西進,任蘭州軍管會新聞處處長,新華社甘肅分社社長,並著手籌辦《甘肅日報》。1949年9月-1955年3月任甘肅日報社長。1955年3月-1962年10月任甘肅...
李莊(1918年7月1日—2006年3月3日),河北徐水人。抗戰初期在太行山參加革命,194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創始人之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前期,先後在《民族革命》 半月刊、《勝利報》、《晉冀豫日報》、《新華日報》(華北版、太行版)、晉察魯豫《人民日報》、華北《人民日報》當...
1948年4月起歷任中共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新華社臨時總社負責人。1949年10月起任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副總編輯、記者。1955年4月起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主任、教授。1959年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社務委員。“文化大革命”中,他身處逆境,對“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和鬥爭。粉碎...
禁用詞是指新華社發布的《新華社新聞報導中的禁用詞(第一批)》,媒體報導中的禁用詞主要涉及了五方面內容,分別是時政和社會生活類的禁用詞、法律法規類禁用詞,民族宗教類的禁用詞、港澳台和領土主權類禁用詞、國際關係類的禁用詞。新華社發布《新華社新聞信息報導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2016年7月修訂)》。在...
類型:全網手機報 彩信 傳送頻率:每天1條。簡訊開通指令:傳送簡訊KTQNB;簡訊退訂指令:傳送簡訊QXQNB 18. 上海快訊精華版 業務介紹:由新華社獨家授權發布,每天兩條精選衣食住行健康等便民資訊,5月開始更有紅段子大賽內容精選發布。資費:3元/月 類型:本地手機報 簡訊 傳送頻率:每天2條。簡訊開通指令:傳送...
北平解放報新華分社告全國同胞書22 遼河平原戰事擴大23 聶榮臻就國民黨軍進犯一事提出備忘錄23 國民黨軍圍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24 國民黨調集五十萬大軍圍殲蘇北解放區24 中共代表團函國方政協代表提出四項和平建議25 上海五萬民眾舉行反內戰大遊行26 南京發生流血慘案馬敘倫等晉京代表受傷27 延安民眾團體通電美國政府...
《新華日報》 [47]《揚子晚報》 [1] [3-6] [77]《國防時報》 [67-68]《晚霞》 [132]《參花》 [141] [146]《青春》 [135]《太湖》 [149]《南京日報》 [7] [46]《現代快報》 [8]《金陵晚報》 [9]《人民代表報》 [44]《安徽科技報》 [11] [63]《讀者報》 [12]《勞動時報》 [13-16] ...
27、《賴聲川與他的創意學》,發表於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化萬象,2014年4月7日,第11板,被新華網、中國台灣網、貴州晚報、中國日報等多家媒體轉載。 28、《賴聲川契訶夫兩戲連演, 站在當下解讀契訶夫》,發表於中國藝術報,2014年4月9日,搜狐新聞等轉載。 29、《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發表於人民日報海外版萬家燈...
1947年7月為擴大進步書刊的宣傳、推廣,同時又做到《正報》經濟上自給,免使組織上增加負擔,《正報》便在社址——香港皇后大道中10號洛興行二樓寫字間開設書刊門市部。後來為配合解放戰爭的宣傳工作,還常編印新華社重要社論、毛澤東同志的講話、及一些革命回憶錄如方方同志寫的《三年游擊戰》等書籍。當時負責出版...
2008年第四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上,揭曉了年度傳媒領軍人物、創新人物、十大創新媒體等評選結果,並舉行了頒獎儀式,《中國證券報》入圍“十大傳媒專業報品牌”。2019年12月7日,入選“新媒體影響力指數”TOP10。廣告部 《中國證券報》是新華通訊社主辦的全國性證券專業日報,指定披露刊登各類公告、聲明、公示的報紙,...
1937年——創辦重慶《星渝日報》(一年後將全部設備轉讓八路軍重慶辦事處《新華日報》)民國27年(1938年)——創辦香港《星島日報》《星島晨報》《星島晚報》《星島周報》民國28年(1939年)——創辦香港《英文虎報》民國36年(1947年)——創辦福州《星閩日報》1952年——創辦泰國《星暹日報》愛國天職 抗日救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