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迪民

阮迪民

阮迪民(1916年1月13日-2014年5月26日),浙江臨安人,1938年參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甘肅日報社第一任社長、總編輯,新華社甘肅分社社長,甘肅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甘肅人民出版社社長,甘肅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共甘肅省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共甘肅省委一、二、三屆委員,三屆省委常委,中共八大代表。中共陝西省委黨校校長、黨委書記,陝西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共陝西省顧問委員會常委。

阮迪民同志曾先後請彭德懷司令、毛主席題寫《甘肅日報》創刊號的報頭,被毛主席贊為:“當代梁山的阮氏兄弟”。阮迪民同志一生投入抗戰和解放事業,奠基了甘肅省新聞廣播出版事業,保護了大量的甘肅文化遺產;阮迪民同志為人剛直不阿 ,反右時期保護了大批甘肅幹部、知識分子;阮迪民同志光明磊落,高風亮節,一身正氣,有口皆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阮迪民
  • 別名:阮狄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臨安縣
  • 出生日期:1916年1月13日
  • 逝世日期:2014年5月26日
  • 職業:老報人、老社長、老校長
  • 畢業院校:浙江省立湘湖師範
  • 主要成就:創立甘肅省新聞廣播出版事業
主要經歷,阮迪民在《甘肅日報》創刊六十周年講話,《甘肅日報》創刊60周年,西安籌備,報社選址,六日忙碌,題寫報名,第一張報,逝世報導,

主要經歷

阮迪民,1916年1月13日生,浙江臨安人。曾名狄民。1933年考入浙江省立湘湖鄉村師範學校,接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教、學、做合一”及很多先進思想的薰陶,於1936年秋畢業。當時全國抗日救亡運動如火如荼,他應同學沈圖函約,辭去國小教員一職,於1937年秋會同3位湘師同學離開浙江,奔向延安,當行至武漢時,由於日寇轟炸,前往延安的道路被炸毀,就投考了山西民族革命大學,由此,投身革命。1938年4月在校期間,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畢業之後,被分配到第二戰區政治部宣傳課任幹事,後擔任山西綏靖公署第三組宣傳科科長。主編《政治工作》、《時事半月》刊物和參加《政治周刊》(後改名《黃河戰旗》)的編輯工作,為抗日宣傳發揮了重大作用。1939年閻錫山配合蔣介石反共發動“晉西事變”,遂根據我黨指令秘密撤離,奔赴延安。1940年1月經上級指派,在晉綏邊區籌辦抗戰日報(後改為晉綏日報),擔任主編。
1948年5月籌辦《臨汾人民報》(9月更名為《晉南日報》),任總編輯。1949年3月任延安《民眾日報》社委和副總編輯,主管編輯室工作。1949年7月隨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西進,任蘭州軍管會新聞處處長,新華社甘肅分社社長,並著手籌辦《甘肅日報》。1949年9月-1955年3月任甘肅日報社長。1955年3月-1962年10月任甘肅日報總編輯、甘肅人民廣播電台台長。1952年冬任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1956年6月-1962年6月任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部長,1956年4月-1958年6月兼任省委青委書記,省委外事小組組長兼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1959年12月-1962年12月任中共甘肅省委常委。
1962年12月因所謂“翻西北局蘭州會議案”,被撤銷省委常委職務(已平反),調去西北局黨校。社教運動中被下放,任陝西省千陽縣文家坡人民公社副社長。“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關“牛棚”、送“五七”幹校勞動。1974年下放到長慶油田,任馬嶺前線指揮部政工組副組長。1977年冬,任甘肅師範大學校長、黨委書記。任職期間,做了大量的平反冤假錯案和撥亂反正工作,對甘肅師大的恢復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1979年12月任中共陝西省委黨校副校長、黨委副書記。1982年2月任中共陝西省委黨校校長、黨委書記。1984年3月-1985年12月任中共陝西省委黨校校長,陝西省五屆人大常委會委員。1983年4月-1985年12月任中共陝西省顧問委員會常委。1985年12月離休。中共甘肅省委一、二、三屆委員,三屆省委常委,中共八大代表。

阮迪民在《甘肅日報》創刊六十周年講話

祝賀《甘肅日報》創刊六十周年
甘肅日報社第一任社長、總編輯 阮迪民
(2009年9月9日)
同志們好!
我們的《甘肅日報》,自問世以來,整整六十年了。
六十年一甲子。當年參加創辦工作的五十位同志,許多人已經作古,健在的也都成了耄耋老人。我今年已經九十有四,還能回來和同志們一道參加報紙創刊六十周年慶典,看到報社的繁榮昌盛新氣象,實在讓人高興!
我在我們的報社工作過十三年,調離報社已有四十七年,但我對我們報社的情懷是永遠抹不去的。我懷念這張報紙,懷念為辦好這張報紙而忘我獻身的同志,甚至懷念報社的一草一木。我總希望我們的《甘肅日報》越辦越好,辦出特色,辦得引人入勝,希望報社興旺發達,繁榮昌盛。
我們的《甘肅日報》,誕生於戰爭硝煙還未散盡的蘭州。它與新中國同齡,一同經歷了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各個發展階段,一同經歷過許多歷史事件的洗禮,一同發展成長。可以說我們的報紙是從風風雨雨中走過來的,它積累了豐富的辦報經驗,這是非常寶貴的財富,我們應該很好地把它總結起來,留給後來的報人。
十年前,我來參加《甘肅日報》創刊五十周年慶典時,寫了一首小詩,作為經驗之談,獻給報社同仁。小詩是這樣寫的:“風雨五十年,正反有經驗。心中有人民,辦報路子端。把握主旋律,導向不出偏。馬列常學習,華章譜新篇。”十年過去了,我覺得這個經驗之談,還有點用處,所以又把它拿出來,代表我的心聲,交給大家,就算做是互為勉勵吧。
我們的《甘肅日報》,是中共甘肅省委的機關報,是一份地方黨報。地方黨報應該辦得有地方特色,為地方的發展服務,為地方的各族人民服務。在當前,就是要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大好機遇,緊密地聯繫甘肅的實際,宣傳民眾,發動民眾,把改革開放這篇大文章做深做透,把甘肅潛在的能量充分發掘出來,使甘肅的經濟騰飛起來,人民的生活富裕起來,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這是黨報應有的責任,是對甘肅人民最大最好的服務。
我們應該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去譜寫改革開放新輝煌!

《甘肅日報》創刊60周年

“我懷念這張報紙,懷念為辦好這張報紙而忘我獻身的同志,甚至懷念報社的一草一木。”甘肅日報社第一任社長兼總編輯阮迪民老先生在9月9日舉行的慶祝《甘肅日報》創刊60周年大會上深情地說。  從1949年7月親手開始創辦《甘肅日報》,阮老幾乎將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報社,也正因為如此,他對甘報的情懷更顯得熱烈而真摯。時值甘報創刊60周年,老先生專程從西安來到蘭州,參加報社慶祝活動。雖已94歲高齡,但回憶起甘報的往事,猶歷歷在目。

西安籌備

1949年的7月上旬,西北局宣傳部部長張稼夫找到了《民眾日報》副總編輯阮迪民,向他鄭重宣布:“西北局已經組建了甘肅省委,組織上決定派你隨大軍到甘肅辦報。”此時,阮迪民從《晉南日報》調到《民眾日報》才幾個月。這位從1937年就開始辦報的年輕人知道,到新區創辦一張省報任務有多重、困難有多大,但他沒有畏懼,“闖一闖,就會闖出來。”時年34歲的阮迪民在心裡暗下決心。
籌辦工作在西安進行。這是一個艱難的開始,面臨許多問題,首當其衝的是需要儘快配備籌辦《甘肅日報》的一班人員。阮迪民和《民眾日報》負責人商議,從該報抽調了18位同志。西北局又從《隴東報》抽調了幾位同志。
“我當時覺得這些人根本不夠,請示西北局同意後,又從西北大學、延安大學和華北大學挑了一些,總共湊了50人,這些就是籌辦《甘肅日報》的全部力量。”阮迪民回憶說。
由於許多是青年學生,缺乏新聞業務知識,沒有辦報經驗,阮迪民特地為他們開了一個短期訓練班。教室就設在西安西大街一所由廟宇改建的國小里。阮迪民主講新聞課,介紹到蘭州辦報的主要任務,組織大家學習黨的有關方針和政策。同時還組織這些青年學生到《民眾日報》編輯部見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7月下旬,兩支辦報隊伍分別從西安和慶陽出發,隨解放軍向蘭州挺進。

報社選址

8月下旬,從西安和慶陽分別隨軍西進的兩支辦報隊伍在定西縣匯合。為了及時接管國民黨在蘭州的新聞出版機構,經研究在定西組織了10個人的先遣組,由阮迪民等人帶領,先期趕到榆中縣麻家寺附近的薛家營。“這裡與蘭州只有幾十公里的距離,解放軍攻打蘭州的隆隆炮聲不時傳來,人們心裡非常振奮。”阮迪民回憶說。
在這裡的日子,大家開會討論,經省委書記張德生同意,確定了《甘肅日報》這個報名。在研究報社選址問題時,他們聽取了蘭州地下黨員的介紹,一致認為國民黨政府的《西北日報》社址——中山林比較理想。《西北日報》在中山林的坡下,坡上是國民黨的省銀行,離偽蘭州廣播電台很近,又有規模較大的偽省銀行印刷廠,發展空間較大,便選中這裡為甘肅日報社社址。

六日忙碌

從取景框裡望去,每個人都在歡呼,在一輛行進的大汽車上,擠滿了新聞工作者。一位文質彬彬、氣質儒雅的青年男子站在車廂的最右邊,微笑著凝視著前方。
朱祖鰲快速地按下快門,將這一天、這一場景定格——1949年8月30日。“這是蘭州解放的第5天,解放軍蘭州軍事管制委員會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我們從西安一起隨部隊來蘭州的新聞工作者也加入了歡慶的隊伍中。”60年過去,阮迪民依然清晰地記得那一天的場景,照片上那個微笑的年輕人就是他,那一刻,站在車上的他無比激動。“我們入城了,蘭州解放了。”這是阮迪民發自內心的呼喊,然而,作為解放軍蘭州軍事管制委員會新聞處的處長,阮迪民還有著一個神聖使命——將這一勝利的訊息快速向社會發布出去。
在舉行歡慶活動的5天前,即8月26日,阮迪民就已經帶領先遣組進入蘭州城,開始著手創辦報紙。那時的蘭州,硝煙未散,還能聽到零零星星的槍炮聲,中山鐵橋還冒著滾滾濃煙。先遣組成員立即按照原定方案,分頭出發,進行接管工作。他們先後接收了國民黨的《西北日報》、《和平日報》、《民國日報》以及電台、通訊社等機構。阮迪民成為甘肅日報社第一任社長兼總編輯,同時兼任新華社甘肅分社社長,蘭州人民廣播電台台長。
一進城大家就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采編工作。負責電台的人員立即將自己帶來的設備架起來,抄收新華總社播發的新聞電訊稿,記者們則分頭出去採訪。“那時候,大家晚上都不睡覺,累了打個盹就接著乾。每個人都抱著一個願望,就是要讓甘肅人民儘快知道:蘭州解放了,新的社會很快就要到來了。”阮迪民激動地說,“我是這批人中年齡最大的,34歲,只覺得自己精力充沛,不知疲倦,滿腔熱情。”
在接管的當天下午,阮迪民就召集《西北日報》印刷廠和偽省銀行印刷廠的工人開了復工大會,動員大家要儘快出版《新聞簡報》、創辦《甘肅日報》。26日,工人們連夜復工趕印,忙碌了一個通宵。27日清晨,伴著一股油墨的清香,第一期《新聞簡報》出刊了,這份簡報一共出了5期,直到9月1日《甘肅日報》問世。

題寫報名

蘭州解放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第一野戰軍司令部設在了蘭州的“三愛堂”,彭德懷司令員就住在那裡。8月28日,阮迪民開著一輛從國民黨手裡繳獲的美國吉普車前往司令部,請彭德懷司令員題寫《甘肅日報》報頭。
開始,彭德懷有點不大願意,謙虛地說自己的字拿不出手。阮迪民再三請求,一旁的賀龍也幫著勸說:“彭老總,你就寫吧,過陣子我再去北京請毛主席題字。”為了能儘快出報,彭德懷答應了,他題寫的字成為《甘肅日報》創刊號的報頭。當年冬天,賀龍專程到北京請毛主席題寫了四幅《甘肅日報》報頭,由報社挑選其中一幅,從是年12月1日沿用至今。

第一張報

今年9月1日,我采寫了一篇題為《〈甘肅日報〉今日60華誕》的訊息,其中提到1949年9月1日,第一張《甘肅日報》在蘭州新華印刷廠印刷。事後有老同志對此提出異議,說第一張甘報是在《甘肅日報》自己的印刷廠印刷的。借阮老來蘭之機,我終於搞清楚了印刷第一張《甘肅日報》的準確地點。阮老介紹說,當時甘報創刊時,接收併合並了國民黨《西北日報》和偽省銀行的印刷廠,第一張甘報就是在合併後的印刷廠印刷的,但現蘭州新華印刷廠在當時也隸屬於解放軍蘭州軍事管制委員會新聞處,上世紀50年代曾併入過《甘肅日報》印刷廠。後來,我按照阮老提供的線索採訪了印刷第一張甘報的老印刷工人楊尊德。楊尊德老人說,當時僅有兩台對開印刷機,正是這兩台機器承擔了《甘肅日報》創刊號的印刷任務。8月31日晚上,他和工友們整整忙碌了一個通宵,第一張《甘肅日報》誕生了,沒有任何儀式,沒有任何慶祝活動。社長兼總編輯阮迪民小心翼翼地捧著《甘肅日報》創刊號,細細端詳,就像欣賞新出生的嬰兒一樣。

逝世報導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陝西省顧問委員會常委、省委黨校原校長阮迪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4年5月26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9歲。
阮迪民同志逝世後,習近平、劉雲山、朱鎔基、趙樂際等分別以不同形式表示悼念,並向家屬表示慰問。
趙正永、孫清雲、劉小燕、胡悅等致電或到家中弔唁。毛萬春參加遺體告別儀式。
阮迪民同志生於1916年1月,浙江臨安人,1938年參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甘肅日報社第一任社長,新華社甘肅分社社長,甘肅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甘肅人民出版社社長,甘肅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共甘肅省委一、二、三屆委員,三屆省委常委,中共陝西省委黨校校長、黨委書記,陝西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共陝西省顧問委員會常委,中共八大代表,1985年12月離職休養。
按照阮迪民同志的遺願,喪事簡辦,不收花圈、禮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